填报志愿过少
案例:小周平时学习成绩优异,高考时,她只报考了清华大学。由于发挥不理想,虽然她与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只差7分,却无奈高分落榜。
专家分析:填报志愿时,即使考生分数较高,如果选择院校过少,风险也会加大。如果填报某一高校的考生比较多,造成扎堆儿现象,就会导致该校调档线分数升高。考生成绩即使过了录取批次最低控制线,却未达到院校录取调档线,也不会被报考院校录取。
昌平区考试中心高招办老师王红梅建议,想读清华、北大的高分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拉开梯度。如考生可在提前批次报北大小语种,本科一批次第一志愿填报人大等院校。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可多填报几所学校,不要非清华、北大不上,一些外地重点院校师资、教学、学科建设等也很好,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高分考生还可看提前批次是否有满意的院校,或查阅招生章程中接收二志愿考生的院校中是否有满意的。如果考生一志愿填报清华、北大,二志愿可考虑外省市招收二志愿考生的重点院校或者北京预留二志愿计划的重点高校。
单科成绩偏低
案例:今年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一位北京考生,虽然高考成绩达到该校要求,但是,在高考总分一样的情况下,他的英语单科成绩比另一名考生低,最终没被北外录取。
专家分析:许多学校注重与招生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有的招生专业对考生单科成绩如数学、外语等有要求。有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了院校调档线,但某一单科成绩较低,没有达到学校对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学校就有可能不予录取。有的学校录取时,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单科成绩高的考生;有的院校甚至会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而总分略低的考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主任许晔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认真阅读招生简章和章程,了解招生院校的录取原则,看清学校是否对单科成绩有要求。考生在估计自己的总分报考这些院校比较有把握的前提下,还可打电话咨询这些院校的老师,了解有关单科分数要求的信息,看看自己的单科成绩是否能达到要求。
身体条件受限
案例:有一位色弱考生,尽管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二大部分规定,他不能报考医学类各专业,但该考生弄虚作假,在色觉项检查中填写为正常,虽被某医科类院校录取,但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进行正常的实验课学习,不得已退学回家,考生为此付出了极大代价。每年高考录取中,都有考生因身体条件与所报院校或专业的要求不符而被退档。
专家分析:北京市体检中心有关负责人建议,考生填报志愿前要认真阅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考生在拿到体检结果后,要认真了解自己身体的全面情况,同时重点阅读体检表下方的“报考专业意见”,对于“报考专业意见”中提出的不适宜选报的专业,考生要认真阅读《指导意见》进行比对,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避开这些专业。
同时,考生要认真阅读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高校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可根据院校或某些专业的特点,在身体方面提出合理的附加条件。因此,考生在报考志愿时,除了以《指导意见》为依据外,还要查阅所报院校当年的招生简章或其他招生文件,核对所报院校是否有附加的身体条件。
只报本地学校
案例:家住昌平区的文科考生小程,今年考了542分,比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出8分。全家人一心只想把孩子留在身边,本科一批次全部填了北京高校,一志愿报了北京语言大学,二志愿报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结果哪所学校也没录取她。小程最后只好上了一所二本院校。
专家分析:中国农业大学招办主任周旭峰说,很多考生不愿到京外上学,造成本市学校学生报考集中。从历年实际录取情况看,各批次都存在部分外地院校生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个别学校不得不减少在京招生计划,由此,出现了报外地院校的考生分数虽低但被录取,报本市院校的考生分数虽高却落选的现象。
外地也不乏部委重点院校和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与北京高校相比,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一般较低,当考生竞争北京的大学实力不足时,可以主动把目光放远,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外地的大学。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一些录取机会。
不服从专业调剂
案例:在录取过程中,考生由于不服专业从调剂而被退档的情况较多。考生小陈特别喜欢会计、金融类专业,填报志愿时只选择了北京物资学院的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学(注册资产评估师)两个专业,并在专业是否服从调剂一栏上,坚决地填上了“否”。在录取中,学校老师给他打来电话,其分数未达到所报两个专业录取线,希望他能服从调剂到另外一个专业去。小陈没同意,结果没有被录取。
专家分析:北京物资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许春燕说,每年都有一些分数不算低的考生扎堆儿填报热门专业,导致这些专业的录取线抬高。达到了学校提档线却未达到专业录取线的考生,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院校在协调无奈的情况下只能退档,有的考生只能落入下一批次录取。
她提醒考生,本科教育属于通识教育,以基础学习为主,因此,考生不必过于看重专业。如果考生填了服从调剂,学校一般会根据其志愿尽量调剂到相近专业。即使录取到考生感觉不理想的专业,大部分高校一到两个学期后也会允许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重新选专业,或者允许学生选择第二专业。另外,本科不是最终学历,考生将来还可以通过考研究生选择其他专业。
忽视专业级差风险
案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今年在录取工作中,根据进档考生专业的志愿情况,设定3分左右的专业志愿级差。一名考生在第二专业志愿中选择了该校的注册会计师专业,这名考生的高考分数为576分。该校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正是576分。尽管这名考生的分数达到了该专业的录取最低分,但由于其填报的是第二志愿,且该校设置了3分的专业级差,所以在录取过程中,要减去专业级差后再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因此没被该专业录取。该考生填报的其余专业也已录满,最终只能被退档。
专家分析:专业级差是指高校在录取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和非第一专业志愿(即第二、三专业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高校在分配考生录取专业时以考生实际成绩排队,若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未录满则将该生录取为该专业;若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已录满,则将其总成绩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若第二专业志愿也已录满,则将其总成绩再减去一个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三专业志愿排序,依次类推。
首经贸招办主任曾庆梅说,部分院校在录取中规定了专业级差,高校招生章程一般对此有说明。很多考生忽视了专业级差的规定,造成遗憾。因此,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如果既要报考名牌院校又要就读热门专业,即使成绩比较好,也需慎重。如果高校有专业级差规定,考生选择专业时要留够前后志愿间的级差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kao/305566.html
相关阅读:高考指导:如何走出高三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