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不跟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以下是常见气体的制取专项练习,请考生练习。
1.下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可用于()
A.加热NaHCO3制CO2
B.用Cu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Zn和稀硝酸反应制H2
【答案】B
2.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瓶中盛适量浓H2SO4,从B口进气来干燥SO2
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C.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
【答案】D
【解析】浓H2SO4与SO2不反应,可能用浓H2SO4干燥SO2,但进气方向错误,应从A口进;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应从A口进气;NO2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下列尾气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制Cl2的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B.制NH3的尾气:可用H2SO4溶液吸收
C.制SO2的尾气:可用酸性KMnO4溶液吸收
D.制NO2的尾气:可用水吸收
【答案】D
【解析】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反应生成的NO仍是大气污染物且不溶于水,不符合尾气处理要求。
4.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A项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没有插入液面以下;C项中反应装置无加热仪器,错误;D项中导管不应插入液面以下,错误。
5.(保定联考)实验室中制取、洗气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仅用此该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的液体 b中的固体 c中液体 A 浓盐酸 MnO2 饱和食盐水 B 浓氨水 生石灰 浓H2SO4 C 浓硫酸 Cu片 NaOH溶液 D 稀HNO3 Cu片 H2O 【答案】D
【解析】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A项不合理;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且氨气极易溶于水,B项不合理;浓硫酸与铜常温下不反应,C项也不合理;稀硝酸与铜反应制NO,NO难溶于水,且水能将NO2重新转化为NO,合理。
6.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现设计了如下的五步操作,正确的程序是()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
③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装置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气密性)
⑤在蒸馏烧瓶中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A.②①⑤④③ B.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⑤④③ D.①⑤④②③
【答案】A
【解析】实验仪器的安装原则:从下向上,从左向右。首先放置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好导气管,检查气密性;装置不漏气后,再加液体药品开始反应,制取气体。
7.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解析】A选项制取氨气不能用NaOH,应用Ca(OH)2;B选项CuSO4与ZnSO4的位置应交换才能构成原电池;D选项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即长管进,短管出。
8.(房山质检)下图所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室制取NH3
B.制备并收集少量NO2
C.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D.干燥、收集SO2,并吸收多余的SO2
【答案】C
【解析】加热NH4Cl分解不能制得氨气,A项错误;NO2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B项错误;C项是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正确;SO2能与碱石灰反应,且SO2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D项错误。
9.(扬州质检)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B.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NH3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乙烯
D.用图4所用装置制取Cl2
【答案】B
【解析】浓硫酸在常温下不与铜反应,A项错误;实验室常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快速制取氨气,用碱石灰干燥,B项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室利用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制乙烯,温度计测定反应液的温度,所以水银球应位于液面以下,C项错误;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氯气,加浓盐酸的是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D项错误。
10.(南平质检)实验室某些物质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a中物质 浓硫酸 浓硫酸 稀硫酸 浓硫酸 b中物质 Na2SO3 Cu Zn CH3CH2OH c中产物 (NH4)2SO3 H2SO4 HCl CH2BrCH2Br d中物质 浓氨水 稀盐酸 稀盐酸 溴单质 e中物质 CaO Na2S MnO2 CCl4 【答案】A
【解析】浓硫酸与Na2SO3反应制SO2,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制氨气,二者反应可制得亚硫酸铵,A项合理;浓硫酸在常温下不与铜反应,即使反应SO2和H2S也不可能生成硫酸,B项错误;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的条件反应制Cl2;C项错误;浓硫酸与乙醇在常温下不能制得乙烯,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1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或收集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2)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G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进(填a或b)。
(5)小华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c.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1)①A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E中导气管必须尽量伸入瓶底
(2)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a(OH)2+CO2===CaCO3+H2O
(3)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随开随停
(4)a (5)a
【解析】(1)A中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产生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E为气体收集装置,为了保证收集的气体的纯度,导气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
(2)常温下固体与液体反应且生成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则产生的气体为CO2,CaCO3+2HCl===CaCl2+H2O+CO2,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3)B为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优点。
(4)CO2密度大于空气,则G装置中导气管应长进短出。
(5)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也能使石蕊变红;CO2+H2O??H2CO3,H2CO3使石蕊变红。
12.(泰安质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少量氨气,可选用上述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氨气应从收集装置的______(填字母序号)导管进气。
(2)选用装置乙、丙、戊制备、收集一氧化氮气体,乙中塑料板上若放置石灰石,戊中盛满稀NaOH溶液,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用接口字母表示),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产生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高效消毒剂,某研究小组利用丁装置制备ClO2。
①在烧瓶中放入KClO3和草酸(H2C2O4),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反应生成ClO2、CO2和K2SO4,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②温度过高时,二氧化氯的水溶液有可能发生爆炸。在反应开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保持在60~80℃之间,丁装置中缺少的一种必需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③将二氧化氯溶液加入到硫化氢溶液中,然后加入少量的稀盐酸酸化过的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二氧化氯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甲、戊 e
(2)abce 利用碳酸钙与盐酸产生的CO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3Cu+8H++2NO===3Cu2++2NO+4H2O
(3)①1∶1 ②温度计
③5H2S+8ClO2+4H2O===18H++5SO+8Cl-
常见气体的制取专项练习及答案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化学网希望考生可以及时进行练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kao/963694.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抛物线同步提升检测(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