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山东省济宁邹城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试 题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利克里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还找到了下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合适的课题是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B.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C.雅典民主政治利弊之研究D.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6.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7.公元6-7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开始走上坦途;世袭制被彻底废除 B.罗马开始颁行第一部成文法;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C.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郡国并行制度尚存 D.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8.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含义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0.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其中“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的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11.有人说: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2.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1894年估计约有l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13.旨在“打下按西方模式建立一个近代国家的基础”,逐步形成既有近代资本主义的共同特征,又有本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结构,为其国家起飞奠定了基础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明治维新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14.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主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 B.王位继承制存在缺陷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16.I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地要求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英国《卫报》1979年9月24日刊文《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影响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紧追问题是 A.人口基数过大 B.经济模式单一 C.社会思想保守 D.阶级斗争尚存18.某同学运用以下素材撰写历史小论文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一国两制”。 据此判断,最适合这位同学小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走向世界 B.改革开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 D.伟大的历史转折19.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 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这主要针对A.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C.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D.日本迈向政治大国20.有一记录新中国外交历程的12集纪念光盘,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集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中美关系特点的标题是A.“一往情深”、“患难与共”、“情深意长”B.“分道扬镳”、“冤家路窄”、“峰回路转” C.“求同存异”、“风云突变”、“重归于好” D.“若即若离”、“冰释雪融”、“锦上添花”21.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22.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为此“人们,采取的“维护”措施不包括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北美自由贸易区24.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 这里的“独裁者”,要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意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被赋予临时性的绝对权力的人。罗斯福“独裁”产生的重要影响是A.有效根除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危险和隐患B.突出了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C.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提高了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5.美国政治家基辛格在1973年指出:“(世界)在经济方面,至少已出现5个主要集团。从政治上看,更多的势力中心已经出现……”这说明A.两极格局瓦解了 B.多极化趋势出现C.多极化趋势加强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26.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是 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B.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C.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27.苏联已解体多年,俄罗斯人民对十月革命的积极评价却越来越多,相当多俄罗斯人怀念十月革命,甚至向往能恢复苏联时代。2009年11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举行了纪念十月革命92周年的群众游行。以历史的眼光看,俄罗斯人怀念十月革命的最大理由是A.它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它的成功证明了列宁主义的正确性C.它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一条新道路 D.它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28.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A.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C.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D.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29.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30.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山东省邹城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1041351.html

相关阅读:辽宁大连24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二)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