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各地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黄冈市期末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缺陷者的鲜花秦牧有一件事情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被人称誉为乐圣的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到了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醒地向听众致谢。匈牙利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曾经在贝多芬面前演奏钢琴,李斯特接受了这位长者的命题,奏出了一串串美妙的乐音,但是贝多芬却一点也听不见,他只是从李斯特的表情和手指动作理解到他的造诣,并据此吻贺他罢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普通音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大量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群众的耳朵!像这样的历史逸事,今天我们追想起来仍是很感动的。在一个音乐大厅里面,美妙的乐音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艺术欣赏中,然而那个以全部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的指挥棒的音乐家,自己却一点声音也没有听到。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又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年前,有一个外国的芭蕾舞团到中国来演出。那音乐指挥,是一位眼睛瞎了的七十岁的老者。有一次演出时我刚好坐在第一排,看到这位老艺术家被人搀扶着走上指挥席,全神贯注地摆动着指挥棒的情景。想到他原可以在家颐养天年,却不愿休息,行程万里到国外来参加演奏活动,而当舞台上那些美妙的舞蹈在演出时,他却一点也没有见到。我的视线不能专注于舞台上那群美丽如花的正在舞蹈着的姑娘们,而是集中于这位穿着庄严的礼服的老音乐家身上,特别是他强劲有力的双臂上。一时,我想起了盲诗人荷马,聋音乐家贝多芬这一类人物,想起了中国的“生无所息”的崇高的格言,想起了“英勇无畏”这一类珍贵的词句。就在我们身旁,不是也有好些这样的人物吗!这些年来,我们听到有多少残废者、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登了怎样的高峰呵!有些人,半身瘫痪了却成为扫盲能手;有些人,身体残废了却发展成为艺术家、翻译家。在广州,就有一位盲艺人,在他的晚年更加闪耀着生命的光辉;不久以前他还经常登台演戏。还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的象牙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象牙米”上刻十八罗汉,在一粒“象牙芝麻”上刻上岳飞的《满江红》,这位艺匠是瞎了一只眼睛的,你如果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瞎了一目,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在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的研究。他原来仅存的一只眼睛,竞比常人不知道高明多少倍地发挥起作用来了。这些缺陷者、残废者捧出来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成花朵上晶莹的露珠了。这使我想起逆流洄游的勇敢的鲑鱼,以及那搏击长空的豪迈的山鹰!把阻力化成动力,使坏事尽可能变成好事,这些缺陷者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不正是些雄辩的例证吗?如果说一个个寻常的人振作起精神、激发起毅力来尚且可以创造如此的奇迹,那么为最先进的思想所完全武装起来的人,这样的人所组成的集体,这样的集体所领导的国家,将能够克服多少的困难,创造多少的奇迹呢?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领略“‘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儿的芬芳!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4分)A.文章开篇讲述了贝多芬这位音乐大师勇于面对人生缺陷的事例,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他身残志坚的深深同情与惋惜之情。B.作者之所以认为“这些缺陷者、残废者捧出来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是因为他们是征服缺陷的大勇者,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C.文章使用了较多形象化的比喻,画线处“捧出来的艺术花束”比喻的是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晶莹的露珠”比喻的是他们的成功。D.“有多少残废者、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登了怎样的高峰呵!”究其缘由,则在于他们把阻力化成动力,使坏事尽可能变成好事。E.本文着重叙写了一些缺陷者、残疾者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述说间不时来几句议论画龙点睛,使情和理水乳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AC(A.“深深同情与惋惜”不对,应该是赞美与敬仰之情;C.比喻的意思概括有误,“捧出来的艺术花束”比喻的是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卓越成就,“晶莹的露珠”比喻的是他们成功后的闪光点。“花”比喻的是成功,而“花上晶莹的露珠”应该理解为成功带来的喜悦、幸福、光荣等。)17.“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又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请分析这“另一种幸福”指的是什么?(4分)答:(1)以极大的勇气战胜不幸命运的喜悦;(2)付出比常人更艰辛的劳动,创造了人间奇迹的满足;(3)作为“残缺者”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欣慰。(由“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群众的耳朵”推知)。(第二条必答,2分;第一条和第三条容易被忽视,答对1条给2分。意思对即可)18.观照全篇内容,请简要概括文章先后叙写了哪些材料,并分析这样行文有什么作用。(6分)答:以贝多芬的事例开篇,从人们熟知的名人事迹写起,再写到自己亲眼所见和自己所了解的在艺术上取得卓越成就的缺陷者、残疾者事迹,读来既让人感到亲切,又使事情蕴含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作者敏锐的目光所投向的恰恰是人们司空见惯却并未引起注意的事物,作者精深的思想所揭示的也恰恰是人们已经知道却并未加以琢磨的道理,这一道理通过这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展现出来,就使读者特别受到启发和教育(4分)。最后由“缺陷者、残疾者”推及到常人,推及到“为最先进的思想所完全武装起来的人”,犹如层层剥笋般步步深入,道理异常清楚,能给读者心灵震撼(2分)。(考查的是思路分析,这是一篇情理相得益彰的优秀散文,设题有一定难度。先后写了什么,有何作用,大意对即可)19.文章结尾写道:“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领略‘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儿的芬芳!”结合全文内容,你对此最深切的感悟是什么?请联系实际加以阐述。(6分)答:【提示】感悟必须紧扣三个关键词:“勇敢”“劳动”“创造”,如:要有超凡的毅力和斗志勇敢面对各种困难,要用超出常人的付出和努力书写人生的辉煌篇章等。人生的道路上真正能做到这样,就可以说“领略‘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儿的芬芳”,这是文章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所在。(观点明确,2分;阐述4分)荆门市1月调研考试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爱的信笺 施 倩母亲有个爱写信的习惯,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是从1941年的冬天开始的。哥哥约尼自应征入伍后,一连数月没有音讯。母亲每天晚上都要坐在厨房的大桌子前给他写信。我弄不明白既然约尼从不回信,她干嘛还要写呀写。“等着吧,我们总会收到他的来信的。”她总是那么自信。母亲常说,信同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神圣的上帝之光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她相信这束光芒能帮助她找到约尼。我不知道她说的这些话是不是为了让她自己或我们大家放宽心,但这毕竟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终于有一天约尼来信了——他还活着,正在南太平洋上。母亲每次都在信末署上她的名字“赛西丽娅?卡普契”,这一直使我有些迷惑:“干嘛不写‘妈妈’?”原来,她从来就把自己当做赛西丽娅?卡普契,而不是妈妈。这使我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母亲,这位身材娇小、穿着不足5码的高跟鞋的意大利女人。母亲从不化妆,也不佩戴首饰,除了一只金黄色的结婚手镯。她有一头漂亮的头发,又黑又直,盘在脑后,鼻梁上架着一副轻巧的银丝边眼镜。每次写完信,母亲总是让父亲去发。然后,她端来咖啡壶,我们便边喝咖啡边回忆起以前一家10口人围坐在桌边时的美好时光——爸爸、妈妈,还有8个孩子。那时,我们这5个男孩3个女孩中谁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离开这个家,去工作,去参战或者结婚,到最后只剩下我一个。到了第二年春天,母亲写信的对象中又加上了另外两个儿子。每天晚上她要写3封不同的信,然后让父亲和我在信上加上我俩的问候。母亲写信的事在村子里传开了。一天上午,一位瘦小的妇人找上门来。她颤着声向母亲问道:“你能写信,这是真的吗?”“我常给儿子们写信。”“你也能念信?”那位妇人又轻声问道。“当然可以。”妇人急忙从提包里拿出一叠航空信:“念……请您快给我念念。”这是那位妇人正在欧洲打仗的儿子寄来的。母亲还记得那个以前常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玩耍的红头发小伙子。她把信由英文译成意大利文,一封一封地念给那位妇人听。妇人听着,两眼闪着激动的泪光。“我得给他回信,”她说,“可怎么写呢?”“达菲,去做点咖啡。”母亲边吩咐我边把妇人领进里屋坐下,然后拿出钢笔、墨水和信纸开始写了起来。写好后,她给妇人念了一遍。“你怎么知道我想说这些?”她问母亲。“我常读儿子的信,知道一个母亲该对儿子说些什么。”不久,那位妇人又来了,还带来了一位朋友——她们的儿子都在打仗,她们都想给儿子写信。于是,为街坊邻居写信几乎成了母亲的职业。有时她一整天都花在替别人写信上。母亲对这些信末尾的署名看得很重要。那位妇人请母亲教教她:“我想学会写我的名字给儿子看。”于是,母亲就手把手一笔一划地教她写,一遍又一遍。这以后,每当母亲为她写好信,她便开心地在信尾写上自己的名字。一天,那位妇人又来到我们家。母亲一眼便看出发生了什么事。妇人眼中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种希望之光了。她们在一起久久地坐着,手拉着手。“也许我们该去趟教堂。”母亲轻声对她说。从教堂回来的路上,母亲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想着那位红头发小湖北省各地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1076241.html
相关阅读: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