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四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高三年级第二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康杰中学 长治二中 忻州一中 临汾一中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8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根据他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国史前彩陶与中亚、东欧史前彩陶类似,于是“西来说”获得了考古资料的支持。但不久之后,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龙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了中国本土文化史前时代的遗物。这时若再说中国史前时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便很难成立了。所以1930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用折中的说法,即中国本土有人长期居住,但远在史前时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文化的进展,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国古代文化重项:青铜文化。“西来说”,多是外国学者提出,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来自于中国域外,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恐怕不会比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多数也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学说建立的基础也难免不扎实。他们起初抱有一个结论,但是新的考古材料的出现完全否定了他们的论断后,他们很快就作出了调整,大意不变,只是很识时务地避开了矛盾,这就显得有点可笑,他们的论断是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呢?对“西来说”我们有两点学术上的质疑。首先,既为西来,则肯定是由西向东由早渐晚。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的东部。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西部有天山山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一切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基本上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但再具体细究,基本上有三处方位可勉强称为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至于其他地区,我们结合当时的人类技术当可轻易否定。路径既已找定,那么青铜文化的出现在几条所谓由西向东的路径上是否就都比中原早呢?科学的考古材料告诉我们:很遗憾。北方地区早期铜器发现于朱开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早于公元前2000年的铜器尚未发现。新疆地区青铜器的出现更是已经晚至公元前十六世纪以后,而且据研究,其青铜文化是从东方的甘青地区西传去的。云滇地区青铜文化的形成也已在公元前十三世纪以后,而且从北方南传的信息因素甚多。其次,青铜文化既为西方传来,则我国,特别是文明最先诞生的中原地区,就应该存在着不说全部但也有较主要的一些西方文化面貌,如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青铜雕像、欧贝德文化标志神权和王权的权杖、西亚早期文明艺术中的金面罩等等,但这些因素在中原青铜文化中都不存在,文化面貌完全不同。“西来说”疑点多多,且兴起于上世纪资料匮乏的条件下,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愈难自圆其说。中国古代文明是在本土以中原为核心和领头,多元积累,一元出现和成熟起来的。 (摘自《青铜文明源流考》有删改)1. 下列关于“西来说”的表述,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 “西来说”兴起于十九世纪资料匮乏的条件下,而且至今存在很多疑点,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它愈难自圆其说。 B. “西来说”起初认为中国大陆史前时代是一片空白,中原地区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而不是在本土产生的。 C. “西来说”的赞同者多是外国人,他们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而且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没有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 D. “西来说”是伦敦大学拉古别里在1885年针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提出来的一种理论,瑞典人安特生的考古发现成为这一学说重要的证据。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只可能是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 B.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距今6500年以上的黄铜片和甘肃东乡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是中国最早的铜制品和青铜器。 C.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与熔铜有关的遗物 D.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大量考古资料表明,其源头是中原地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呈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而且一直延续了较长时期。 B. 事实证明,我国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不仅不是西来的,而且从本土产生以后还向 周围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C .各种不同的古代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这些面貌是后世研究者识别他们并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依据, D. 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不晚于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文化也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面貌所以青铜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项。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将讽朝廷 讽:劝说。B.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德:道德高尚。C.士谦罄竭家资 罄:尽D.会葬者万余人 会:恰好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士谦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3分)①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②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③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④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⑤吾家余粟,本图振赡 ⑥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士谦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睿以德行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B.李士谦遵循孔子、荀子重黍稷的习俗,每逢社日先摆上黍米饭。前来聚会的亲朋从士谦身上看到了君子的德行,自愧不如。C.李士谦虽家境殷实,但厉行节俭,在乡里扶危救困,甚至对待有过失的人他也极尽体恤之心。D.李士谦为人处世多积阴德。他把阴德比作耳鸣,意思是阴德只能心知,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风范。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5分)译文: ⑵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水调歌头 范成大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娥①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②。酾酒问蟾兔③,肯去伴沧洲④?注:①?娥:嫦娥。②黑貂裘用苏秦典。“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③蟾兔传说月亮中有蟾兔,常用来借指月亮。④沧洲水滨,此借指隐者所居之处。8. 上阕前四句写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答: 9. 下阕借月抒情,作者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诗经?氓》)(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用之不竭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的一个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山西省四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1084770.html

相关阅读:天津市南开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