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某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调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飞船出征太空。按计划,神舟十号将在轨飞行15天,是中国迄今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飞行期间还将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返回舱安全着陆,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6月11日9时38分 B.6月10日9时38分C.6月11日10时38分 D.6月10日10时38分2.“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酒泉卫星发射塔正午塔影逐日变短 B.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逐日提前C.大批游客前往挪威北部观赏极光 D.南非开普敦阴雨连绵下图是某地区气压及相关天气系统分布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3~4题。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处云系比丁处窄且厚 B.甲处云系比丁处宽且厚C.甲处比丙处气温高且气压低 D.即将出现阴雨天气的是丙处4.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升高到1020百帕,则这段时间内北京市风向和风速分别发生的变化是(  )A.由东北变为西南,变快 B.由西北变为东南,变慢C.由西北变为东北,变快 D.由东南变为西北,变慢下图是仰光和凯恩斯位置与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5~6题。5.关于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原因相同 B.凯恩斯气温年较差大于仰光C.都分布在大陆西岸 D.仰光降水季节变化大于凯恩斯6.下列日期中,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增大的是() A.春分日后20天内 B. 夏至日前20天内C.秋分日前20天内 D.冬至日后20天内下图为目前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都是(  )A.火山岛 B.冲积岛 C.板块挤压形成的 D.内力作用形成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包含了六大板块B.板块的交界处都是消亡边界C.最深处位于大洋中脊附近D.大洋板块刚好和大洋边界吻合下图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读图回答9~10题。9.造成这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高低 B.纬度高低 C.坡向 D.距海远近10.上面右图中的气候类型,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3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11~13题。1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 A.ag? C.e>d D.d>e12.图示关于M、P两地气温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13.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盆地) D.人类活动下表为我国某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表示人口减少,“+”表示人口增加)。据此完成14~16题。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增减人数全省常住人口(万人)5986.05950.1-35.9全省户籍人口(万人)6245.36862.0+616.714.该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C.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 D.老龄化进程加快15.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16.目前该省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可能是(  )A.性别比失调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素质下降 D.城乡人口融合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两种形式: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17~18题。17.图中①、②、③分别表达的产业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18.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过快B.区位选择变化  C.职业收入差异D.产业结构升级19.该作物可能是 A.棉花 B.甘蔗 C.水稻 D.小麦20.该作物若要在纬度较高的地区栽培,首先要克服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光照 D.水分 21.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A.中国的西宁 B.美国旧金山的硅谷 C.印度的新德里 D.澳大利亚的悉尼22.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符合的是 A.恒河三角洲建棉纺织厂 B.东京建石油化工厂 C.广东东莞市建制糖厂 D.上海建钢铁厂中国正在酝酿建设第五条能源大通道—-中巴铁路,该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终点设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瓜达尔,瓜达尔港运营权已于2月18日移交中国企业。读图完成23-24题。23.中巴铁路修建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A.河流众多,架桥增加成本 B.湿地沼泽广布,破坏生态 C.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D.气候炎热干旱24.中巴铁路修建将给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扩大经济腹地 ②缩短出海距离 ③改善对外交通条件 ④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右图中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下列描述符合当地实际的是(  )A.P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林B.Q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C.M地区为季风水田农业,洪涝灾害严重D.N地植被类型以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读“四国轮廓图”,回答26~28题。26.四个国家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7.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28.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生产国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南粮北调”逐渐演变成“北粮南调”。下表为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增产省份和减产省份统计表(单位:亿斤)。据此回答29~30题。名次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增产省份/增产量河南/270吉林/129辽宁/104黑龙江/72山东/59--减产省份/减产量浙江/153广东/123湖北/90四川/87江苏/86福建/6529.较之北方,南方省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组合条件较差 B.耕地减少幅度大 C.耕作经验缺乏 D.生产技术落后30.伴随南方省份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耕地利用方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A.土地肥力不断降低 B.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 C.耕地单位产值提高 D.平原面积不断缩小第Ⅱ卷 非选择题(18分)9月3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访全面提升了中国与中亚四国的双边关系,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以及推动上合组织健康务实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甲、乙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C三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2)中国已成为甲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试从地理角度分析甲国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6分)(3)乙国是中亚地区最大的产棉国和原棉出口国,被誉为“白金之国”。试运用地理环境 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乙国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8分)32.(10分)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玛纳斯河流域经多年开发尤其是建国后经过大规模的截流引灌,地表径流几乎完全被引入灌区用于农业灌溉,在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天然彩色棉花和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的同时也改变了流域水资源的自然分配格局。材料二 玛纳斯河流域开发示意图与石河子气候资料图。(1)描述玛纳斯河的特征。(2)简述制约当地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 (3)分析玛纳斯河流域大规模的截流引灌给图示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 33.读图17,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2分)(2)向莆铁路沿线,位于沿海的A地较地处内陆的B地降水_________(多、少),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3)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2分) 国家发改委于2月 14日表示,在平潭设立综合实验区,科技文教区,重点布局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努力建设成为两岸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4)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郑州四中高三年级第七次调考 地理试卷答题卷综合题:(共40分)31 、(18分)(1)、 河南省郑州市某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调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1088812.html

相关阅读: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