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陆皓楠 审题:新田一中高三历史备课组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衣冕,诸侯玄?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封建礼制.《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某一官职“金印紫绶,掌武事”。该官职应当是( )A.丞相 B.太尉C.御史大夫 D.廷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这一评价(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 D.议事会改革.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光荣革命”的胜利C.《权利法案》的颁布 D.两党制的形成.“……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了( )A.北伐战争的革命洪流B.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D.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豪情.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D.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这是为了“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与此直接相关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帝国的衰落》中说道: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华盛顿对外必须承担更为现实的义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C.美国已丧失世界大国地位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自由放任”的经济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福利国家”的时代发展“新经济”的时代虽然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仍没有放弃传统的做法,最后归于失败。”这是对二战后苏联哪位领导人经济改革的评价( )斯大林 B.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从《夏小正》到唐代的“大衍历”再到郭守敬的《授时历》,体现了我国历代王朝对历法编订的重视。从主观目的考虑,主要是( )A.发展我国的天文事业B.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C.指导农业生产D.提升天文学家的政治地位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今中外的政权都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材料三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4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6分)阅读比较图一、图二,提取有关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5.材料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答案30.解析:材料对民主含义的解释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现代政治制度之中,只有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40.解析:本题围绕救灾和社会保障问题命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感。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得出;第(2)(3)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2)特点: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3)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45.(1) 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题 号考 点高考考纲要求分值(分)难度控制ⅠⅡ会选 择 题24分封制40.8025三公九卿制40.7026梭伦改革40.6027权利法案40.5028抗日√40.5529巴黎公社40.653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5531新中国外交方针40.603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40.5533国家干预经济√40.6534戈尔巴乔夫改革40.6535新文化运动√40.60选做题40救灾和社会保障250.5541经济重心南移120.55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0.50总分:100分,其中必修85分,选修15分。湖南省新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教师命题比赛)历史试题1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1138106.html
相关阅读: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