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析】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山东省牟平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段检测历 史 试 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非网上阅卷的,请将第1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网上阅卷的,请将第1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3.答卷前,请将答题卡上及答题纸密封线内的有关要求填涂清楚。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答案】D【解析】考点:十月革命的过程。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分析可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D符合题意,而ABC的表述均不合题意。2.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沦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答案】D【解析】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解答能力。从材料中十月革命“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说明 D 正确。C 说法明显错误。A 只是材料中一部分观点,B 是十月革命影响,材料没有体现3.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淌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答案】【解析】考点: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本题可使用代入法,即将选项的时间代入图一、图二中,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是否符题意。921年和是中共成立初期,应主要是是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并呈现的应是上升趋势, A排;,于国民革命末和国共年对峙初期,结合介和汪精卫的反革命政,以及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的史实,符合题意,是抗战阶,呈现增长趋势等,不符合题意排除;,处于解放战争胜利阶,党员的数也是呈现上升趋势,排除。【解析】考点:抗日战争。由民歌信息毛主席领导陕甘宁,咱们边区满地红,可知是发生在陕甘宁边区。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原为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 10 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并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9月决定将陕甘革命根据地改称为陕甘宁边区。故选B项。【解析】考点: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三大基本制度。关键信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没有陷入政党斗争局面。根据三大政治制度的涵义等分析,B项符合题意,A、C两项是三大基本制度之一,但不符合题意;D项是新时期的治国方针,也不符合题意。【解析】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据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是务实外交的体现。7.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答案】C【解析】考点:外交政策调整。从材料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说明奉行的是不结盟外交政策,不结盟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体现, C 项正确。故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并不是疏远美苏两国,项说法不正确。从材料也不搞‘等距离’说明 A 项不正确。D 项不能反映材料意思。 【解析】考点:西欧和美国的关系。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法国政治家的态度既不要过分反对美国也不要受美国控制,双方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故选B 项。 答案】【解析】考点:10.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答案】C【解析】考点:冷战后的国际局势。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选C。A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B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D项错误,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稳定世界局势。【解析】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易经》中描述的现象:农活结束之后,牵着牛车,拉着自家有的,去换取家里没有的,到很远的地方去买卖,将换来的珍贵物品孝敬供养其父母。 需要与外界互通有无所以不是自给自足,排除A;需要都很远的地方进行买卖贸易,所以说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恰说明当时的社会分工落后;由此排除C,而B正确;D没有体现。12.《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体,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答案】【解析】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反映出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状态,“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反映出生产落后,由此选择。答案】【解析】考点: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本题“更重要的是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分析简而言之,君主立宪制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与劳动力,外市场的扩大提供是市场,这是工业革命产生的根本动力故①②④业革命产生的原因。机器工厂的出现工业革命的结果,不是原因,故排除③正确。【解析】考点:工业革命。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由“1790年”“打谷机”可判断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农业产量的增加是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故选D。A项说的是D项的表现;B项是材料表面现象;C项材料未体现。15.美国加州大学彭慕兰教授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挖煤)”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英国 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B.颁布《航海条例》 C.大力发展海军力量 D.发动鸦片战争【答案】A【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的产生原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向外”是指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16.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自由主义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答案】C【解析】考点:从图中可以看出,1801年开始,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在增加,而农业就业人数大量减少,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这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密切的关系【解析】考点:洋务运动。材料中主要阐述了洋务运动“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旧轨指的是封建统治秩序,而逸出旧轨就是指封建统治秩序的逐渐崩溃,18.张裕公司之歌《葡萄美酒不夜天》唱到:“举杯回首望云烟,一八九二到今天,沧桑岁月创业史,溶进芬芳葡萄圆”。下列对“一八九二”的张裕公司表述正确的是 A.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推动 C.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产生 D.反映民族资本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B项是在20世纪初,C项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不符合史实。19.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止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任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答案】B【解析】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A不对,材料反映的是私人资本主义的情况,官僚资本主义企业20.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名师解析】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11492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