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8分)0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确切的说,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B.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特点C.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D.贵族兼并土地愈演愈烈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论衡》)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0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相流应识九歌心”这幅对联纪念的是A.孔子B.屈原C.项羽D.李白04.《史记?商君列传》:“筑冀阙宫廷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这则材料不能反映A.秦设县制是针对扩大的疆域而实行有效管辖B.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存在了C.建都咸阳体现了秦国的强大D.秦王统一中国定都咸阳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C.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D.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06.“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则免于霜矣。”材料可能出自A.《周易》 B. 《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07.“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诸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是关于中国古代筒车的描述。它所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极大提高了农业灌溉技术 B.彻底解放了农业生产中的人力C.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D.有利于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发展08.《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A.政治民主化出现 B.三省体制存有弊端C.皇帝大权已旁落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10.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1.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朱元璋在当时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太湖流域“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之后,竟弄到几乎清一色土地国有化地步,以致“苏州一府之地土,无虑皆官田,而民田不过十五分之一”。朱元璋的措施A.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维护了富人的根本利益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维护了小农经济,巩固了统治12.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最正确的是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时间人口户数官民田地山塘夏税米农桑丝折绢秋粮米弘治年间(1488-1505)148.7万户399270顷13亩余86600石余3970斤余3175匹余2560270石余嘉靖年间(1522)130.3万户398566顷35亩余82965石余4264斤余3411匹余2576888石余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C.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D.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13.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抑商的必要性 B.海禁政策的恶果 C.小农经济的脆弱 D.明朝社会矛盾激化A.制定经济计划 B.国家干预 C.建立福利制度 D.自由主义15.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16.《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的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17.古代瓷窑“官搭民烧”的原因是 A.官营制瓷业对私营制瓷业进行勒索 B.官营制瓷业占据主导地位C.官营制瓷业日益衰落 D.政府发展手工业的政策变化18.康熙帝说:“条奏官每以垦田积谷为言,伊等俱不识时务。今人民蕃庶,食众田寡,山地尽行耕种,此外有何应垦之田,为积谷之田耶?”材料体现的信息有①康熙帝认识到了人口膨胀问题 ②当时垦荒之风盛行 ③汇报的官员未发现问题的本质 ④政府将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9.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但此时的官营手工业也在发生变化。乾隆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受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表明①官营手工业采用雇佣劳动 ②官营手工业的经营政策发生了变化③官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④统治者有一定的民本观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有学者对晋商和徽商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21.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全国各地蚕桑业趋于萎缩,但珠江流域蚕桑业却快速发展,赶上太湖流域。这是因为A.珠江流域棉纺织技术发展快速 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清政府在广州设立洋务企业 D.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22.“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关以来名教之奇变……所过州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污其宫室,残其身首,无庙不焚,无像不灭,此又神鬼所共愤,欲一雪此恨于冥冥之中者也。”此番言论是针对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23.1911年1 1月2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袁世觊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材料表明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是因为他们认为此举有利于 ①调和民族矛盾,稳定局势 ②实现民主共和 ③早日推翻清朝,结束帝制 ④避免外国干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钱穆 ——司马(1)法(4分)(2)汉初七?(分)材料一 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摘编自徐惟诚著《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二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新学制,因为该年是壬戌年,又称“壬戌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述“癸卯学制”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壬戌学制”颁布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壬戌学制”的进步性。(不得摘抄原文)(6分)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下,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既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固有美德。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公,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2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所要学习而要搬到中国的是西方中世纪的神权统治,那正是西方的缺点。洪秀全如果统一了全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成功阻止了中国的后退,他在这一方面抵抗了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这是他的一个大贡献。——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史的贡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一事。(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ADBDABB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CCA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15529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