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学习指导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必考版块,关系着整体成绩,所以小编整理了关于高三语文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以供大家参考练习!

  第一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水族先民可能来自北方

  关于水族的来源,国内外专家、学者较为一致的结论是,水族是我国南方由古代“百越”族群中“骆越”后裔的一支,逐渐发展成的单一民族。但是,水族先民什么时代,什么原因,从什么地方来到南方融入百越之中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水家专家所关注的,也一直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蒙熙林说,从殷商亡国变迁的历史、水族古文字及水书、水族历法、水族复杂的韵母系统、水族语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水族盛大年节——端节以及DNA鉴定等等资料的研究表明,水族先民可能从北方迁徙而来。

  蒙熙林进一步分析说,荔波县档案局收藏的一本清代水书上印有梅花鹿的图案,而梅花鹿在南方是绝对没有的。其次,登高跑马是水族端节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跑马的时间都在亥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而水族端节跑马讲究配鞍而骑,如实在没有者,也要用色彩艳丽的被面折叠于马背作替代。配鞍而骑是典型的北方民族骑马习俗,与南方“不鞍而骑”的习俗截然不同。另外,水族人嫁女儿时,嫁妆中必须有件羊毛大衣,这是水族人富贵的象征。而南方炎热的气候显然与羊毛大衣格格不入。

  更具有说服力的是,医学研究部门通过对水族群体抽血进行DNA鉴定,得到了科学的结论。1997年,贵州医学院遗传专家对贵州汉族、苗族、布依族和水族等几个主要世居民族作了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将三代都是同一民族家庭的150份标本进行了2600余次实验,结果表明,水族先民确定是西北地区民族的血缘。

  专家们分析,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第一次举族迁徙,由中原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使水族先民从殷商的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水家先民第二次举族大迁徙,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发兵征服岭南之后。这次迁徙促使水家先民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来,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大致形成后世分布的格局。

  因此,在水族民间、在水族研究史上,出现殷人后裔说、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等,那只不过是水族发展历史过程中某一时段或某一分支的事实。

  6.根据文意,下列对“水族先民可能从北方迁徙而来”的理由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水族语言中保存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有着复杂的韵母系统。

  B.一本清代水书上印有南方没有的梅花鹿的图案,水族人嫁女必送羊毛大衣。

  C.水族人骑马讲究配鞍而骑,骑马必配色彩艳丽的被面折叠于马背。

  D.水族盛大的端节活动——登高跑马的时间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族是由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骆越”族的一支逐渐发展成的单一民族,这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

  B.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秦王朝时期,水族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融入了百越族群中。

  C.水族从殷商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又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和相邻的民族互相融合。

  D.遗传专家对水族群体作了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将三代都是同一民族的150份标本进行了2600余次实验,最终证实水族有西北民族的血缘。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以水族古文字写成的水书,以其独特的价值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B.贵州的汉族、苗族、布依族等世居民族与水族的种群血缘有较大的区别。

  C.水族的两次大迁徙,都与我国古代大规模的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D.“西北迁来说”对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两广源流说”等其他学说的谬误做了纠正。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鸟的犹疑

  包光潜

  一只鸟从你的头顶飞过,也许你并不在意,像一切没有发生那样,平静如常地往前赶路,或迟缓,或匆匆,顶多习惯性地用手碰碰帽檐。如果一群鸟从你的头顶掠过,甚至砉响,鸣唳不止,逢这种场景你无论如何不能忽视,更无法漠视。当你举头仰望,它们也许在你的视野渐渐地遁失,你难免长吁短叹,惊鸿一瞥,心波荡漾。天空已经破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修复。空气呼呼啦啦,与之相关的一切发生了微妙而不易觉察的变化。干脆扬弃原有的静思默想,索性想一些与鸟有关的问题,诸如鸟为什么会光临这座城市?它们都是些什么鸟?这座城市的周遭有鸟的乐园——绿色的森林吗?

  城市化的进程飞快,城市的触角刺痛了乡村的宁静,有点急不可待。很难想象雁阵、鸟群莅临我们城市的上空,即使有之,我们也无暇顾及,更没有深层次的冥想思索。乡土的气息在舞厅、吧座里迷离恍惚。我们无须矫情地痛斥城市的空气越发糟糕,城市的节奏越发快捷。你完全有可能因此焦虑失眠,心神不宁,心乱如麻。我们有一万个理由享受城市的高度文明,多情浪漫的爱情,也有一万个理由诅咒城市的沦丧、龌龊、迷茫、失足……但没有一个理由能让你绝然地抛弃城市,尽管老是怀念乡野,思念亲人,甚至品咂如桑葚一样酸甜的初恋。你要么被城市抛弃,要么被城市同化,包容。城市不会拒绝任何人的憧憬,包括拾荒者、小偷、无赖……

  随着城市人口的鼓胀,鸟们也大批地来到城市,接着是兽了。旧时王谢堂前燕也来凑热闹。我看见一幢刚竣工不久的现代楼房的犄角就有燕的家。它们非常恬静安然,没有半点水土不服的感觉。我想乡村的老房子恐怕越来越少了,即使有适宜燕子啄泥筑巢的地方。燕子只好背井离乡,在城市找个落脚的地方,兴许还会碰到旧时的主人。至于其他的鸟类大概闻了浓重的农药味,便有了忧患意识。既然不能改造环境,何不另栖高枝,图个捷足先登呢!

  所以我现在居住的地方也常有鸟类的啁啾呢喃。虽然只有几棵树,但毕竟没有弹弓、农药构成威胁,况且市政府已经作出决议,扩建大公山森林公园。这些鸟或许就是早期的拓荒者,趁早找个好地段,谋个好位置。当然也不排除是倦飞的鸟找个落脚的地方,休憩调整一下心态,养精蓄锐以图更高更远地飞翔。

  有好几次,我在阳台隔成的厨房里烧饭做菜,透过钴玻璃,发现鸟们蹲在水杉的枝丫上嘻嘻哈哈,打情骂俏,便停下手中的活,专心致志地观察。首先我想知道它们的名字。翻了有关鸟类的书籍,还是不清楚。鸟名和人名一样只是个代号,知道不知道都无关紧要,关键是有鸟——好几只鸟出现在我的庸常的生活中。有时五只,有时九只,多为奇数,从未超过十只的。灰灰的羽翅,红红的眼珠,黑黑的眼眶,黄黄的喙吻。它们并不漂亮,就像城市的市民不一定个个都有气质,个个都美丽。我揣测,鸟们总在我做饭时飞来,莫非闻到了人食的馨香,还是我这人“慈眉善眼”心地好——它们老是朝我啁啾,像是诉说什么,可惜我不懂鸟语。它们当着我的面毫不隐讳地缠绵交吻,情深意长,难免让我想起法国人多情浪漫的街头之吻,绵长,温婉,热烈。

  我观察鸟们的一举一动,鸟们也在注视我的面部表情,我们平等、心有灵犀地揣摩对方的心理。鸟们清纯的眼神我已好久没有体察过了。这种清如水、淡如水、纯如水的眼眸在我生活的人类中确实罕见。

  终于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想做一个像鸟的眼神一样清纯的人,惠施善心,从米袋里舀了半碗米盛在一个塑料盒子里,搁在窗外的钢筋筐内。我退避到门后,透过门缝看鸟是否飞过来吃食。等了很久很久没有动静,我实在耐不住了,便从门后踅到阳台……鸟的眼神阴鸷,不再清纯,盈溢着慌恐和犹疑。看来鸟们没有把我当成它们的知己,误解了我的用心。我异常懊恼,情致丧失殆尽。也许它们或它们的父辈有过这样的遭遇,因为贪食,思想麻痹被捕捉,对人类不得不再三戒备,以防再陷入彀中。尽管如此,我仍然祈望得到鸟的信任和理解。希望它们明天再来,后天再来……即使一天半碗米,我也在所不惜,乐此不疲。但是现实令我沮丧失望,十多天过去了,那半碗米纹丝未动,那几只不甚美丽的鸟再也没有光顾那几棵水杉了。

  水杉依旧挺拔,秋风来了,枝柯婆娑,叶子柘了,落了,就是不见鸟的踪影。树因少了鸟的栖居似乎缺了一些意境。

  我和树一样无可奈何地步入忧郁伤感的冬天。

  (《文化月刊》2008年第1期)

  19.通读全文,简要概述鸟们大批移居到城市的原因。(4分)

  20.结合语境,鉴赏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城市的触角刺痛了乡村的宁静,有点急不可待。

  (2)灰灰的羽翅,红红的眼珠,黑黑的眼眶,黄黄的喙吻。

  21.结尾说“我和树一样无可奈何地步入忧郁伤感的冬天”,应如何理解?(5分)

  22.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自己对生活环境的观察,谈谈怎样才能让鸟不再“犹疑”。(5分)

  第二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 《李尔王》、 《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待的。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萨罗的嫉性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们的坚毅反抗精神。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中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和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所以,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6.下列对“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一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形成的原因 之一是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

  B.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的特点。

  C.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与中国戏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脸谱作标志的方法有关。

  D.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有其深刻的中国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的背景原因。

  7.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对造成戏剧人物命运原因的认识有所不同。下面与之有关的解说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人物悲剧的客观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表现人物悲剧的主观性。

  B.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亚剧中人物陷入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

  C.关汉卿戏剧往往安排一系列来自于社会环境方面的病态恶行造成主人公悲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没有此类刻意的安排。

  D.关汉卿的戏剧反映了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具有宿命论色彩。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虽然中心人物分别是一对情侣,但仍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法。

  B.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因此他的戏剧中所描绘的人物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的悲剧,既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

  D.无论是戏剧人物设置还是戏剧人物描绘,无论是剧中主人公身份还是造成人物命运原因的揭示,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千灯照我回家

  车前子

  那天,我到千灯镇①,站在镇口桥头,忽然有惊奇。江南小镇我见得多了,想不到还会有惊奇。千灯镇的气息,不一样。打个比方吧,江南小镇如果说它是戏剧演员,那么大多是花旦,气息古穆一点的也无非为青衣;而千灯,却宛如老生——还是麒派老生,咬字有力,喷口苍劲:“湛湛青天不可欺……”我顿时觉得千灯壮美,有英雄气,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尽管此刻天空是灰白的,要在我头顶酝酿一场初夏之雨。

  我让同行的人先走,我于桥头看了一会儿水,只见河面开阔,河水很湍急的样子,对岸的粉墙投影水中,河水带着它们融动、漾动,漾动、融动,又带着它们向前,似乎是连成一大片一大片的耀眼白帆。我好久没见到白帆了。我的视线随即升起,越过黛瓦,不妨说成甲板吧,就见到那座塔——后来我知道它叫秦峰塔,是千灯的“镇标”。但秦峰塔在我看来,更像一根桅杆,日月星辰,若在左右。于是千灯有动感,光影化风,白帆变烛火,时间的长廊中逶迤摇红。

  这时,已经由不得我认为不认为千灯壮美了,它一扫我一路上的胸中闷气,这几天欲雨不雨,空气仿佛阁楼窄小,燕子把它深紫色的蘸水钢笔戳在了尘封的墨水瓶里,记忆倒能脱颖而出……

  如梦似幻地我看到两只燕子从对岸人家的窗口飞出,我也好久没见到燕子了。

  说起来我与千灯的缘分不浅,而那天,却是我第一次来千灯。

  千灯是我的祖籍。

  看着朋友们在前面长廊里等我,我就下了桥。长廊里的风刚烈,毕竟夏天了,刚烈之中也就婀娜。这和千灯差不多。我在前面说过,千灯是壮美的,壮美者,刚烈也。千灯也是婀娜的。在千灯的小巷里走走,这种感觉会越来越生动。千灯的丰富性在这里,刚烈如顾炎武与气节是千灯结出的果;婀娜如顾坚和昆曲是千灯开出的花,千灯这一棵大树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因为根深叶茂,自然花红果大。

  花婀娜,果刚烈,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们一班人马在小巷里走走,我忽然又惊奇了。现在的江南小镇作为旅游景点风花雪月是风花雪月,但它的缺点也已逐步暴露,过度的旅游开发抹煞了镇上人的日常生活。一个古镇,如果仅仅只给旅游者提供旅游景点,而不能让旅游者触摸到镇上人的呼吸、行为、梦想……最后旅游者终究会发现原来是在一个大布景前面玩啊,会厌倦的。但为什么这样的一些古镇还有如此多的游客呢?原因多方面,一言以蔽之,可这都是眼前利益啊!我想江南古镇是有未来感的,不能在当代这样急功近利!如果把江南古镇的人文环境破坏掉了,就再也不能可持续发展了。我惊奇的正是我在千灯看到了千灯人的日常生活,这让我感动。

  一个老人从井里打上来一桶水,轻轻倒进盆里,给玩泥巴的小孩——是他的孙子吧,他一边给他孙子洗手洗脸,一边笑着骂着,然后把那一盆脏水端到离水井远远的下水道旁,慢慢地灌了下去。这就是镇上人的修养,他们决不会大大咧咧把脏水倒在井边,更不会唏哩哗啦地随便朝路上一泼。也就在那个井边,另一个镇上人淘米,安静得像只停了的挂钟。我此刻回忆起来,甚至都忘了这个淘米的镇上人的性别。

  一个阿婆在自己门里剥蚕豆,看见我们走过,望我们一眼,随即又沉浸在她的家务事里了。我的感动也在此吧。我们在镇上旅游,镇上人在做自己的家务,这真是行云在天,流水在地;这真是白帆在粉墙上,斗笠和长凳在屋檐下。

  我们走过南大街,昆曲创始者之一顾坚的纪念馆就在这里,前几年我撰写电视艺术片《水天堂》的时候,专写了一集《昆曲:如梦月色背影》,现在我抄出一段,作为我对顾坚的敬意:

  ……背影尽管渐行渐远,但并没有消失。

  渐行渐远的背影,也会有猛一回眸的时刻吧。

  回眸一笑,昆剧是流水中的一片月色……

  我想即使白天走在南大街上,也是能感到那一片月色的。

  一班人马东走西走,我们全没有旅游路线,在江南小镇旅游,游得越没有章法就越入化境。我不知道怎么地就来到秦峰塔塔前,风铃叮铃叮铃,和两棵曾经沧海的老银杏树的树叶声色叠印,而风铃声更像是走在桥上的历史老人,走过了香花桥、凝薰桥、蒋泾桥、吴家桥……

  下雨了。

  一班人马又聚一起了,到得顾炎武故居,我见到庭院里的老树,心一下踏实。踏实了,就像见到家谱一样。“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赞严光,我不妨拿来一颂。

  雨是越来越大了。我辈之雨,无限遐想:

  千灯照我回家。

  注:①千灯镇:江南历史文化名镇,伟大思想家顾炎武的故乡。

  19.作者在文章开头用什么手法写了对千灯镇的第一印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0.文章两处写到了“惊奇”,请分别指出两处“惊奇”的具体原因是什么?(4分)

  (1)忽然有惊奇:

  (2)忽然又惊奇了:

  21.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来表现千灯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的?其历史文化的特点是什么?(4分)

  22.作者以“千灯照我回家”为题目,有什么作用和意蕴?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第四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何处是江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此一处而已。“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

  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方镇)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对于两浙已处于边缘。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降,虽然有时人们把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苏南、浙北为中心。

  6.下列对“江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江南”得名很古,早在先秦就已问世,所以可称最为奇妙的地名。

  B.“江南”以其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代表与塞北相对的另一极端。

  C.在唐人的概念中,巴蜀、岭南从不属于“江南”,而淮南也不属于“江南”。

  D.到了唐后期,江南西道已简称为“江西”,而江南东道则简称为“江南”。

  7.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江东”变为“江左”,再变为“江南”,只是把江南的雅称还原为古称。

  B.唐人在南北对比中发现北方各地区大致平行,南方各区域有明显的落差。

  C.从杜甫的两句诗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南北尤其是东北和西南的环境差异。

  D.贞观十道最初是全国行政区划名,到唐后期已变成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因为唐太宗在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中明显地抱有地域成见,所以他遭到了大臣的批评。

  B.扬州地处长江以北,但富庶繁华,当时就存有口碑,因而唐人已把它视作地道的江南。

  C安史之乱后方镇的数目大为增加,因而“江南东道”的管辖范围较玄宗时已有所缩小。

  D.如果唐朝人不敏感于吴越之间的区别,那么当时的两浙之地都可以被看成江南的典型。

  六、(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2题。

  感念祖先

  李汉荣

  记得童年时,我家的堂屋里是供着先人的灵牌的,每当逢年过节,比如除夕、父母亲的生日、中秋夜,我们兄弟姐妹都要在父母带领下,向先人们跪拜,叩头,献祭。那时我还未上学,也不识字,不懂得辈份的排序,更不理解这里面的宗教的、伦理的奥秘,但隐隐觉得一种神秘,一种对时间的畏惧,一种生命传递的深奥秩序。我常常望着排列整齐的先人们,想象着,倘若他们真的能活过来,从他们的姓名里走出来,忽然站在我们面前,他们会说些什么?

  不等我上学读书,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大地,也毁掉了被指责为“封建遗物”的先人牌。先人们从此失踪了,彻底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当时还隐隐觉得痛快:这样至少解放了膝盖,从今再没有祭礼,再不用叩头下跪,再不用吃先人们“吃”剩下的东西。从此,我们不再有先人,我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是谁的后人。

  多年后我才知道,先人失踪的那一刻,我们也失去了仅有的一点仪式化的生活;先人彻底死去的那一刻,寄存在时间中的那点不死的灵性和记忆,从此也彻底死去;先人退出了我们的时间,我们也退出了古今相连的时间。从今,我们活在时间的碎片里,记忆的线索被一把揪断,时间和生活,从此变成碎片。先人失踪了,从此我不知道我是谁的后人。

  我的曾祖父的有关说法,已近于传说了。据说他当过土匪,有一次大雪封山,他与土匪兄弟们失去联系,躲在山洞里险些冻饿而死,一个猎人救了他,为了报恩,他就拜猎人为兄弟,并从此成为勤劳的良民,后来发家致富,娶猎人妹妹为妻,为了纪念这深山的缘分,他自己为自己另改了名字:缘山。

  我的这位祖先,他扑朔迷离的身影,他波浪迭起的生平,使线形的时间充满了曲折,使平常的、农业的家谱,有了峰峦般的悬念。

  我的祖先仅仅就是这位祖先吗?不,那位猎人也是我的祖先,那饥寒中的搭救,不仅搭救了一个土匪的性命,而且搭救了灵魂,也顺便搭救了——遥遥地搭救了我,使我有可能成为他的后人,使我的语言能对他进行隔世的诉说,此刻,我知道,比起我的祖先,有一个人更像我的祖先,他搭救了我的祖先,也把我从虚无中搭救出来,使我成为我祖先的后人。

  生命作为整体看似顽强,而具体的生命极其脆弱。孕妇的一个猛烈喷嚏,可能断送一个生命;路人的一缕善念一个援手,可能搭救某个陷于绝境的命运。

  我常常想象,在世世代代不停传递的血脉到达我之前,一路经历了几多凶险、几多不测、几多火情、几多潮汛?这血脉如同火把,穿过黑夜又进入黑夜,然后又穿过黑夜。风吹、雨浇、悬崖、深谷、天灾、人祸,举火把的那些手,稍有闪失,都会使火把熄灭,火种失传,都会使一线血脉中断,一座庙宇倒塌,一个家庭绝灭。而终于,血脉穿过时间的千山万水,到达了此刻,到达了我。细想想,这怎能不是一种奇迹。

  我当感念,怎不感念:激流中的那只船,搭载了我下沉的祖先;黑夜里的那盏灯,抚慰了我迷路的祖先;那只可敬的大白狗,惊醒了熟睡的家族,斥退了行凶的恶人,营救了我那安分守己的祖先;还有,那只灰母鸡,以它温顺的死,它宿命般的牺性,营养了虚弱的孕妇,那清香的鸡汤,那清香的渐渐红润的黎明。我们总是不得不在世界的柔弱部位,索取别的生命的温热,以减少我们自身的寒冷。此刻,我不能不说,我的生命与几百年前的那只灰母鸡有关,在那个早晨或夜晚,当雄鸡开始第二次啼鸣的时候,那只灰母鸡,它温存地(多么值得同情和感恩)帮助了我的祖先……

  是的,我常感念,怎么不感念?情到真时,思到深处,我发现——时间深处那些渐行渐远的人,都是我的祖先;这涵纳我的天地,这环绕我的万物,都是我的祖先……

  (选自《散文》2005年第6期,有删改)

  19.第四、五自然段,作者叙述了自己曾祖父的生平。联系全文看,这两段有什么作用?(4分)

  20.文章第九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外?(4分)

  21.文章以“感念祖先”为题,请联系全文,概括“祖先”一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22.作者在文章开头回忆了儿时“在父母带领下,向先人们跪拜、叩头、献祭”的情景,联系全文来看,你认为作者对这种仪式的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你认为在当下社会里应该怎样来感念祖先?(6分)

  第五套

  二、(9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8题

  我们今天如何阅读经典(节选)

  张汝伦

  经典之为经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这就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历久弥新。与畅销书不同,经典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未必有很多的知音,但却能经久不衰,永远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改变的最多是它们呈现的方式。正因为经典以无与伦比的方式思考和表达了这些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它们对人类就有永久的魅力。柏拉图的《理想国》或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距今已两千余年,可至今人们仍很容易在西方国家机场的袖珍畅销书架上找到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什么永恒的真理,而是其中有大智慧在。今天的人们包括中学生阅读它们,当然不是因为可以在它们那里找到今天的问题的答案,而是它们总是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所以它们也就不会过时。

  经典不等于真理,经典所说的也不可能都正确,经典之所以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读它们,不在于它们保证了真理,也不在于它们具有超越时空的消闲功能,或“工具理性”的实用功效,而是在于它们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延续性,人类文明需要沿袭和继承。没有传统的文明不成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成其为文化。因此,传统的毁灭就是文明的毁灭,经典的消失就是文化的消失。接受经典和珍惜经典,是文明的标志,也是创造的开始。摒弃经典,或将经典视为收藏的文物,都是在断送文化。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所以,在当今“快餐式”“工具性”阅读成为一种“时尚”之时,中学生课外阅读自发呈现的“重文轻理”倾向,就并非是一种什么“缺陷”。

  事实上,“经典”与“创新”并不相悖。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是谈不上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的。而拒绝阅读经典的人是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底蕴的。任何真正的创造者,总是从传统经典中吸取充分的资源与养料,作为自己创新的源泉。无论是马克思还是鲁迅,我们在读他们著作的时候,都会发现他们引经据典,挥洒自如,将传统的资源化为自己的创造。相反,缺乏经典,往往是由于拒绝经典。很难设想一个对唐诗宋词极少涉猎的人会成为一个大诗人。

  当然,在任何时代,创造者总是少数。阅读经典,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有什么创新的宏伟计划,却往往是出于对比较高级的智慧的追求。这种追求的欲望,自然反映了一种较高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在此一追求中,又会得到明显的提升。现在到处都在讲素质教育和人的素质,但人的素质单靠学英语和电脑是培养不出来的。人的素质只能靠人文教育来培养;而阅读经典,应该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阅读经典作为我们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必然会拥抱经典。经典将提升市民的素质,陶冶市民的品格,赋予一种内在的大气和高贵,给予前所未有的厚实和高度。

  6.经典对人类有永久的魅力,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

  B.经典虽然没有提供永恒的真理,但是其中往往有大智慧存在。

  C.经典虽然没有包含今天问题的答案,但总是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

  D.经典具有“工具理性”的实用功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7.以下不是“把阅读经典作为我们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的理由的一项是

  A.阅读经典,可以有效地抑制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呈现的“重理轻文”倾向。

  B.创造者可以从传统经典中吸取充分的资源与养料作为自己创新的源泉。

  C.对于普通的人来说,通过阅读经典可以获得对比较高级的智慧的追求。

  D.人的素质只能靠人文教育来培养,而阅读经典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8.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能永远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原因是它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知音。

  B.经典所说的不可能都是真理,但抛弃经典就意味着断送文化和创造。

  C.经典是文化之母,要想继承与发展人类文化,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

  D.经典能提升人的素质,陶冶人的品格,赋予人一种内在的大气和高贵。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梅花几度梦里寻

  王本道

  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众口一辞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以天下为己任,而文人们的际遇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而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如陆游的诗“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为传播。

  从拟人的角度看,造物也实在是委屈了梅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梅信属第一,节气恰恰是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而梅却我行我素,不屈不挠,在苦寒之中“寂寞开无主”,显现着既勇敢叛逆又悲壮凄楚的色彩。正是梅的这种秉性,才使她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千世界中非但未被挤出局,反而被文人们升华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作为一名忠诚的“梅客”,我委实在梅的品行中,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益。每次赏梅归来,时常夙夜忧叹:苦寒之于梅,确属命运的不公,世道的不公。而梅呢,却无怨无悔地傲雪凌霜,年年岁岁按季奉献出自己的幽香。在遇到了挫折,遭到了磨难,碰到了不公之时,我常在梦乡里看到那千树万树的梅花。

  佛家曾有“一切有情,众生平等”之说。其实人生一世与世上其它生灵的一生就其过程来讲,并无二致。人若托生是国色天香,魏紫姚黄,时时遭人羡慕当然是大好事。但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个世界之上,高官厚禄的幸运者终归是极少数,多数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努力的结果充其量只是小康而已。我当然不喜欢贫穷,现今社会,一个终身怀有衣食之忧的人是很难成就事业的。但是我也从不企盼锦衣玉食,大富大贵,凭组织的培养,个人的努力,能有一份自己力所能及又喜欢做的事情,并在生活上衣食无忧就已足矣。想那冷峻的梅,若真的给他换一个温室环境,怕还真是难以承受呢。梅是在苦寒的背景之下,扎根,生长,开花的,也恰恰是这苦寒,才使她蓄满了成长的动力。苦寒之于梅,何尝不是一份财富呢?人的一生也同样,心想事成,万事顺遂,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苦难同样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同样是一笔特殊的财富,它来之不易,自然也不会轻易丧失。梅是在病态的环境中,在不公正的待遇中散放幽香的。是否要改变这种生存环境,纠正这种不公,讨还个正确的说法呢?这也许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对此,梅采取的是默默承受的态度,正是这种承受,才使得她在万花丛中始终能独树一帜!人若失去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达观的心态,还会有生存的信念吗?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19.文章第一段说梅花“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0.作者为什么认为“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4分)

  21.“我委实在梅的品行中,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益”,从文中看,作者汲取了哪些教益?(6分)

  22.作者引用佛家语“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是为了表达怎样的观点?结合本文,谈谈自己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第六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新人文主义的视野

  新人文主义,关注人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强调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人文”概念。“人文”之“人”,应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现实的人”;“文”,应是“现实的人”的文化与精神生活。狭隘的人文主义者,则将“人文”仅仅局限在文化生活或精神生活的范围内,离开“现实的人”抽象地谈论人的精神生活(当然,只关注人的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则是对“人文”的另一种扭曲)。在对待“科学”的观念上,新人文主义与狭隘的人文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狭隘的人文主义,把科学及其价值归结为“实证主义”或“功利主义”,因此将其置于人文主义的对立面予以批判,于是进一步加剧了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和对立。

  事实上,科学的诸多价值在本质上都是人文的。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使科学具有极为深刻的人文意义的基础,不能将其归结为狭隘的“实证主义”或“功利主义”;事实证明,它对于人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具有根本性的积极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科学不仅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而且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里已经包含了对科学技术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深刻的理解。在新的人文观念的视野中,科学不仅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前者的重大作用显而易见。后者的作用也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它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关注和推动了人和文化的发展,从而给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注入更加完整更加深刻的意义。

  遗憾的是,有许多人文主义者在科学之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上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只有诸如文学艺术等所谓“人文文化”才具有精神生活的意义和净化社会环境的价值,而科学的精神实质是“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剖析实质,他们恰恰是在用狭隘的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科学,自然会无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了;他们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理解也是十分狭隘的,只将其局限在人的非理性活动层面上。显然。狭隘人文主义的种种观点,障蔽了审视现代“科学文化”的视野。

  一旦超越上述狭隘视野,我们便会清楚地发现“科学文化”与所谓“人文文化”一样,对于人的精神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一步领悟科学文化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即认识价值、思想价值、智力价值、和狭隘人文主义所否认的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等。科学同艺术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艺术在不断追求美和发现美,而科学在不断追求和发现真理的过程中也留下了光彩熠熠的美的轨迹,它们都抚慰着、震撼着、净化着人的心灵。因此,可以这样结论:科学同艺术一样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显然,树立新人文主义观念,不仅有助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促进和共同发展,而且有助于二者更充分地实现各自的价值。

  6.对文中所说的“在对待‘科学’的观念上,新人文主义与狭隘人文主义有着的本质的区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前者重视科学价值,关注人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后者加剧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和对立。

  B.前者强调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后者将“人文”局限在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范围内。

  C.前者认为科学同艺术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后者则无视科学的文化价 值与精神价值。

  D.前者肯定并强调科学的诸多价值具有人文意义,后者则认为科学及其价值与人文精 神是对立的。

  7.对狭隘人文主义观点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文学艺术才是“人文文化”,才具有精神生活的意义和净化社会生活的价值。

  B.将科学及其价值等同于“实证主义”或“功利主义”,否认科学价值中的人文性。

  C.离开“现实的人”抽象地谈论人的精神生活,扭曲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

  D.将人的精神生活局限在人的非理性活动层面上,无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8.概括本文内容,全面、准确的一项是

  A.立足于新人文主义的思想高度,剖析狭隘人文主义错误观点的产生原因与危害。

  B.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观念,深刻领悟科学文化中蕴含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

  C.分析新人文主义与狭隘人文主义的本质区别,阐释新人文主义视野中的科学价值。

  D.作者开拓了新人文主义的视野,发现了“科学的诸多价值在本质上都是人文的”。

  六、(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2题。

  最后一趟生意

  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他开着那辆破旧的黄色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随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

  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的妻儿呢?”

  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

  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19.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0.结合全文,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21.本文对“他”和外国士兵的对话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2.小小说最讲究悬念的设置,请你就本文设置的悬念加以分析。

  第七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创造,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处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如鱼戏水,忻合无间。始任举的二短诗为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领神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领神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和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节选自朱光潜《诗论》)

  6.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其中“自然”是指“人生世相”。

  B.“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其中“艺术”主要指“取舍剪裁”。

  C.“另建立一个宇宙”,其中“宇宙”是指“创作范围”。

  D.“凿顽石为雕刻”,其中“雕刻”是指“艺术作品”。

  7.细读第三自然段,下面对诗的境界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混整成为悠久而流动的 B.使“刹那间”成为终古

  C.使“片段”成为完整的形象 D.使形象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但诗不是简单“模仿”人生世相,而是对人生世相的取舍、剪裁并有所创造。

  B.“不即不离”概括了诗与人生世相的关系,“不即”指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不离”指诗必有所创,创为艺术。

  C.作者列举崔颢和王维的诗,在于说明诗的境界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一是生动的画境、戏景,二是钩摄神魂的情感。

  D.诗歌创作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欣赏者读诗时,自身的性格和情趣也会直接影响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六、(18分)

  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

  假币

  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那两千元交上,而早上趁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终于熬到下课,辰遥盯住围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同学中的老教授,好歹待女娃们散尽,他才跨前一步,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

  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同学们个个是贵胄公子,只他一个穷孩子,假币的事抖落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辰决定次日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辰拿定主意次日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

  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

  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陪小心,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恁多钱,并且直接怪他学费交得迟!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非出人头地不可,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学习期满,辰交了大运,脱掉农鞋,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这当然要得力于《人民文学》。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令许多杂志派编辑上门来泡他的议价稿,辰从此再不愁没钱。

  辰依然惦记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德,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老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3张该死的假币……”他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里拿出那几张玩意。

  “老师,那您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

  “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

  “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

  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 起来:“

  。”

  “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留我!”

  1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这一线索是怎样贯穿始终组成故事情节的?(5分)

  20.“辰依然惦记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心病”指什么?辰为什么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4分)

  21.根据上下文用一个词形容老教授的脸色并补写老教授说的话。(在60字以内,5分)

  22.读了这篇小说以后,你从老教授和辰身上学到了什么?(4分)

  第八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语“新词”漫议

  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同样,“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普通话”,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近代许多沪语能突破“边缘”进入“中心”,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是风气先得。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阴阳怪气”等词语,若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普通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渐渐成为“普通话”。现在“港台腔”颇受责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种吗?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 !”“哇——!”代替“哎哟——!”来表示惊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如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就是“呜呼哀哉——!”的时代。几年前,我就曾撰文,主张不妨用“听取蛙声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

  此次万众瞩目的“胡连会”新闻公报就说,“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是国共两党的共同“体认”,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这多次出现的“体认”“愿景”不是立即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了我们的“普通话”吗?事实说明,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并不拒绝来自台湾的词汇。其实,随着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普通话”尤其是“简化字”在台亦影响渐强。这恰恰说明,两岸语言在互动中越来越融洽,而不是把彼此的语言视为有害的洪水猛兽而渐行渐远,这实在是增进彼此了解、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幸事。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查户口”“讲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红”不可,一定要把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话。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精确。

  6.对第二段中加点的“普通话”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B.是指那些先在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流行,而后在其他地区迅速流行的某些方言或流行语。

  C.以“体认”“愿景”等词语为代表的已收入《现代汉语词典》被接纳为标准语的词汇。

  D.我们认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语言。

  7.下列语句与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

  B.“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

  C.京、沪、粤地的某些方言受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得到广泛认同,但作为“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种”的“港台腔”受到不平等的责难。

  D.大量“外来语”在近代随西学东渐,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

  8.下列表述与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语言在交流、演变中的“功利性”是客观规律,我们只能接受它、利用它,而不能人为地去改变它。

  B.对语言的演变现象不妨持豁达的态度,不必动辄大惊小怪、批评指责,过分地强调“正统”是有害且不识时务的.

  C.作者提倡并鼓励用字、用语自由化,不要拘泥于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求。

  D.方言和外来语不是洪水猛兽,它们能够使我们的日常用语更生动、新鲜、丰富、精确。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热情似火的灵魂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出生在荷兰布拉班特省的一个牧师家庭,梵高家庭却是欧洲经营美术品的大家族。梵高聪颖、敏锐,被全家族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家族宏伟事业的继承人。但梵高从小就显现出与世俗为敌的极度真诚和狂热执著,命中注定他是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

  梵高27岁开始正式学素描,28岁学油画,画画不仅恢复了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兴趣,而且重新点燃了他那与生俱来的属于艺术的极度真诚和狂热。

  到达巴黎前,梵高的艺术生活仅局限在荷兰和比利时。他进入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素描和油画,到布鲁塞尔学习透视和解剖,推崇伦勃朗和库尔贝,临摹米勒和桑普,探求进入绘画领域的门径,虔诚地承袭西方传统绘画的技法、格调乃至情感——此时的梵高只是借船溯源,只求门径而不求突破和创造。

  1886年2月,梵高来到了巴黎。巴黎之行是梵高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巴黎是现代艺术的摇篮,它没有让梵高失望。在印象主义作品、技法和人物的强烈感召下,梵高的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为之燃烧,在与之同构契合的新探索中,梵高与曾经浸染其间的荷兰画风告别,舍弃传统技法,循着印象派的足迹踏上全新的艺术旅途,走进一个光与色、太阳与张力的崭新艺术世界。梵高在巴黎找到了引爆自己潜能的艺术源泉,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的艺术土壤,不过当对绘画极有鉴赏力的弟弟提奥看到已经疯狂地沉醉在对印象派痴迷的模仿和遵循之中的梵高时,他说:“老兄,你叫梵高,而不叫高更或修拉!你一天天在走下坡路,你一张比一张画得更不像文森特?梵高了。”弟弟的提醒使梵高在自己倾注的色彩与印象派推崇的色彩分界线上徘徊、游移。梵高天性中那如同太阳一样的激情,必定使他抛弃荷兰画风的暗淡与沉寂,也必定要远离只追求瞬间色彩与阳光的印象派。巴黎成了没有营养的土壤,它曾使梵高充实又使他失望,但艺术生命之火不灭,他要离开巴黎,去寻找新的营养丰富的艺术土壤。

  走向何方?法国北部和巴黎四周早被印象派榨干了梵高所有的艺术灵感。回到祖国荷兰?那里是被梵高唾弃的传统绘画的一潭死水。梵高在巴黎沉闷的空间创作了200幅绘画,觉得他以画为武器的战场不在城市而在无垠的原野和神秘的自然,要让胸中的太阳与自然的太阳相通,点燃他调色板和画布上的熊熊烈火。梵高为了绘画遗弃寒冷的巴黎,追寻能烧光体内寒冷和点燃调色板的太阳,向阳光更加灿烂、色彩更加丰富的法国南部小镇——阿尔走去,去拥抱那一轮他苦苦追寻的炽热的太阳。

  阿尔的梵高变成了“绘画机器”,一部每天早上灌进食物、饮料和颜料,晚上制造出一幅作品的高速运转的绘画机器。梵高每天清晨很早便带着画具外出,晚上则带着一幅完成的作品回到旅馆,他只是一幅接一幅地疯狂地画,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或应干什么,完完全全陶醉在色彩与太阳之中。梵高近乎疯狂,一口气完成190余幅作品,在3个月时间里完成的作品几乎等于在巴黎两年时间所画的总和。梵高用鲜亮明快的黄色基调,画桃花、梅花、杏花以及花园苗圃;画吊桥、海滨、草原以及田园风光,画酒吧、情侣、夜景以及广场上的黄房子,他独特的绘画技法日臻成熟。然而,艺术情感的狂热,身体疾病的痛苦,使梵高经常陷入精神病的深渊。身心融入了太阳的梵高,没能慰藉自己的痛苦,反而不断地滑向痛苦的深渊。

  1889年12月24日,梵高最终被弟弟提奥送进圣雷米精神病疗养院。医生告诫梵高别再作画,但对他而言,时间和生命是以血管里流出的图画、胸腔里喷射的作品来计算的,而不是以表针跳动的声音和日历翻动的页数计算的,他不能不绘画,没有绘画就没有了梵高,生命就此终结。1890年5月,梵高在猛烈发病时喝下一罐颜料,被弟弟提奥送到巴黎最负盛名的精神病专家加歇医生那里照料。他画了著名的《加歇医生》肖像画,疯狂的心绪逐渐平静,因为他不再痛苦,不用追寻,预定了为艺术燃烧、为太阳奉献的人生底线:“去找自己的归宿。”日益增加的无奈与清醒使梵高创作了带有封笔之作意义的悲剧作品——《暴风雨后的麦田》和《麦田上的鸦群》,预示即将袭来的阴影。《麦田上的鸦群》已充分流露出他心灵的空虚、心态的绝望以及对痛苦的妥协和无奈的认同,暗喻梵高的群鸦惊叫乱舞;不知缘何而来,不知向何而去。1890年7月27日,鲜红的晚霞烧遍了阿尔天空,茫然的梵高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拔枪自杀。

  19.作者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个“注定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4分)

  20.文中多次提到“燃烧”,而标题也是“热情似火的灵魂”,请结合文意解释“燃烧”的含义?(4分)

  21.联系全文,请探析一下本传记在写作方面的艺术特色。(5分)

  22.梵高是成功的画家,从本文看,他成功的后天因素有哪些?(5分)

  第九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市场的背景

  亚当·斯密是将经济问题放在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法律背景下进行讨论的。他从“我们的最普通的、广泛的感情之中,寻求正确、合理、恰当、公正的基础”。假如一条狗在街上被车轧死,不论什么人看到了,其心灵都会被触动。斯密将这称为“同感”或者说“同情”,就是“设身处地”。正是这种“同感”,自然地对人的利己心构成了一种约束。市场要正常运转,需要交易者承认对方的利益跟自己的一样重要。有一句俗话,自己挣钱,也要让别人挣钱。这里面其实就是同感发挥作用,而使个人节制自己的利己心。

  当然,斯密清楚地知道,假如一个人看到自己的仇家死亡的惨状,也许会欢呼雀跃,而这种反应肯定是不道德的。因此,人是需要规则约束的。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即可自发地形成一些获得人们普遍认可的规则。比如,即使是盗贼,也知道偷窃是不正当的行为,因为,设身处地,他也不愿意别的盗贼偷窃他的东西,即使这些东西是他偷来的。因此,禁止盗窃就是斯密所说的“天然的正义法则”。

  人只有遵守规则,才不会走向毁灭。斯密相信,“如果人类没有普遍地把尊重那种重要的行为准则铭记在心,人类社会就会崩溃”,市场自然也不可能正常运转。而宗教的作用,正在于促进人们遵循这些规则。因为宗教告诉人们,人们经过教化也逐渐相信,“这些重要的道德准则是造物主的指令和戒律,造物主最终会报偿那些顺从的人,而惩罚那些违反本分的人。”大约正是据此,有学者提出了“有教堂的市场经济”概念。如果这里的教堂并不是指狭义的基督教堂,那么,其实我们看到,明清时代的中国最成功的商业活动,就是“有教堂的经济”,徽商、晋商、浙商,无一不深深浸润在儒家伦理的气氛中,并以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生活。这些商人对儒家伦理的虔诚态度,可能也正是诸多家族基业维持上百年并平稳扩张的制度基础。假如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市场必然就是扭曲的。今天人们在中国看到的市场,就是这样一个市场。

  斯密所设想的社会,不是一个以金钱为唯一价值的商业化社会,他追求的是“文明”社会。法律、道德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乃是个人从事其市场活动的制度背景。也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追求自己的财富和幸福的努力才会造福于其他人和整个社会。

  6.下列关于“同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感”就是“设身处地”,它属于人们最普通的、广泛的情感,它也是建立合理、公正的市场经济的基础。

  B.“同感”能约束人的利己心,使交易者承认对方的利益跟自己的一样重要,在交易中学会尊重对方。

  C.一个人看到自己仇家死亡惨状而欢呼雀跃,这种反应虽不道德,但也许人人都会有,这种反应也属于“同感”。

  D.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同感可以自发地形成一些获得人们普遍认可的行为规则。

  7.下列对文中画线的“人只有遵守规则,才不会走向毁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密认为,人类如果不遵循“天然的正义法则”,就会受到市场经济的惩罚,从而导致人类走向灭亡。

  B.明清时代的商业活动遵循了有教堂的经济规则,成为中国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商业活动。

  C.今天中国的市场由于缺乏基本的道德约束,不能完全遵守规则,已经成为扭曲的市场。

  D.人人遵守有教堂的市场经济规则,就能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8.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盗贼虽然知道盗窃是不正当的,但却不会认同“禁止偷盗”这样的“天然的正义法则”。

  B.明清时代徽、晋、浙商人对儒家伦理的虔诚态度,正是他们家族基业维持上百年并平稳扩张的制度基础。

  C.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只要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节制欲望与利己心,市场就必然不会扭曲。

  D.亚当·斯密追求“文明”社会,主张从事市场活动的人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①

  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着因自己写不出她那样的小说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你早就熟悉的邻里乡亲来看待。

  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了门铃。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

  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这种随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的亲近与随和。

  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当我说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时,她马上接口说:“我也是个农民的女儿啊。”那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在异乡遇见走失的同道,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

  接着我向她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情况,说到了古英语与《贝奥武甫》。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引向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标志性的文学桂冠的未来归属。我真诚地对她说:像她这样的文学大家应该拥有这个荣耀了。她对我说:她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已有12年。说这话时,她并没有掩饰自己对这个奖项的渴望与屡屡落选的无奈之情。

  当然,作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之一,我没有忘记此次拜访的目的:于是再次提出为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她明确地答复我,这个序她不便写:一个原因是她不懂中文,无法对译文下这样那样的断语;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金色笔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她说1993年去过北京,当时陪同的翻译告诉她: 《金色笔记》的中译本一出版就印了8万册。我耐心地向她解释: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翻译都很随便。现在我们走上正规了,不会再有盗版一类的事。我还说,盗版能扩大你在中国的影响,这也是好事啊。她笑笑说:她并不计较这种事,只是不满意随便改动书名:因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

  谈了上述一些话,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溜走一个半小时左右。虽然没有规定过谈话的时限,我觉得也该起身告辞了。为使这次拜访留下珍贵的纪念,我问她是否可以合个影。 “Why not”她爽快地说。照完相后,莱辛则回书房拿来5本她写的小说,一本本签上名,送给我。得到她亲笔签名的书,我真的很激动。随后她还递过两张价值30英镑左右的购书券,嘱我自己去书店买希尼译的《贝奥武甫》。

  得知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比谁都高兴。这两天许多媒体来采访我,因为译了她的《金色笔记》,我成了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了。他们不断地问我莱辛个子有多高,拜访她时穿什么衣服,招待我喝茶还是咖啡等等一些问题。我想我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耐心,而莱辛现在面对的媒体比我所面对的不知要多多少,她就更需要耐心了。

  (本文作者是《金色笔记》译者,节选自《新民周刊》)

  注:①多丽丝·莱辛,英国著名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9.文章开头用什么手法来写多丽丝·莱辛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其作用是什么?(4分)

  20.作者拜访多丽丝·莱辛时,详细地叙写了她客厅内的摆设和给人的印象,其用意是什么?(4分)

  21.文中说“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22.作者在文中凸现了多丽丝·莱辛哪些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至少四点)(6分)

  第十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尘封化石揭秘现代人身世

  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的祖先来自非洲——10万年前的某一天,这些现代人走出自己的“摇篮”,形成了今天的人类。然而这一切到底发生在什么时间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论。如今,根据一具古老的头骨化石,研究人员得到了新的数据,这无疑为研究现代人何时走出非洲以及去向何方提供了新的线索。

  对于现代人的祖先究竟是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还是仅仅在5万年前才离“家”出走,遗传学者和古人类学者一直抱有不同的观点。尽管最近完成的一些遗传学研究均支持后一种观点,然而有关这一假设的化石证据却鲜有发现。古人类学家在这一时期最有可能的现代人发源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并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化石记录。

  因此,科学家们不得不从已有的一些化石入手——一具在南非博物馆尘封50余载的人类头骨化石成为他们的首选。由美国纽约州Stony Brook大学古人类学家Frederick Grine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重新分析了这具头骨。1952年,人们在南非Hofmeyr附近干涸的河床中发现了这具头骨化石。由于最初试图确定这具化石的生存年代没有成功,关于他的“年龄”和身份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一些研究人员相信,其生存年代不应早于10万年。

  研究小组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利用艺术级的光学受激发光和铀系测年技术,他们确定这具头骨的年代约为36000年。尽管研究人员无法利用放射性碳对其骨骼进行年代测定,但他们对覆盖在头骨穹窿内部的水泥状碳酸盐进行了测年。两项不同的测试表明,这具化石在被掩埋后不久便出现了土壤沉积。

  更多的分析显示,与距今1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或欧洲的古人类相比,这具头骨看起来更像大约36000年前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这一研究成果表明,Hofmeyr的头骨更接近于最初登陆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而他们都是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古人类的后裔。这项研究同时还提供了第一个化石证据,表明现代人的祖先是在“最近”才离开非洲的。Grine表示:“如果这些古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大大后移,那么你可能会想,当时的欧洲人看起来应该与非洲人非常相像。”

  对此,两位测年专家表示,这一研究成果很有说服力。英国Aberystwyth威尔士大学的发光测年法专家Ann Wintle表示:“我不认为这具头骨的年代会比碳酸盐古老。”接下来,Grine将把Hofmeyr的头骨与一具来自罗马尼亚的同年代头骨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试图确定他们是否失散多年的“表亲”。

  (《科学时报》2007年1月18日)

  6.下列关于文中加点的“人类头骨化石”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古人类学家Frederick Grine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南非Hofmeyr附近干涸的河床中发现的。

  B.它的生存年代当时没能成功地确定,但是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它的生存年代应在5万年以内。

  C.它的年代是研究人员利用艺术级的光学受激发光和铀系测年技术对覆盖在头骨穹窿内部的水泥状碳酸盐进行了测年后确定的。

  D.它比距今1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或欧洲的古人类更像大约36000年前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

  7.下列关于“现代人的身世”之谜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还不能确定“出走”发生在什么时间,但人们确信自己的祖先来自非洲。

  B.最近完成的一些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了人类的祖先是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的。

  C.Grine的研究揭开了古人类从非洲“出走”从而演变为现代人真正谜底。

  D.Hofmeyr的头骨为现代人的祖先走出非洲的时间后移提供了第一个化石证据。

  8.下列各项中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A.对于现代人的祖先究竟是在10万年前还是仅仅在5万年前走出非洲,古人类学者和遗传学者一直抱有不同的观点。

  B.Hofmeyr的头骨更接近于最初登陆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表明他们都是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古人类的后裔。

  C.Grine认为,如果古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大大后移的观点得以确认,那么当时欧洲人和非洲人应该“非常相像”。

  D.英国的发光测年法专家Ann Wintle同意Hofmeyr的头骨化石“在被掩埋后不久便出现了土壤沉积”这一观点。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刘翔为什么能“飞”得如此完美

  郭松民

  刘翔破了世界纪录,固然有他先天的天赋、后天的训练等种种因素,但他的速度也的确证明了,一个有着超越性的人生态度的中国人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中国飞人刘翔继勇夺雅典奥运会冠军之后再次令世界惊讶:他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7月12日新浪体育)。刘翔赛后由衷地感叹:真是太完美了!看着他身披国旗绕场奔跑的镜头,我想所有的中国人也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

  刘翔为什么能够如此完美?我想,他显然不是为了拿到国际田联奖励的那块金砖,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如他的教练孙海平所总结的那样:心无旁骛,一心要跑好,跑赢!换言之,对刘翔来说,把自己的状态发挥得尽善尽美,就是目的本身,而不是实现任何别的什么目的的手段。

  这个判断让我想起了一部曾经风靡美国的小说《海鸥乔纳森的故事》。小说主人公乔纳森是一只有理想的海鸥,他不安于只是活着,不安于世俗的命运,对那种“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吃,并且想方设法延长寿命”的想法嗤之以鼻。“乔纳森喜爱飞行胜于一切”,他激情痴迷地练习飞翔,时时刻刻在挑战海鸥的极限,希望能飞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最终,他发现自己最大的快乐就是进入这种境界——“飞得尽善尽美就是天堂”。

  刘翔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冲过终点的一刹那,他的感觉一定是“这就是天堂”,也许天堂也还没有这么快乐吧?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得像刘翔那样尽善尽美了:因为有太多功利的考虑遮蔽了我们的心智。我们缺少像刘翔、“海鸥乔纳森”那样超越性的人生态度,除了“名利”二字以及物质上的享受,我们早就忘了什么叫“理想”。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像刘翔那样跑得那么快,但在自己选择的领域里,只要我们能够像刘翔那样心无旁骛,怀抱理想,我们其实也完全能够像刘翔那样“把自己的状态发挥得尽善尽美”:假如一个官员把实现公平和正义看做是自己从政的目的本身,假如一个企业家把制造出世界上最优质的产品看做是自己管理、经营的目的本身,假如一个学者把追求真理看做是从事学术的目的本身……

  遗憾的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假如”而已。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从事这些行业的人,都把自己的职业看成是谋取各种功利上的好处的手段罢了。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官场会有那么多腐败,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会有那么多假冒伪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专家”喜欢昧着良心说话,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制度都会失灵……甚至我们能明白,为什么中国足球始终冲不出亚洲。“国脚”们和刘翔最大的区别也许在于:刘翔心里没有金砖,而他们心里只有金砖。

  刘翔破了世界纪录,固然有他的天赋、后天的训练等种种因素,但他的速度也的确证明了,一个有着超越性的人生态度的中国人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学者萧功秦曾经感慨说:中国人什么都不缺,智慧、毅力、勤勉、奋发这些东西都有,缺少的就是一种对人生的超越功利的浪漫主义态度。现在我们在刘翔身上看到了这种宝贵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应该向他学点什么呢?

  (选自《燕赵都市报》)

  19.文章第二段为什么重点强调110米栏世界纪录?(2分)

  20.文章第四段引述的“海鸥乔纳森”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21.结合文章,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6分)

  (1)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假如”而已。(3分)

  (2)刘翔心里没有金砖,而他们心里只有金砖。(3分)

  22.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并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第一套

  二、

  6.A(这是运河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不是认识和做法上的误区)

  7.D(这是“不能重现昔日风光”的原因,而不是不能建成“水上高速”的原因)

  8.B(A“历史的风蚀”与“风沙侵蚀”的含意不同;C文中说的是一些商业项目建设破坏了运河沿线的文物遗迹;D“保护层次不完善”与“失去了保护”不同)

  六、

  19.是就文人经商、养花种草、剪裁时装、研究烹调之类作家写作之外的事情而言的。(2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作家一生做好写作这一件事就不错了,应该对这之外的事情减淡兴趣。(2分)(意思对即可)

  20.小时侯对花草十分着迷——渴望养花种草——在公寓如愿后高兴欣赏——结果不理想后疑虑、苦恼——读了《花经》后淡然放弃。(5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1.将黄先生养花与自己养花比照,(1分)突出黄先生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这才是一生做好了一件事。(1分)作者这样写,既解释了“我不再养花”的原因,(1分)又为下文抒写“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悟作了铺垫。(1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我认为要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来看池莉的观点。当前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普遍浮躁,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多才多艺很容易成为不安分本职工作的借口。池莉说“一生只做一件事”强调的是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自有其针对性,和发展多种才艺并不矛盾。(共5分。如果学生从其他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切中题目要求即可)

  第二套

  二、

  6.C(“实在没有马鞍者”,才用“色彩艳丽的被面折叠于马背作替代”)

  7.C(A项的原信息句是“水族是我国南方由古代“百越”族群中“骆越”后裔的一支,逐渐发展成的单一民族”;B项,“融入了百越族群中”是第一次迁徙的结果;D项,不是只对水族,还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

  8.D(“两广源流说”等也是事实,并非谬误)

  六、(18分)

  19.乡村的老房子越来越少,适合鸟儿生存的地方少了;城里没有弹弓、农药的威胁;森林公园的扩建,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改善。(4分,答对一点得1分,全对得4分)

  20.(1)这句话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破坏了乡村的宁静。(2分)(2)运用排比和叠词,使句式整齐,节奏紧凑,音韵和谐;色彩丰富,对比鲜明,写出了对鸟的喜爱之情。(2分)

  21.叶子落了,自然的冬天来到了,萧条冷落,树因少了鸟的栖居缺了一些意境(2分);鸟儿不信任和理解自己的善心,反而因为猜疑离开了自己,因而感到沮丧失望,忧郁伤感(3分)。

  22.提示:城里草地再大再绿、孤树再高再茂也难留鸟的身影,应尽量多成片植树(或,没有水草的清波,难有鸟的游弋,应多留点湿地,多植点水草,等等);坚决杜绝打射、诱捕禽鸟;长久真诚地对待鸟们。(5分,意思对即可)

  第三套

  二、

  6.B(“充分体现”的说法在原文中无依据)

  7.D(据原文,“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与“具有宿命论色彩”构不成因果关系)

  8.A(B“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的说法在原文中没有根据。C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所以“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并不是窦娥悲剧的原因。D据原文,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戏剧人物设置上采用了相同的手法)

  六、

  19.采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到了千灯镇的古朴、壮美,有英雄气。(2分)突出千灯镇的独特气韵,为下文写千灯镇的历史文化作铺垫。(2分)

  20.(1)是因为作者第一次来到千灯镇,为千灯镇特有的古朴、壮美,有英雄气而惊奇。(2分)(2)是因为作者看到千灯镇的人们在面对现代旅游对历史文化的冲击时,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本色和心态而惊奇。(2分)

  21.(1)自然景观:河桥、粉墙、秦峰塔组成的古朴村落,历经沧海的老银杏树、石板桥。

  人文景观:顾坚纪念馆,顾炎武的故居,婀娜的昆曲,人们的日常生活。(2分)(每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2)千灯镇历史文化的特点:刚烈、壮美,有英雄气;婀娜、古朴、有历史感。(2分)

  22.作用:全文紧紧围绕千灯镇的历史文化来展开,以“千灯照我回家”为题,便于统摄全文,抒发感情。(2分)意蕴:“千灯照我回家”一语双关。“千灯”表面看是一个镇名,是作者的祖籍,但深层看却喻指中华民族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千灯照我回家”表面看是作者借一次旅游回到了祖籍,深层看却是作者在灿烂民族文化的招引下穿过长长的历史隧道回到了自己的根,从而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以及作者对此的深深依恋。(4分)(本题在回答“意蕴”时有一定开放性,回答能言之成理即可)

  第四套

  二、

  6.C(A项强加因果,B项误在“地理位置”,D项“则简称”不当)

  7.D(A项“江左”只是“江东”的雅称,B项是“我们”发现而不是“唐人”,C项对杜诗的理解不当)

  8.B(扬州属于“淮南”,尽管富庶繁华,但在唐人的概念中,仍不属于“江南”)

  六、

  19.内容上:以曾祖父为例,说明祖先已经渐渐被我们遗忘。(2分)

  结构上:引起下文,表达对搭救过我祖先的陌生人的感念。(2分)

  20.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2分)①拟人:将对象人格化,使天地万物具有了生命,诚挚地表达了对它们的尊敬和感怀。(1分)②排比:增强气势,将感情抒发得更加浓烈,充分表达了对万物普遍的感念。(1分)

  21.①真正与我血脉相连的祖先。(1分)②曾经搭救过我祖先的毫无血缘关系的人。(2分)

  ③天地万物。(1分)22.①情感:怀念(2分)②态度:作者认为这种仪式是一种以祖先很好的纪念方式,很有意义,表示赞同。(2分)③略。(2分)(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第五套

  二、

  6.D(经典具有“工具理性”的实用功效的说法错)

  7.A(阅读经典可以抑制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呈现的“重理轻文”倾向,属于曲解文意)。

  8.A(强加因果,原因是“它们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六、

  19.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后文突出表现梅花的品格作铺垫。(2分)

  20.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为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屡遭贬谪(2分),故用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寄予远大志向,比拟意志胸怀(2分)。

  21.(1)梅花无怨无悔傲雪凌霜的品格,给我战胜挫折,摆脱磨难与不幸的勇气(信念)。

  (2)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且不会轻易丧失。

  (3)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人应当具备承受的能力和达观的心态,进而产生坚强生存的信念。

  (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2.(1)人生一世与世上其它生灵的一生就其过程来讲,并无二致。(2分)

  (2)示例:世界上的众多生灵没有选择生存环境的权利,有的是国色天香,魏紫姚黄,让人羡慕,但也有的如梅花一样,生存于恶劣的环境中,“难以招人眼目”。人的一生同样如此,得高官厚禄者少,平平淡淡者多,但我们不能一味的怨天尤人,应当怀有一颗平常心,做力所能及的事,知足常乐。即使面对生活逆境,也应当如梅花一样勇于面对、勇于承受,永远不失生活的信念。(4分)(如学生能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切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亦可)

  第六套

  二、

  6.D( “新人文主义与狭隘人文主义的本质区别”,在文中是针对二者对待“科学”的观念而言的(注意状语限制),以是否承认“科学具有人文性为区别点。A项,前一个分句讲的是“新”能发现科学人文性的思想基础,后一个分句讲的是“狭”理念偏狭所产生的不良后果。B项,前一个分句讲的是“新”理解和把握人文性概念的视点,后一个分句讲的是“狭”对人文理解的局限性。C项前一个分句讲的是“新”对科学与艺术共性的认识。后一个分句讲的是“狭”对科学人文性的否定。A、B、C三项,都没有统一的比较层面和区别点。)

  7.A(该项中“只有文学艺术才是‘人文文化’”,是对原文的曲解。请注意原文第三节“诸如……等”的字样。)

  8.C(本文的主体内容是阐释新人文主义视野中的科学价值,“阐释”是在分析新人文主义与狭隘人文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过程中完成的。A项,错置了中心内容,且属于“不全面”的概括。B项“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观念”的说法,属于夸大有关内容。D项 ,将“开拓”与“发现”说成作者的行为,不妥。退一步说,B、D两项亦为“不全面”的概括。)

  六、

  19.平静祥和的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设置了一个平台,显示主人公内心的渴望,与后文战争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作品的主题。

  20.爱亲人、爱祖国;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勇于牺牲(要结合文本作答)

  21.表明了作者对战争对给无辜人带来的伤害的同情,也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和厌恶以及对和平的祈求。

  22.悬念的设置A.战火中做什么生意B.那一颗在家门口爆炸的导弹,带来的具体伤害是什么C.相框是怎么破碎的d出租车司机为什么邀请占领军人到他们家。原来是占领军的导弹夺去了他亲爱的妻子和三个可爱孩子的生命,他要让占领者血债血还。

  第七套

  二、

  6.C(指“艺术作品”)

  7.A(“悠久而流动的”是人生世相的特点)

  8.B(“不即”指诗必有所创,创为艺术;“不离”指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

  六、

  19.线索是“假币”。先写假币如何交给老教授;再交待假币的来历;再写为假币而忏悔,因忏悔而发愤读书写作;当辰成名后又为假币赎罪,老教授亮出假币,也亮出了他的高风亮节。

  20.“心病”指辰交假币以后陷入苦恼和良心的谴责中。老教授总穿一件寒酸皱巴的衣服,收取了学生的假币,又被小偷偷去钱,可是却又不知学生在骗自己,因此辰觉得教授可怜。

  21.严肃。“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来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22.从辰身上我们学到,不要欺骗别人,作错事后要敢于认错,奋发努力立志成才,以实际行动赎罪;从老教授身上我们学到,保全别人的自尊,爱护人才,用高风亮节塑造一个人的灵魂,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第八套

  二、

  6.B(从“普通话”这一加点词的上下文语境即可推知)

  7.C(C项是突出我们对“港台腔”的不公平的态度,而非划线句所说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呈现强势而流行)

  8.C(原文中无此义,属无中生有)

  六、

  19.梵高聪颖、敏锐,极度真诚和狂热执著;印象主义对梵高的感召,他心灵震颤,激情燃烧;梵高天性中有太阳一样的激情;身体疾病及精神病的痛苦。(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真诚和对艺术的狂热执著;点燃在调色板上的太阳及色彩;梵高对色彩与太阳的痴迷;梵高在金黄色麦田里自杀;燃烧也是梵高似火的灵魂,是对主题的升华。(4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21.⑴作者按时间顺序叙写,脉络清晰。⑵语言情感色彩强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⑶运用比喻等修辞格,生动形象。 ⑷富有意蕴的景物描写。如“鲜红的晚霞”“金黄色”等表示色彩的词语象征了梵高对太阳色彩的痴迷。(5分,答出两点即可,但只答一点得2分)

  22.青年时博采众长,向许多名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善于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理念;有对事业的全身心的投入和永远的执着精神。(全对得5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完整即可)

  第九套

  二、

  6.C(不道德的反应不是“同感”,同感的基础是正确、合理、恰当、公正的,其作用是节制自己的利己心)

  7.A(受到市场经济惩罚,不一定就导致人类灭亡)

  8.D(A项,盗贼也认同这一法则;B项,文中只是说“可能”,并且只说“诸家”,并不是指“全部”;C项,应为“只有……才……”)

  六、

  19.对比的手法,用平凡的人与之对比,用普通的家庭妇女和熟悉的邻里乡亲与之对比。(2分)突出人物性格,为下文作铺垫。(2分)

  20.(1)渲染一种随和,适意的氛围,以便开启宾主的对话。(2分)(2)凸现人物性格,说明莱辛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是一个随和、不拘小节、平易近人的人。(2分)

  21.这是作者的感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是指自己和莱辛所使用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2分)“语言相通的人”是指作者与莱辛有着相同的家庭出身,心理上有相通之处。(2分)

  22.①谦虚随和,平易近人②热爱读书,热爱写作③乐于助人,不求回报④态度诚恳,治学严谨⑤爽朗大气,慷慨无私(只要能答出其中的任意四点,即可得6分)

  第十套

  二、

  6.D(参见第五段第一句。A项原文没有说是国际小组发现的;B项应在10万年以内;C项张冠李戴。)

  7.D(A项不是所有人相信,是大多数人相信;B项证明的是5万年前才离开非洲这一观点;C无中生有。)

  8.B(强加因果关系)

  六、

  19.突出了打破世界纪录的艰难,交代了刘翔的在洛桑大奖赛中的完美表现。(2分)

  20.引述“海鸥乔纳森”的故事形象化地表现了理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1分)引出下文对刘翔能够完美表现的原因的分析以及作者对于缺少“对人生的超越功利的浪漫主义态度”者的批评(3分)。(意思对即可)

  21.(1)大部分人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本来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作为,但事实往往恰恰相反,作者的遗憾之情寓于其中。(3分,意思对即可)

  (2)刘翔之所以能完美表现,是因为他心中只有理想,没有功利之心;而在一些人心中却只有利益的驱动,无理想可言,也便无法取得超越性的成就。(3分,意思对即可)

  22.(1)心怀理想,淡忘功利,有超越性的人生态度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2分)

  (2)有些人把自己的职业仅仅看成是谋取各种功利好处的手段,就会滋生许多影响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甚至是在事业发展中一败涂地;(2分)而那些心怀理想,淡忘功利,有超越性的人生态度的人,在自己的事业上总能心无旁骛,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名利思想是短暂的人生动力,而崇高的理想才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之源。(2分)(如果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切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亦可)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误区种种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经过历史的风蚀,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所保存的文化遗产已经很少了,有的文化遗产甚至已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大运河沿线现存历史文化遗产的摸底调查,避免进一步的开发建设所可能造成的更大损失。许多地方对当地的文化深有感情,许多当地的专家也颇有研究,问题在于各地还缺乏保护的基本资料,最重要的是缺乏正确的保护理念。譬如,一谈到保护,人们往往就以为是要重新开凿运河,要重建漕运总署衙门等等。这些都是很严重的误区。

  有人提议把古老运河建成“水上高速”。大运河山东段据说提出要大规模投资重新开挖被湮没的古河道,重建分水工程,以重现昔日辉煌。问题在于,大运河的功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农耕时代的“水上通衢”地位已让位于工业时代的铁路和公路。山东济宁以北的河段早已断流,水文地貌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上整个北方的缺水已属不争的事实,何处能引水济运?当年运河的“水脊”南旺镇巨大的分水工程中,一个个提升水位的水闸、蓄水的水柜和宏大的分水龙王庙,如今均已湮没消亡,而且地形地貌也有了极大变化,现在已找不到这些水工建筑的遗址,残存的龙王庙也仅剩几座小庙,残破不堪,在风雨中飘摇。另外,运河沿线原有的众多会馆、码头、市场早已破败孑存,有的已荡然无存,即使重新开凿,也不再可能重现昔日风光。

  济宁市区内沿老运河把原有的老房子全部拆除,新建了一条苏州街,看似古色古香,却不见原来的历史踪迹。扬州重视城市建设和运河沿线的整治,从2000年以来,城市中的大运河沿岸整治一新,但沿岸的历史风貌,大运河沿岸十里长堤绿柳成荫的历史古河原真性风貌,重现尚需时日。聊城也是这样,原来热闹繁华的运河码头沿线,只剩下一座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馆前的大运河变成了城市公园里一条普通的河沟。文物仍在,整体环境已变样,文物的运河文化价值,被无情地抹掉了。

  与丰富的文物遗迹相比,大运河沿线已经完成了数量可观的重建、复建或者仿古的商业性项目,希望依托运河遗产招商引资的项目更多,破坏性建设屡见不鲜。另一方面,运河沿线以人们的生活景观为主体的古镇、古村的数量、质量却令人担忧。要想拍一张有特色的照片,还要东找西找。再不采取措施加以调查、挖掘和分类保护,恐怕就太迟了。大量历史村镇的遗产保护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中还远没有引起各方的重视,毕竟,运河不只是一条简单的水道,离开了人们的传统聚居,它的保护层次就不完善。

  (阮仪三《文汇报》2007年7月22日 原文有改动)

  6.下列不属于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误区的一项是

  A.运河沿线各地缺乏保护的基本资料和正确的保护理念。

  B.恢复运河沿岸的历史风貌,重建当年的漕运总衙门。

  C.投入资金重新开挖被湮没的运河古道,重建分水工程。

  D.济宁市区内拆除原来的老房子,沿运河新建一条苏州街。

  7.为什么不能把古老运河建成“水上高速”?不属于这一原因的一项是

  A.大运河水上通道的地位现已被铁路和公路取代。

  B.有些河段断流,水文地貌变化,无水补济运河。

  C.当年作为运河“水脊”的南旺分水工程已被湮没。

  D.运河沿线的会馆、码头、市场都早已不复存在。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运河沿线历史城镇中的一些文化遗产经过风沙侵蚀已经造成了很大损失。

  B.聊城的山陕会馆因环境的改变已失去了它原来据有的运河文化的价值。

  C.运河沿线重建、复建或者仿古的许多商业项目建筑质量较差,有的已被破坏。

  D.离开人们的传统聚居,运河就失去了保护,运河也就成了一条简单的水道。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一生只做一件事

  池莉

  从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里,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非常想养花种草,可就是没有自己的一寸土地。十几年熬过去了,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竟然留了养花槽。于是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湖泥。在大大忙了一阵之后,花种上了,草也养上了,菜籽也撒上了。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赏,倒真是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

  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有开几朵,从庐山植物园特意带回来的碗莲之类的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

  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见亮。合上《花经》,扔下花铲,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

  实际上,《花经》这本厚书我翻来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小节:序言。序言里简洁地记叙了本书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做什么呢?他购田地十余亩,渐扩充至百余亩。黄先生从此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晴话雨。众人深得启示:既混浊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己。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

  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最近,由读《花经》而获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们终生搞阴谋,商人们终生搞欺骗,情种终生搞爱情(比如贾宝玉),黄岳渊先生终生搞花草。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世上不知有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总之,我是不敢再说文人经商之类的话了,也不敢再狂热地养花种草。就连剪裁时装、研究烹调之类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兴之所至,偶尔为之,拿得起,放得下,决不长期牵肠挂肚。

  应该是不受诱惑的年纪了。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9.“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是就什么事情而言的?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20.结合前三段内容,分条写出作者对种花草一事感情变化的过程。(5分)

  21.作者查看《花经》本是要寻找种花方法的,却转述了序言中那么多黄岳渊先生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22.池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写了“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悟,而世界上的确又有好多人是多才多艺的。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简述理由。(5分)

  注: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仅供大家参考练习,要想取得好成绩就继续坚持练习吧!

高三语文相关知识链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196206.html

相关阅读:吉林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频考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