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24.《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A.彰显皇帝无上权威B.抑制儒学倡导法家C.形成共同行为规范D.防止人民反抗斗争25.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 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C.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2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27.东林党人周起元描写:“我穆庙(隆庆帝)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船舶,分布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千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这表明当时 A.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海外贸易 B.此种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C.进出口贸易额巨大 D.政府曾一度废除重农抑商政策28.“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犹如思想界的一大飓风,《孔子改制考》则如火山大喷火,二书给中国死寂的政坛和学界造成极大震荡,这使康有为成为维新运动众望所归的旗手。”根据材料,康有为能成为众望所归的旗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思想A.强调了“中体西用”的“体”,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B.推动了国人关注清朝的政治局势和学界动态C.影响了一代人的学习方式、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D.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得到爱国志士的肯定29. 右图是1937年10月刊发在《战时画刊》杂志上张乐平的漫画《杀鸡儆猴图》,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A.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B.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C.有利于鼓舞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D.意味中国取得了局部战场胜利30.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 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31.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32.“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A.“人生而平等” B.“美德即知识”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是万物的尺度”33.主持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他主要想说明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B.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C.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34.“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B.配合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 D.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35.下图时期GDP所占的世界份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多极化趋势取代冷战的两极格局C.21世纪世界格局的悄然变化D.材料 过去很多年,我们在解读铁路为什么在《马关条约》前不能在中国获得发展时,总是以为铁路理念与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相背离,总是说铁路所经地方破坏了中国的风水,因而被抵制被拒绝。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真实的。铁路在《马关条约》前无法在中国获得充分发展,主要是因为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物流和人流;而那时中国之所以没有足够物流和人流是因为中国的资源没有获得充分开发;而中国的资源没有获得充分开发,主要的也不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而是因为中国没有足够的开发资本,中国凭借自己的资本去开发矿产资源,去修筑铁路,那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困难。《马关条约》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个条约同意“日本臣民”有权在中国投资办厂,享受进出口政策优惠。根据条约体制,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人获得的这个权利一体共享。于是,在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贯通南北的两条铁路干线迅速分段动工,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矿产资源很快获得开发。至1903年,铁路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巨大赢利空间的新兴产业,以致中国民间资本强烈要求政府将这些产业向他们开放。如果没有外国资本的介入,中国不可能在1895年之后获得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也不可能在那个时刻发生。外国资本对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能说这就是经济侵略,这只是资本凭着本性寻找利润空间和价格洼地。——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的外国资本和资产阶级》评材料中关于近代外国对华资本输出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 ——以上材料均来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税法和一条鞭法在内容上的相似点。(6分)(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古代中国赋税改革的趋势。(9分)46.(15分)【】1909材料一 其(清政府)法与令如猬毛而起……(游欧时)尝入法庭,观其听狱,归邸数日,如有所失……非徒司法折狱之有术……有辩护之律师,公听之助理,抵暇蹈隙,曲证旁搜。 ——严复译《法意》(《论法的精神》)序言材料二 律之所定为罚锾者,贫富皆罚……惟教育深,故虽细民知自重,知自重,故示之以辱,其效深于以刑也。……自天子至于守宰,皆以一身而兼刑、宪、政三权者也,故古今于国事犯无持平之狱。 ——严复译《法意》材料三 法犹器也,犹道涂也,经时久而无修治精进之功,则格?芜梗(荒芜阻塞)者势也。……往往见外国一二政利,遂嚣然欲仿而行之,而不知其立法本原之大异。 ——严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严复翻译《法意》的主要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严复的法制思想,并逐一评价。(9分)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796年9月7日,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宣布退出政坛时发表的《告别词》 ——百度百科《美国中立法》(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在二战前夕有何具体表现?带来了何种恶果?(6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的外交态度发生何种变化?该变化对二战中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各有何影响并说明原因?(9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陶行知在教育领域贡献的异同。(8分)(2)据上述材料,评价陶行知。(7分)(12分)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①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①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缺乏说服力,表述不清楚。在中国开设银行,这些银行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主要工具。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贷款,攫取高额利润,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45.(1)归并税目,化繁为简(2分);费改税,税费合一(2分);征税标准中加入除人丁外其它标准(2分);加强管理,由地方官直接征收后解缴国库(2分)。 (3点即可,每点2分)(2)①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3分);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3分);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多到少(3分);征收商品税越来越重(3分);有不定时到定时(3分);由向国王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48.(1)同: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起到重要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文综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20277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