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生 物说明:本试卷分Ⅰ卷、Ⅱ卷、Ⅲ卷三部分。Ⅲ卷只能选一个试题作答。将第Ⅰ、Ⅱ、Ⅲ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中。考试结束时上交答题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2.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实验名称检测试剂颜色反应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灰绿色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吡罗红和健那绿细胞核红色、细胞质绿色C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D鉴定脂肪苏丹Ⅳ橘黄色6.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存在于动物细胞质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A.核糖、葡萄糖、糖原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核糖体等B.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8. 右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B.②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C.蛋白质、RNA、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使用电子显微镜在真核细胞中,才能看到此图所示的结构9.下列关于人体内ATP叙述,错误的是A.ATP是细胞中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D.一分子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10.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 吸收的葡萄糖: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 合成的细胞膜蛋白: 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 转录的mRN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 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11. 下列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采用差速离心法B.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纸层析法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需进行活体染色12. 下图甲表示酶促反应,而图乙表示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图甲中c和d是同一种物质,则a可能是麦芽糖,但一定不是蔗糖 B.图乙中的曲线④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完全水解 C.若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一定为该酶的最适温度D.若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酶浓度最高1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14.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变化是 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15. 向正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c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D.若d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16.右图为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此图所表示时期为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 B. 此时期的下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1C. 用显微镜观察此细胞可见细胞膜、染色体、赤道板等结构D. 如无异常情况,此细胞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17.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B. 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C. 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D. 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交叉互换19.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这一现象增加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B.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物质是RNAC.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先天性聋哑的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 “超级细菌”的超强耐药性基因可以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20.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正确的是 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B.克里克最先欲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D.赫尔希等人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1. 关于下列DNA分子片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B. 该片段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C. 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D. 如果该DNA片段连续复制4次,理论上需要6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 某动物的体色有褐色的,也有白色的。这两种体色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Z与z、W与w控制。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该动物的体色就表现为褐色。现有一对动物基因型分别为ZzWw和Zzww,繁殖多胎,后代中褐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值为A. B.C. D.23. 某种遗传病,的部分遗传系谱图该遗传病4再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为调查发现人群中,则7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该病的概率为24. 已知玉米(2N=20)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秆、易倒伏(B)对矮秆、抗倒伏(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经过a、b、c过程,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B. 图中d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 经过e、f过程的育种原理与过程d的育种原理相同D. 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g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某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在两年中增加了近万只,一定导致种群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步骤是:培养根尖→低温诱导→固定根尖→制作观察装片D.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26.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人体内有炎症时出现发热现象,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生来就有的一种防卫能力B.发热时,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是肌肉组织无氧呼吸积累乳酸所致C.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神经和免疫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D.吞噬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只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27.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发芽是因为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生长素,生长受到抑制B.不能发芽是因为块茎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进入休眠期C.要促使其发芽,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D.要促使其发芽,可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28. 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29.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脊髓灰质炎病毒反射在被救之前体内的激素含量变化是A. B.胰高血糖素增加C.抗利尿激素减少D..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作用一定不相同B.根的向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C.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D.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一样,都是由特定的器官产生的微量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32.侧芽处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都有分布.甲图所示侧芽发育成乙图所示侧枝的过程中,生长素的浓度应为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竹子有高有矮,属于垂直分层B.在火山岩、沙丘上进行的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C.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体现的是竞争关系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和全部动物属于一个群落下列探究实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23626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