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9月月考(一轮检测)历史2013年09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1.A.周王怠慢使臣 B.周朝礼制规范C.倡导勤俭节约 D.中原文明高雅【答案】B【gkstk解析】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宴席上的馔品和饮料的种类及摆放的位置都有规矩”能够说明周朝的对外交往礼仪规范和井然有序,这是周代礼制的典型表现,西周时期以严格的礼制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等级的重要手段,所以B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周朝送肉是为了体现天子的赏赐和厚待而非倡导勤俭节约,D项显然与题意不符合。2.A.内廷机构不断放大、外迁与疏远 B.机构变动频繁,造成冗官冗政C.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斗争长期化 D.皇权不受约束,君臣关系复杂【答案】A【gkstk解析】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规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外朝的设立,到尚书省、中书省的出现说明内侍机构演化成国家正式机构(外迁),其职权进一步扩大;伴随三省六部体制的正式形成,宰相职权进一步弱化,三省长官较之以前与皇帝关系进一步疏远,所以A项准确揭示了上述现象的规律,B D两项属于表现而非规律,C项与上述史实无关。3.A.分权是加强集权的有效手段 B.监察制度有利于加强集权C.通过人事变革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D.黄宗羲借以抨击君主专制【答案】B【gkstk解析】考点:明清批判思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主要强调中国古代帝王通过分割事权以削弱官员的职权,继而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分权是加强集权的有效手段,所以A C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D项说法正确,黄宗羲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进程抨击君主专制,B项材料中监察制度并无明确体现。4.A.世袭制 B.军功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答案】C【gkstk解析】考点:古代选官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那就是主观性太强”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选官制度存在极大的主观性弊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A B D三项选官标准均以客观标准为主,而C项察举制具有较强主观性的特征,即“孝廉”标准难以量化,故答案选C项。5.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丞相制度 D.世官制度【答案】C【gkstk解析】考点:宗法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说明了宗法血缘亲疏对维系政治统治和巩固具有重要作用,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世官制度也强调血缘关系的重要性,所以A B D三项均符合题意,C项丞相制度并非依据血缘世袭,属于职官制度,故与材料含义不相符合。6.①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罗马法强调“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③罗马法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 ④奴隶、平民和贵族之间可以通婚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gkstk解析】考点:罗马法7.A.开始根据财产划分公民等级B.消除了血缘部落的界限C.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确立D.使直接民主发展到顶峰【答案】D【gkstk解析】考点:雅典民主政治8.A.社会变迁 B.阶级分析 C.道德标准 D.文明传承【答案】D【gkstk解析】考点:罗马法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说明作者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评价罗马法的积极影响,即属于文明史观的视角,故答案选D,A B C三项含义与上述特征不符。9.A.反封建、反侵略 B.政治独立、经济自主C.国共合作,民族抗战D.武装民众,农村割据【答案】A【gkstk解析】考点:北伐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文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张作霖”反映的是北伐战争时期的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每一个北洋军阀背后几乎都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而北洋军阀本身又是旧封建势力的代表,所以推翻近代中国反动军阀的统治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所以A项准确突出了这一史实特征,B项发生在新中国建国初期, C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D项属于土地革命的主题。10.A.美国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国 B.美国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C.美国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 D.美国总统权力在最高法院之下【答案】C【gkstk解析】考点:1787年宪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终身任职是为了保障美国司法不受行政的干预,真正实现三权分立和权力的制衡,因为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提名,若不能终身任职或受总统干预便不能保障司法的真正独立,所以此举是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政治的实现,故答案选C,A B两项材料均无法直接体现,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11.A.国王掌握了裁决权 B.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是当时最富强的国家【答案】C【gkstk解析】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你需要牢牢掌握一种权力,但也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把手中的金蛋捏碎。”说明要对权力进行约束和限制,使其在一定限度内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所以C项表述最符合材料含义,A B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以议会为权力的中心, D项材料并不能直接体现,材料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12.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实行总统制,赋于行政、军事大权C.实行分权制,通过制衡约束政府权力 D.实行选举制,用人民的选举权制约政府。【答案】C【gkstk解析】考点:联邦制的权利结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含义是指如果不对政府权力加以约束和限制,政府作为可能会损害民众的利益,所以材料强调要制衡政府权力,结合史实可知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相反,B项与材料无关,D项与权力制衡的特征不符合。13.A.反封建性 B.渐进性 C.普选制 D.法制化【答案】D【gkstk解析】考点:代议制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不难看出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均颁布宪法或类宪法以巩固革命的成果,捍卫资产阶级的统治和既得利益,因此这能体现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的法制化特征,故答案选D,A B C三项也是其重要特点但与材料主旨不符。14.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答案】A【gkstk解析】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5.A.领导阶级 B.革命性质 C.群众基础 D.民族主义【答案】D【gkstk解析】考点:五四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内容不难发现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在领导阶级,革命性质和群众基础三个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而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民族危机及争取国家的独立方面二者具有共同点,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正好是两者差异性的主要体现。16.A.星火燎原,北上抗日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坚持和平,民主建国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答案】A【gkstk解析】考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27~1937年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前期以“工农武装割据”为指导,后期由于长征和日军侵华的步步紧逼中国革命力量开始北上转移,所以这一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题应该是“星火燎原,北上抗日”,答案选A,B项仅仅是土地革命后期中共的主张, C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主张,D项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革命主张。17.A.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亚非会议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答案】D【gkstk解析】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8.A.全民族团结抗日 B.敌后战场连战连捷C.开展新生活运动 D.民主爱国运动兴起【答案】A【gkstk解析】考点:抗日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是指全国人民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御辱抗敌,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所以答案选A,B项表述不符合抗战初期中国战败的史实, C项发生在抗战相持阶段与抗战初期时间特征不符合,D项发生在清末民初19.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答案】B【gkstk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尤其是文字“满人……汉奸”突出表明了民族性的观点倾向,所以结合备选项内容可知B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 C D三项内【解析版】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9月月考(一轮检测)_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245851.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