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看书,理清课本结构,夯实基础知识。
经常会有学生说:“老师,书我已经看了三遍了,可还是记不住,怎么办?”“那就再看三遍”。学生对看书的重要性总是重视不够,自以为“会了”,其实却相差甚远。应该说,书没有看“完”的时候,应该是“翻烂了为止”。当然这是一种比较偏激的说法,但学生的关键问题就在这里。从时间上说,学生应该将70?以上的时间用在看书上,30?的时间用在做题上,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真正牢记了课本,才能保证做题的准确性,“以不变应万变”。
当然,看书是有一定方法和技巧的。到寒假,历史复习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下册三本书,我们主要看的就是这三本书,世界史的两本书可以简单浏览,但不能贪进度。复习时注意的问题是:一、要有层次性;二、真正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做法是:先记忆每本书的章、然后是节、之后是目次和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应该包括课本的所有内容,这个层次非常重要。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记忆的知识有其准确的“坐标”,将来形成的是树形的结构,知识是整体的,不会混淆;另外,当我们层层深入的时候,就能发现自己记忆的漏洞,这样记忆的针对性就大大增强,效率也会提高。切忌不能把书从头到尾翻一遍,然后再翻一遍,这样没有任何效果,只会越来越乱。
还有一点要强调,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不能依赖任何一个别人给的提纲,抛开课本。有的学生会认为提纲清楚,“好记”,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原因是:一。自己删减了课本内容,认为“某处重要,某处不重要”,这是“偷懒”的表现,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将来会混淆。二。只有自己整理的内容才能记住,效果才会好。
二、关注课本细节,尤其是地图
培养正确的时空观念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历史试题展开的方式有两种:横向的方式(空间)和纵向的方式(时间)。如果说前一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时间上的问题。那么这里强调空间,在假期多看看地图,提高地理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适当做题,注重课本知识的落实
以中低档试题为主,讲求效果,不贪多。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一定要从课本上找到出处,不能“想当然”;材料题要从材料着手,真正阅读;问答题要照顾到整体,把几个设问都看一遍再做,不要上去就做第一问。
强调的是:做题是检验的方式和手段,而不是目的。高考真正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掌握的熟练程度。历史从来都是考课本的。因此,寒假时可以把我们做过的题目都标注上课本的章节。比如,有秦始皇的题目就标上“2.1”,(因为秦始皇的有关内容在古代史的第二章第一节);察举制就标上“2.3”,等等。这样就能把我们做过的题目回归到课本当中去,达到准确记忆课本的目的。
四、关注新课标的内容变化,对09年的高考有一个思想的准备。
五、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拓宽学习历史的视野,如有条件可以多听一些老师的讲课,拓展思路,增长见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278856.html
相关阅读:名师总结: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三点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