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题精品解析:广东省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政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2013.7)24.下列曲线中(P为价格,Q为需求量),一般说来,能正确说明近期“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答案】C解析: 中国大妈抢购黄金是黄金价格下降,需求量大幅增加。A是需求量无变化;B需求量增加量增加幅度小;C是需求量增加幅度大,符合题意;D是价格没变化;故该题选C。25.2015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中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①中国人民银行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②广东省财政将投入212亿元,加强环保和节能③“营改增”税收改革,今年减税规模预计全年达两三千亿④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解析: ①是货币政策;②项符合题意;③项符合题意;④项是货币政策。故该题选A。26.公平是个永恒的话题。下图中能够有效解决公平问题的措施是A. B. C. D.27.我国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近年来在居民自治实践中,广大居民创造出监督居委会工作的新形式。其中包括的是①居民民主评议居委会成员 ②居民民主选出居委会成员③居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④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A解析: ①符合题意;②项是居民选举;③项符合题意;④项符合题意。故该题选A。28.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C解析: 本题是基础知识。故该题选C。29.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和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这主要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A.监督权 B.任免权 C.立法权 D.决定权【答案】D解析: 人大审议政府的工作是决定权。故该题选D。30.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必须①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 ②坚持民主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③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④明确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 ①政府履行人民民主的职能;②项符合题意;③项符合题意;④项材料是民主执政。故该题选C。31.广东省惠东县梅坪村“山乡烛光”教师古槐基获“广东好人”殊荣。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①符合题意;②项与材料无关;③项不符合题意;④项符合题意。故该题选D。32.中国作家莫言的创作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相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既善于吸取外国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手法,又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莫言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①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魔幻手法是主观的,现实的内容是客观的③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④是历史的忠实再现,博采众长促进文化融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 ①符合题意;②项表述错误,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③项符合题意;④项符合题意。故该题选B。33.下列观点不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A.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答案】B解析:B是主观唯心主义。故该题选B。34.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揭示了“理论”与“行动”之间的内在关系,实干兴邦A.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③【答案】C解析: ①是历史唯物主义;②项是辩证法;③项符合题意;④项符合题意。故该题选C。35.有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一个国家繁荣或贫穷,而政治体制改革又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该观点 A.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 夸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C. 肯定了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D. 强调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答案】B解析: 夸大了 政治体制改革,因此夸大了上层建筑的作用。故该题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36.(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备注:①目前,美国城镇化率超过82%,德国城镇化率高达96%。②图表二中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示第三产业。材料二:当前,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推动乡村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广东某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大城,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式发展道路。这种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缜化发展模式,加大了资源供需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在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后,该市决定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实施名镇名村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材料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已经寥若晨星,还有不少成为“空心村”。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古村落,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诗意景象,“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活动在2015年已经启动,同时,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深入挖掘古村落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对古村落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一和图表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图表一和图表二的内在联系。(6分)【答案】(1)图表一说明2007-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中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分);图表二说明2007-2015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上升(2分);城镇化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2分)。解析:本题注意审题。先分别说出图一和图二的内容,再找出二者的内在联系。(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该市应如何走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 (12分)【答案】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②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④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创新带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⑤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保护环境。⑥政府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科学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制定好相关配套政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备注:3分一点,答对其中任何4点得12分满分)解析:本题可以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政府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角度作答。(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阐述传承保护古村落的依据。(10分)【答案】(3)①传统建筑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古村落传承保护,有利于展现、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地方色彩。(3分)②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古村落传承保护,有利于增强村民对本民族和自己拥有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加村民团结。(3分)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古村落传承保护,保留民居的传统风格,有利于传承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4分)(备注: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2-3分,但本问总分不超过10分。)解析:从文化的继承和文化的发展的角度,可以从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的角度作答。37.(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材料二: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并将为实现和平与繁荣的世界梦提供重要保障。(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12分)【答案】(1)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的国情决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4分)(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4分)(或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4分)(或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备注:①每小点括号内原理与前面原理不重复计分。②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2-3分,但本问总分不超过12分。)解析:本题可以从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价值观的判断标准等角度作答。(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观点的正确性。(12分)【答案】(2)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一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名题精品解析:广东省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政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287102.html

相关阅读:精品解析: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