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2015—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命题:刘小玲 谢群英 赵红华 刘军平 简志斌 审校:简志斌本卷共150分,分第Ⅰ卷和第II卷,150分钟完成。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忖度(cǔn) 肄业(sì)棱角分明(lén?) 间不容发(jiān)B.迂腐(yū) 倾轧(yà)宁缺毋滥(nín?) 如法炮制(páo)C.攒射(cuán) 威慑(shè)淡泊名利(bó) 不胫而走(jìn?)D.倾圮(pǐ) 濒危(bīn)人才济济(j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匮乏 起搏器 安分守己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B.侯爵 哈密瓜 平心而论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C.跟贴 打圆场 悬梁刺股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D.文身 再接再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于某种原因,原定的演出________了,俗话说,好事多磨,相信不久我们将会看到更精彩的演出。②“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________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在艺术形象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③竞技体育,________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A.延迟原先 纵然B.延缓 原本固然C.延迟 原本固然D.延缓 原先纵然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B.面对人生绝境,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不屈不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创作了《我与地坛》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C.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涵着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年仅22岁的正教授级研究员刘路3月31日前去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领取了凤凰卫视授予的“影响世界华人”奖杯。C.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D.“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子向孔子问仁,孔子对仁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子要孔子说出仁的条目和详情,孔子的回答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科波菲尔》)D.—9题。论“自然美”任继愈美学界中国外国都有人主张所谓的自然美。自然美是相对于人工美来说的。有没有纯粹的自然美,现在也有争论。因为自然、客观存在的外界的东西,如山水、草木、日月、风景,从古代就存在,它客观地摆在那里,但人类懂得歌颂、欣赏自然美,却不曾发生在遥远的古代。北京猿人时期,周口店地区山川秀丽,气候宜人,遍地树木花草,但那时北京猿人关心的是如何狩猎。如果有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它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这种观点值得怀疑。从美学作为独立学科来看,只有艺术美,而无自然美,人们鉴赏的只是艺术的美。所谓自然美,说到底,还是经过人们思想意识加工过的美。自然是摆在那里的客观存在,美不美,一定要通过人的接触、感受,对它做出判断和评价,这才叫做美。人们称赞自然美,这种说法本身就否定了自然美的存在。比如说山明水秀,“明”、“秀”的性质是人加给它的,它无所谓“明秀”。水自己在流,能行船,这是它的特点。大山,人们称赞它雄伟,这又是人加给它的。山本身只有高度,而不存在“雄伟”的属性。形容江河奔放,江河的水的流量是客观的,“奔放”是人给加上去的。又如:雨,是水蒸气凝结成的,但久旱后的雨,人们说“喜雨”;久雨不停,说是“苦雨”。风也不过是空气的流动,王羲之《兰亭序》中说“惠风和畅”,这也是人为的判断。如果观察者换了另外的人,则有“凄风”或“暴风”等等。看月亮,心情开朗时认为是“朗月”,心情凄凉时认为是“冷月”。对于花,杜甫有“感时花溅泪”(苦难时的感受)。有人称赞颐和园的好处是:虚实对比,一边是宫殿、山石,一边是湖波塔影。人们以一幅画的要求来构造颐和园的建筑。有人反问,既然一切是艺术的美,而美中有一种古朴的美、拙重的美,如以树根天然的形状做成的艺术品,这怎么理解呢?古朴的美是在今天高度文化的社会中才能提出,原因是有了大量人工的艺术品后,看厌了,需要调剂一下,这就要求回到自然,是技巧高度发达的社会的人做的翻案文章。如无高度发达的技巧,就不存在古朴的美。例如,周口店原始社会遗址,全部是自然,没有楼台亭阁,只有山洞、草木。不能说那种状态就是美。人一步步改变了自然面貌,使之更适合人类文化生活的要求。提倡回到自然,那只能是有了一定高度的文化的社会,才回过头来提出的口号。自然美是人为的美的一部分,是人加上去的,或者说是人类创造美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如果没有发达的文化,没有自我意识的觉醒,人还不知自我的存在,那种纯自然就无所谓美。人类产生了自我意识,才把美提到鉴赏的日程上来,有了美的先决条件——鉴赏能力(所以说美学是鉴赏之学,就是这个意思),才能感受自然的美。 (选自《天人之际》)7.下列关于“自然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美是国内外美学界都有人主张的与人工美相对的,但到目前尚未确定是否以纯粹的形式存在的一种美。B.自然美作为一个欣赏对象在遥远的古代并没有被人认识到,虽然从古代开始这种美已经客观存在于自然中。C.自然美在美学的范畴内可能存在,人们所说的自然美其实只是艺术的美,是经过人们思想意识加工过的美。D.自然美是人具有了一定高度的文化之后才创造出来的一种美,它是行为美的一部分,是人类创造美的补充。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明秀”并不是山水本身具有的性质,而是人们给它加上去的,事实上水只有流动的特征,而山也只有对应的高度。B.江河的流动被认为是“奔放”的,久旱之后的雨是“喜雨”,久雨不停则是“苦雨”,这些都说明人的思想意识的重要影响。C.同一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人的感受中会有差异,同一种景物在同一个人的不同心情下也会有一定差别。D.周口店原始社会遗址的纯自然状态本身并无所谓美,而从颐和园宫殿、山石、湖波塔影等人为设计中却可以发现美。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北京猿人不关心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的自然风光,而是关心狩猎,可以用来说明自然景物中客观存在着美。B.因为人们称赞自然美的实质是否定自然美的存在,所以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加入了人的思想判断才成为了美。C.当今社会中有人去创造古朴的美、拙重的美,只能证明人们对不同美的追求,而不能说明古朴的东西里面含有美。D.没有发达的文化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就不会去鉴赏美,更不会有美学的出现,因为人是自然美存在的根本。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李斯论 (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①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②,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注释]①宴然:安闲的样子。②谏逐客:秦始皇曾发布逐客令,驱逐六国来到秦国做官的人,李斯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提出了反对意见。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用商鞅成法而已 一:完全B.灭三代法而尚督责 尚:崇尚C.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 劝:鼓励D.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 易:交换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江西省新余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337959.html
相关阅读:江苏省无锡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