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二)下,完成第7-12题。(22分)
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①骆驼队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②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③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的。
④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
⑤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⑥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
⑦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⑧骆驼队伍过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当、当、当”地响。
⑨“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⑩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11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12“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13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14“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5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16夏天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17“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18“谁?”
○19“骆驼呀!”
○20妈妈回答不上了,她说:
○21“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22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了,骆驼队又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23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7.第⑥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2分)
8.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3分)
9.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①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
B.第②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③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没有形成转折。
D.第④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第⑩段不用对话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富有变化。
F.第15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10.有人评论林海音的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⑦段画线句。(3分)
11.最后三段和前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4分)
12.“冬阳”在行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对此加以评析。(4分)
(一)
1.献综述在国内学术界不太受重视,问题较多。
2.C
3.认真
4.第⑥段强调学术刊物对献综述的倡导与支持的重要性;是对核心观点的补充,使论述更全面。
5.D
6.优秀的献综述提供了该领域的学术谱系图,为该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提高研究水平和论质量的保障。
(二)
7.细致入微地写出骆驼吃草料的样子;突出“我”观察的仔细,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和天真。
8.爸爸认为挂铃铛是骆驼安全的需要,是从实用角度讲的;“我”认为挂铃铛是人的需要,是从情感需求角度讲的;“我”的想法富有情趣,所以更美。
9.C F
10.答案示例:用两个“慢慢”修饰“走”和“嚼”的动作,两个“总会”修饰“走到”和“吃饱”,两两呼应,写出骆驼不着急的性子,意味深长。用词朴素,句子简短,表达恰到好处,不见柔弱。
11.前一部分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
12.答案示例:“冬阳”在行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都有内在联系。“冬阳”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全奠定温暖的基调。这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
(四川卷)五、(22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4~17题。
柴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14.根据全概况“柴禾”在中的含义(5分)
【解析】本题考查形象的含义、理解的能力。“柴禾”形象在中的含义是丰富的,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首先要弄清本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柴禾”象征家力;其次要找出“物”与人的联系点,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资,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隐涵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答案示例:
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15.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内容的能力,以及表达效果。首先要弄清本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的内容,然后在思考在全中的作用。因为中间,故考虑呼应、铺垫等方面作用。
答案示例:
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积累过程。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柴垛是家力的象征”,又与后“我们在心里需要他们”呼应,并为柴火在今后的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做铺垫。
16.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5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运用鉴赏的能力。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富情感的三个细节描写,层层渲染,再现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感情变化和感受。
答案示例: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17.这篇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属探究能力考查。本体是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从形象、主题和结构等角度谈理由。答题时要联系全,不要断章取义。应从形式和内容上去探究,立足本,谈出理由较难。
示例:
重在些柴火。因为柴火是贯穿全的线索,柴火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火的描写表达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
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火的目得是为了写人,对柴火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
(天津卷)五、(21分)
阅读下面的,完成16——21题。
掐辫子
刘心武
一对白领情侣长假携游,去到一处近年开发出的野景点,见到瀑布深潭,她高兴得跳起欢呼,风掠过,将她草帽吹落潭中,她还没回过神,他已经跃入潭中,捞起草帽,游回潭边,跃到岸上。她还没做出反应,周边的游客已经响起掌声,还有人说:“跟电影镜头似的!”
他们躲到僻静处,他把上衣脱下,晾到灌木上。她说:“吓死我了。知道你要表达,可也犯不着这么冒险。”他说:“除了对你表达,其实,还有另外的内心秘密。”她狐疑了:“什么另外的秘密?”他告诉她,掉在潭里的,是草帽。草帽是用什么做的?她随口说:稻草。他告诉她,不,是麦秸。把麦秸用水泡过,然后用双手编成辫子,他们老家妇女几乎一年四季都会在做完别的活计后,顺手干这个,叫做掐辫子。一挂辫子大约弯成五圈,近年的收购价,是一挂一元钱,一个能干的妇女,一天掐辫子能出五六挂……
她听到这儿放心了,明白他内心里,有区别于她这样的城里生城里长的人的眼光和心思,草帽对她说,不过是一种便宜的遮阳物品,可是对他说,是他到城里上大学以前,奶奶、妈妈、姐姐们日常掐辫子变化成的产品。她引他聊得更多。他细细叙说。他告诉她,他们那个家乡,离交通枢纽远,历史上属于兵家必弃之地,如今则属于商家缓争之处,无无水,开发不成旅游区,离最近的一处古迹也还有百里之遥,他也曾苦苦查阅过,竟找不出自古到今各方面的名人有出生在他们那个地方的,总之,那是一处平凡、平淡、平庸的所在。但是平实之地也有平安之福,城市化的浸润,离得还远,村庄虽然盖起了新房,却仍有古朴风貌,有人问城市膨胀耕地减少,为什么粮食还有得吃?他说,那就是因为还有他家乡那样的存在,每年还种大片的小麦,小麦收过种大片的玉米。而大田劳作之余,妇女们就维系着久远的传统,掐辫子。
她在秋阳下听他讲家乡,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他没想到她爱听这些。他进一步告诉她,他大学四年的费用,学费是爸爸供,生活费呢,全是奶奶、妈妈和姐姐掐辫子掐出的。她把玩着那渐渐变干的草帽,忽然觉得,那是有生命的东西,她把草帽像宠物般拥在胸怀。
他们原的计划,是顺那谷跋涉到最深处,据说那谷的尽头有更高更奇更美的瀑布,那里有开发出的农家院接待游客,在那里可以吃到若干特别的鲜鱼蔬。但是,她提议改变行程,转而去他的老家,她说她想看掐辫子,甚至想学着掐辫子。他很高兴。他们交往并不久。这是他原幻想过却不敢贸然提出的。是的,这个假期很长,他们完全得及转换目的地。
她随他前往他的家乡。绝对距离并不远,却要先坐火车,慢车站票,熬过一夜,再换长途汽车,再换三轮摩托,车载的终点是一处大集,从那大集镇再徒步一小时,才到他家那个村子。确实无特点可言,就是不多的树,模样雷同的房舍,不甚整洁的村道,一种只能以农村命名的混合气息。
他把她引到自己家时,已经夕阳西下。一进院,不用他指点,她就看到好几个盆,有塑料盆、铝盆,还有一只陶盆,里面浸泡着大体等长的麦秸,散发出一种香臭之间的暧昧气息。他妈妈迎面出了屋,手臂上有几挂刚掐好的辫子,不是知道他们了表示欢迎,她是地道的不速之客。他叫完“妈”就介绍说“这是我女朋友”,她赶忙称呼“大妈”。进屋以后又见到他奶奶。姐姐已经出嫁,但就在邻村,他说明天或许就会回见面。奶奶坐在那里掐辫子,弄明白她的身份后咧开只剩几颗残牙的嘴无声地笑了好久。她随即听见院子里鸡在拍翅狂叫,她到门边往外看,是大妈在抓鸡。那只母鸡显然一贯得宠,万没想到今天风云突变,因此拼力挣扎,他知道她的心思,怕她跑出去拦阻,就站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腰,但是她懂得,大妈听见儿子把她介绍出时,并没有什么强烈的表情,但是此刻她那满院抓鸡的肢体语言,把她面对意外之喜的满腔热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如此看重,并且以如此淳朴的形态表达出,是她职场生活中不曾经历的。
晚饭后和大妈聊天,才知道如今四季都有人进村收妇女们掐好的辫子,除了去做草帽,广东那边又有盘成“黄金条”的,没多久是下元节,祭祀亡魂,要给他们烧“黄金条”。她发现东厢柴草间堆了不少废弃的辫子,大妈悄悄告诉她,那都是奶奶掐的,老人手劲不够,掐不出合格的了,可是,掐了一辈子,喜呀悲呀什么心思都掐进去了,所以不告诉人家不收,还由着老人掐……她意识到这里的妇女掐辫子其实更具有超出换钱的生命意蕴,眼睛潮湿了。
他的爸爸是兽医,那天到外地出诊,第二天一早才回。她和他一起站在院门外,远远看到那乡村兽医骑着自行车从白杨树下过,她忽然想大声召唤:“爸爸!”
16.以“捞草帽”的惊险场景开头,起到什么作用?(2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学作品结构、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场景描写对全的发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答案: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
17.中“她”对草帽的认识有哪些变化?请从第三、四自然段中找出相关语句。(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筛选中信息的能力。答案示例:一种便宜的遮阳物品——掐辫子变化成的产品——有生命的东西。
18.你如何理解“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这句话?(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内容的理解。答案示例:比喻句,“他”的讲述使“她”对农村的了解由模糊到清晰,带给“她”温暖。“陆续”“一缕一缕”说明这种了解是一点点逐渐加深的。
19.赏析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语句。(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别回答。答案示例:内容上,写了家人对奶奶的尊重与爱,同时也写出了奶奶把劳动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丰富了“她”对乡村淳朴亲情的体验,深深触动了“她”的心灵。形式上:选取生活场景、平凡小事,蕴含深挚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她”的情感变化更加合理。
20.你读完本后有怎样的感悟?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4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能力,谈感悟。应注意强调个性阅读,并不能够脱离本而随意地天马行空,一味地陈述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应该紧扣本。从本入手,从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解读本,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同样是个性阅读。任何个性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本,观点自本,论据同样不能离开本。当因个人的生活经验不足无法准确把握本时,可以通过已学过的,间接掌握的人生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帮助准确探究。答案示例:传统化——掐辫子不能消失。日月穿梭,随着时代的脚步,老的生活用品悄悄的从人们的记忆中退出了,时至今日谁也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掐辫子的场景从人们的视野里淡出;大脑中消失了,随之一段、一种民俗的历史化则即将失去,成为人们永远的遗憾话题。如今农村,有人仍在掐辫子,但愿于掐辫子这一传统化永远不会消失。
21.下列对本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他”介绍麦秸辫的收购价,并说“他”上大学的生活费全是家人“掐辫子”换的,蕴含着“他”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B.“她”在“他”家体验到了自己在职场生涯中未曾体验到的东西,不由得产生了对职场生活的厌倦。
C.中说“平实之地也有平安之福”,表现出作者对城市和农村相反的情感态度。
D.“那只母鸡显然一贯得宠,万没想到今天风云突变,因此拼力挣扎”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母鸡被抓时的热闹场面,烘托了大妈的喜悦心情。
E.以“掐辫子”为题,点明了全线索,凸显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21.B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内容、鉴赏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B项“不由得产生了对职场生活的厌倦”无中生有,C项说法太绝对。
(全国新标卷)三、学类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4)题。(25分)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竞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以为
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荼房!”
他站起,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荼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补上。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项。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的。
答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答:
11.(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内容、鉴赏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
【方法点拨】E项“马裤先生看起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过马裤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做法体现出,和我的言行关系不是十分的大。C项马裤先生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意在表现其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其实我们也看到,他并不是一个爱讲卫生的人。
【答案】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方法点拨】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
【答案】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方法点拨】这道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并结合中的侧面描写。
【答案】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4)【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学作品形象看法的能力。
【方法点拨】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结合本,立足原,思考这些人物在行中的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时,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
【答案示例】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
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全国新标卷)四、实用类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4)题。(25分)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l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l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答
(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答:
(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
12.(1)【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
【方法点拨】C项“谢希德对烹饪可能也感兴趣,只不过他不希望别人过于宣传她精于此道”,备选项说得过于绝对。D项备选项与原“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显然出入过大。
【答案】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方法点拨】谢希德放弃自己的专业研究,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找原因,要立足第二段,从一些关键句中去概括原因即可。
【答案】①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节约能,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②作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③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
(3)【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
【方法点拨】传主的性格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而本题限制为“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概括时也不会遗漏,我们不妨先找出区域(如第二段和最后一段),寻找关键句,然后从中归纳。
【答案示例】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4)【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传主性格特点中“诚”的理解。属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方法点拨】只要考生结合本,立足原,思考传主的精神品质。谢希德的“诚”,你对他的理解,不能离开本,从一个方面肯定,然后回答分析,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
【答案示例】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
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
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
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
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②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1—15题。(20分)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1)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3)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4)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5)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6)母亲还爱用党参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7)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8)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9)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有删节)
11. 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3分)
解析:题目考查了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动作描写,整个“抓药”的细节只用了几个传神的动作就刻画出三个阿姨抓药的娴熟。答案示例: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12. 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
解析:引发的联想或者是引用等等的用意多从内容、结构和表达上解答。答案示例:①点明药名与传统化的联系。②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③丰富的内容。
13. 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意图,多从上下的联系以及作品的主题考虑答案。答案示例:①“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②“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③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④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14. 赏析中画线的句子。(5分)
解析:赏析散的画线句子,多从一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②常见表达技巧的运用;③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④划线句子与上下的关联。答案示例: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15. 作者在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包括的主旨、结构上的技巧以及句子的多重内涵。答案示例: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②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高一语暑假精粹作业天天练17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⑴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⑵ 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 。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5) ,塞上风云接地阴。
(6)沧海月明珠有泪,
(7)画图省识春风面, 。
(8)过去的评论家说杜甫的《登高》为“杜诗七律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诗中能集中表现作者忧国伤时的一联是: , 。
(9)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剑阁峥嵘而崔嵬的两句是:
, 。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3分)
小说的基本要素是情节、 、 。《老人与海》塑造的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的一句话: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下列几句话中,加点的谦辞和敬辞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B.犬儿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意重嘛!
D.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二、内阅读(19分)
4.选出下列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过了目好送
过”??这是王熙凤接过王夫人的问话,意在表明自已能干,办事周到,也充分表现了她
的机变。
B.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这是人物
的行动描写,表现了“初出家门时的我”明朗欢快的心情。
C.我在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
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的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
限的幸福。??这段祝福景象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礼教吃人罪恶的愤懑,也表现了
作者对鲁镇的未寄予了希望。
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
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的
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和划线的句子。(6分)
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
⑵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 爱
⑶于其身,则耻师焉,惑矣。 惑
⑷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因
⑸积土成,风雨兴焉 焉
⑹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而
⑺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
6.以下关于《红楼梦》和《高老头》的情节介绍,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贾府为了迎接元春省亲,修建了大观园,里面楼台廷阁、水花鸟,样样都有。元春叫家中的姐妹寡嫂以及在姐妹丛中长大的宝玉,一起住进了园中。贾宝玉住的是怡红院,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宝钗住的蘅芜苑。
B.当拉斯蒂涅向雷斯多伯爵夫人介绍自己是鲍塞昂夫人表弟的时候,雷斯多伯爵的大门马上就打开了,但当他提到高老头的时候,雷斯多伯爵觉得有损贵族的身份,马上大门又关上了。
C.有个姓王的小官当年依附王夫人的娘家,认了同宗,后家境败落,他家的岳母刘姥姥便到贾府求助。刘姥姥费了一些周折,才见到了管家的王熙凤,王熙凤抹不开脸面,就送给她二十两银子。
D.王夫人在大观园中拾到了一个绣春囊,认为是伤风败俗,她又羞又气,命令王熙凤抄检大观园,结果晴雯等一些丫鬟被撵出荣国府,当时晴雯正生病,回到家中不久就病死了。
E.宝玉将要娶宝钗的事情被黛玉知道了,她精神恍惚,病情加重,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此时贾府中的人们都在忙宝玉的婚事,没有一个人看望病中的黛玉。黛玉把过去的诗稿和宝玉送的手帕都付之一炬,带着满腔幽怨去世了。
7、简答。(任选1小题,100字左右)(5分)
(1)《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了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请简要叙述这两件事。
(2)“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都是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所唱的《葬花吟》,请简述一下林黛玉因何事而唱这样的诗句。
我选的是第 题
答:
三、外阅读(43分)
阅读下面字,完成题目。(6分)
植物睡眠之谜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8、从原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的现象。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的现象。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的现象。
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的现象。
9、以下理解符合原意思的一项是( )
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①两首诗从内容上看,都属于 诗。(2分)
②古诗中的一些意象有特定的用法,这两首诗写到的共同的意象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不同的寓意?(4分)
1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各题。(9分)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不敢为人师。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牵引,拉拉扯扯地纷纷议论),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南(南,指唐永贞二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二年冬,幸大雪逾岭(岭,五岭脉,岭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者。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⑴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犯笑侮 犯:触,这里是冒着、顶着的意思。
B.因抗颜而为师 抗颜:指态度严正不屈。
C.被南越中数州 被:覆盖
D.余以为过言 过:过失、错过。
⑵与下列两句中加点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群怪聚骂 ②指目牵引
A.①素善留侯张良 B.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②非能水也 ②天下云集响应
C.①辱书云,欲相师 D.①不耻相师
②却匈奴七百余里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⑶对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的行为,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
D.说明自己被贬越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
12、阅读下面一段言,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②未能,请轻之,以待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③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年?”
——《孟子•滕公下》
【注释】①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②兹:年。③攘;偷。
将段中的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下面各题(17分)
穷 人
(俄)列夫•托尔斯泰
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在挂着白色帆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打鱼的丈夫一早就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丈夫仍然没有回。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冒着寒冷和风暴还去打鱼。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跑去。吃的也不是白面包??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
睡觉还早。冉娜站起,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了她的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拍打着邻居小屋的门。于是冉娜起,打今天傍晚起她就想去看看生病的女邻居。没人照顾她啊!冉娜想,接着便去敲门。听了听,没人回答。
“寡妇的日子多困难啊!”冉娜站在门前想,“虽然孩子不算多,两个,可是什么事都只有她一个人操心。
何况又病着!唉,寡妇的日子困难啊!进去看看吧!”
冉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还是没人回答。
“喂,大嫂子!”冉娜喊了一声,心想,别是出了什么事吧,便推开了房门。
破屋子又潮又冷。冉娜把灯举起,想看看病人在哪儿。头一眼就看见一张床,正对着房门,女邻居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仰面躺在床上-—只有死了的人才是这个样子。冉娜把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就是她。头往后仰着,那冰冷、发青的脸上呈现着死亡的安静。就在离死了的母亲不远的地方,睡着两个卷发、胖脸蛋的孩子,他们盖着一件破衣服,蜷曲着身子,两个淡黄色的头紧紧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得及用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又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盖上。孩子们睡得又甜又香,呼吸均匀而平静。
冉娜抱起睡着的孩子们的小摇篮,用头巾围上,带回了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把孩子带回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这样做。
回到家,她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急忙把帐子撂下。她很激动,脸都变白了,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丈夫会说什么呢?”她独自默默地想,“自己五个孩子了,闹着玩的吗?……他会揍我一顿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他会这样?不会!嗳,这样倒更好!……上帝啊,我干嘛做这件事呢?……现在,我怎么当面对他说呢?……”冉娜沉思着,久久地默坐在床前。
突然屋门大开,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里。“冉娜,我回了!”一个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渔夫,身后拖着一张湿漉漉的撕破了的渔网,边说边进了屋。
“啊,是你!”冉娜说了一句话就停住了,不敢抬头看丈夫。
“瞧这一个晚上,真可怕!”
“是呀,天气真坏!鱼打得怎样?”
“糟透了,简直糟透了!什么也没打着,还把网给撕破了。嗨,真倒霉!告诉你说,像这样的夜晚我大概从没有碰到过。还打鱼呢?活着回就谢天谢地了!……天气真够呛,可有什么办法呢!”
夫妇俩都不做声了。
“你知道吗,”冉娜说,“女邻居西蒙死了。”
“是吗?”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可能昨天就死了。唉,死得真痛苦。一定放心不下孩子;不知心里多难受啊!两个孩子,都还是小不点儿,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冉娜不做声了。渔夫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
“嗯,是个问题!”渔夫说着搔了搔后脑勺。“你看怎么办?我看抱过吧,要不然孩子醒看到死去的母亲会是什么情景?对,就这样,想个法子抱过!快点去呀!”
可是,冉娜一动也不动。
“你怎么,不愿意吗?你怎么啦,冉娜?”
“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掀开了帐子。
13.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冉娜的形象。
14.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15.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以“穷人”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
16.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大作家的小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短篇佳作,它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可感的人物形象,打动着读者的心。
B.小说以女邻居西蒙的死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既赞颂了人世间美好的品质和行为,更控诉了社会的不平和罪恶。
C.小说十分讲究情节构思,开头以平常的生活场景起笔,结尾则陡起波澜,出人意料,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D.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写女主人公将孩子抱家中后激烈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E.渔夫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收养邻居孩子问题上他跟妻子不谋而合,这一情节强化了小说的主旨。
四、(70分)
17.读下面材料,按要求。
常言道:谎话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又常言道: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可《红楼梦》里有句名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有个成语马上附和“以假乱真”。有不少人把坚持“说真话”作为一生的追求,有人挺身揭示真相留给世人诸多感慨,也有人用“真实的谎言”演绎出感天动地的故事……生活中的真真假假啊,其实很难一言以蔽之!
读了上面字,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实际,自定立意,以《真假之辨》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
参考答案
1、(12分)略
2、(3分)人物、环境。(2分)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内容基本上对就可以给1分。)
3、(3分)B
4、(3分)C,错在“也表现了作者对鲁镇的未寄予了希望”。
5、(6分)⑴不必:不一定 ⑵爱:吝惜 ⑶糊涂 ⑷因:凭借 ⑸焉:兼词 “于此”“从这里”或“在这里” ⑹而:表修饰(3分,每小题0.5分)
⑺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3分,异1分,状语后置1分,语句通顺1分)
6、(5分)DE
D(应为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拾到了绣春囊,被邢夫人发现。)E(李纨和探春曾前去探望。)
7、(5分)(1)贾宝玉一出,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一年后抓周时,贾政将各种东西摆了,叫宝玉抓,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贾政大怒,说将一定是个酒色之徒,因此大不高兴。
(2)黛玉葬花:林黛玉夜访宝玉,丫环恶言相对,拒不开门,黛玉疑是宝玉故意不见,十分懊恼。次日,见园中落花无主,乃荷锄葬花,并赋“葬花词”,以遣愁思。宝玉追寻黛玉到花园中,向黛玉诉说衷肠,表明心迹,二人又言归于好。
8、 B 【分析】A项中“植物的叶子”所指范围太大,从原看,并不是所有植物都会发生睡眠现象,因而A项可以排除。C项中的“所有豆科植物”所指范围仍然偏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豆科植物都会发生睡眠现象,仍有以偏概全之嫌。D项的“豆科植物和捕蝇草”也不符合原意思。原只是说“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捕食苍蝇等昆虫”,并没有说捕蝇草有睡眠现象,因而D项也与原意思不符,也可以排除。
9、 C 【分析】A项“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与原意思不符。因为原中只是说“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配糖体”,“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所以A项可以排除。B项“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与原意思不符,原只提到“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并没有说它的安眠物质也是配糖体,因而B项也可以排除。D项“目前……‘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与原意思不符,因为原最后一段中提到“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说明这种农药还没有研制出。至于“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睡眠阻断剂还只是处在实验阶段,原中有“实验结果”,说明D项不符合原意思,也可以排除。
10、(6分)(1)送别诗(2)水。上一首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这与李白的“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下一首借流尽年光的“宫前水”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沧桑变化的感慨。
11、(9分)⑴ D (“过”过分、太甚)⑵例①是“以……为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例②“用眼看”,名词作动词, D.与例句完全相同。A.①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②名词活用作动词;B.①形容词用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C.①“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单指作者,无活用;;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⑶ C(A.“自喻”不正确;B.不含“自己”;D.没有表明处境的意思。)
12、(5分)参考译:
戴盈之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们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请让我先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彻底洗手不干。’——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13、(4分)冉娜是一个穷苦的渔妇。她勤劳质朴,热爱家庭,关心丈夫和孩子;她心地善良,在自家生活已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毅然收养了女邻居遗留下的两个孩子,表现出崇高伟大的爱心。
14、(4分)①铺设背景,渲染气氛。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③衬托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了渔民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答对两点即可)
15、(4分)①小说写的是发生在穷人之间的故事,渔民夫妇和女邻居都是穷人,以“穷人”为题切合人物身份。②与经济上的贫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说主人公精神上十分富有,心地无比美好,以“穷人”为题突出了人物形象。
16.(5分)B C
17、略
参考译:
承蒙您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在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象这样的隋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或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面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象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34222.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附答案河南十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