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以下是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2016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答案辅导(苏教版),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寒假期间巩固复习。
1.下列化合物和结构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纤维素、胰岛素、高尔基体B.ADP、转运RNA、mRNA
C.脂肪、核苷酸、中心体D.抗体、酶、内质网
2.图甲表示以一条模板链合成一条子链的过程,图乙表示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的②过程B.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
C.④过程不在细胞内进行D.⑤过程只需要DNA聚合酶
3.洋葱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剪取洋葱根尖2~3cm制作装片
B.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材料
C.观察叶绿体实验,不能选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做材料
D.观察DNA、RNA的分布实验,可选洋葱内表皮细胞做材料
4.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羚羊在奔跑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升高
B.羚羊在奔跑过程中,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加快
C.题干中的案例说明物理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在食物链中,狮子最多获得羚羊同化总能量的20%
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B.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利用的微生物种类相同
D.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6.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迎春花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右图。其中1、2、3、4组分别是培养环境中2,4-D浓度为a、b、c和清水组的生根数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说明实验中2,4-D浓度关系为a
B.图示浓度b是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体产生的2,4-D与生根有关
D.实验结果可说明,2,4-D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7.(双选)对下列图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可表示麦芽糖的合成过程,A代表起催化作用的酶
B.乙图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C.丙图可表示两物种的捕食关系,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D.丁图可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a点时种群数量最大
8.(双选)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核心步骤B.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9.(16分)芦荟是一种易于栽种的植物,因其具有杀菌、美容、抗衰老和防晒等作用。请回答:
(1)研究发现沙尘天气影响芦荟生长,分析认为:首先沙尘天气直接影响叶绿体中的产生,其次沙尘堵塞芦荟叶气孔,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
(2)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并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一、二:
图一图二
①芦荟气孔夜间开放,白天关闭,这有利于适应环境。
②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来源有和若某一时间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是(填增加基本不变或减少)。夜晚芦荟(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
(3)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芦荟幼苗的操作可归结为:
芦荟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
则A过程称为,B过程称为。在此过程中,由于微生物无处不在,所以严格进行是组织培养获得成功的关键。
10.(16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和。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激素;当血液中激素b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甲细胞分泌物质a,使人体内激素b的含量不至于过高,则激素b是,此过程体现了激素b存在着调节机制。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
(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导致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其原因是T淋巴细胞可以分泌免疫活性物质。
(5)上图充分说明,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1.(16分)科学家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判断的理由是。
(2)基因b由基因B突变形成,基因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若对猕猴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条染色体。
(3)红脸猕猴的基因型有一对红脸猕猴所生的子代中,有表现为不醉猕猴和白脸猕猴,若再生一个不醉猕猴雄性个体的概率是。
(4)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让该白脸猕猴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Ⅱ.若子代红脸猕猴∶不醉猕猴接近于1∶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Ⅲ.若子代,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
12.(16分)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从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
(1)表中实验组不需要放置肝脏小块的是组。
(2)图中曲线丙是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
(3)图中曲线是A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
(4)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法步骤如下:
①取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min后,取三组装置中的,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进行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
③实验结果:添加了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是
A.尿液汇集到膀胱中B.牛奶被饮入胃中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2.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
B.激素在调节人体稳态时,主要起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3.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
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D.雌激素
4.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导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A.激素调控反应速度迅速B.人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
C.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D.激素调控作用范围局限,反应时间短
6.给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情况并没有改变,该小白鼠体内发生病变的腺体可能是
A.甲状腺B.性腺C.胰腺D.肾上腺
7.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B.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氧化,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D.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8.下列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依靠神经调节B.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
C.只依靠体液调节D.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
9.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5.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0.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C.艾滋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染D.艾滋病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1.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
12.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
13.2009年,在墨西哥产生,造成全球数千万人感染的甲型HlNl流感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下列关于人体对甲型HlNl流感的免疫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流感病毒,而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流感病毒
B.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
C.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
D.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的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B.生长素可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被动运输
C.植株去掉顶芽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加快生长
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
15.下列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促进月季插条的生根B.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
C.用于人工培育无子番茄D.能促进香蕉的成熟
16.下列现象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是
A.茎的向光性B.茎的背地性
C.根的向地性D.培育无籽番茄
17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
长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A.①④
C.③⑤B.②④D.②⑥
18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19.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
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②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
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③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④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在果树栽培过程中,常用剪去顶芽的技术来扩大树冠,提高产量,其目的是()
A.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B.减少呼吸作用
C.促进植物多开花D.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
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B.生长素只能促进植株的生长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2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虾构成的是
A.一个种群B.多个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23.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种群的特征B.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D.年龄组成的规律C.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24.决定人口增减动态的主要因素是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25.生态学家高斯(Gause)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将此数值定为K值。关于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仅适用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也适用大草履虫在其它培养条件下
C.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近似
D.相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有可能不同
26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27.下面是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过程,其中操作正确的是()①确定调查对象②计数③选取样方④计算种群密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①③②④
28.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29.在对某农田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第一次捕获并作标记20只,一个月后捕获田鼠20只,其中有标记的田鼠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
A.400只B.50只C.160只D.28只
30.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二、非选择题:
31.据右图中种群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条件下才能出现。
(2)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
(3)K值也称作,当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4)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
(5)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画出S型增长曲线的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纵坐标的具体数值不要求)
32.(2016北京理综)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
学物质,为研究环境激素H对小鼠产生精子数的影响,用玉米油和环境激素H分别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注射12.5mL,每天1次,连续21天,n=20)。
请分析并回答:
(1)表中数据显示,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________。
(2)小鼠脑中的________调节________释放的相关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并生成精子。精子是由睾丸中________细胞(2n)经________发育来的。
(3)正常雄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4)有的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体缺失,这是精子DNA分子发生________和DNA片段________所致。
(5)环境激素可沿着________传递进入人体,被靶________接受后干扰精子生成,从而
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
33.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原理:
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性。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2)实验:①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1;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生物模型如图2。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2)设置蒸馏水组的目的是。
(3)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过程中,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
(4)每组都选取10根插条,其目的是。
34.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
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
(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
(3)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②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
(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模型。
(5)结果分析:
该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
(6)问题探讨:
①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
C.用吸管直接从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培养液中取样
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②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一、1-5DCDDC6-10ABBDB11-15ABCBD16-20CABBD21-25BBCDA26-30DDDBA
二、非选择题:
31.(1)理想(2)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3)环境容纳量(4)0
(5)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6)略
32.(1)减少(2)下丘脑垂体精原减数分裂(3)负反馈(4)断裂丢失(5)食物链细胞
2016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答案辅导(苏教版)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三生物寒假作业请继续关注生物网高中频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348948.html
相关阅读:2015年3月份百题精练(1)生物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