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一中2015~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3次月考高 三 历 史 试 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井田”与“私田”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所有权 B、耕作方式 C、使用权 D、赋税形式2、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A、西汉 B、唐代 C、东汉 D、宋代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能够在19世纪末初步发展的内部的客观条件是( )A、民族资本家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官僚地主的竞相投资 D、甲午战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4、对洋务运动认识不准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B、维护清朝统治是其根本目的C、洋务运动兼有“制内”和“御外”双重意图D、洋务运动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二字的含义,主要是指:( )A、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B、机器生产C、由私人投资兴办 D、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 ) A、调动职工积极性 B、按劳分配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施“走出去”战略7、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对大中企业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 A、改组、联合 B、企业上市 C、企业职工分流 D、公司制、股份制8、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9、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 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 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D.科学与技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10、19世纪中期,欧美列强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根本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本性是殖民扩张B、打开商品国外市场.夺取廉价原料产地C、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保护对外贸易D、建立世界资本主义统一市场11、垄断组织形成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主要表现为: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财阀手中B、垄断组织通过兼并实行生产社会化C、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率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1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B、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3、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是:( )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 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A. B. C. D.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 )A、积极推进新科学革命的开展 B、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C、竭力谋求建立经济的区域集团 D、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5、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C、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 D、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16、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创建B、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C、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D、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17、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B、缺乏改革基础C、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D、过高地估计了形势18、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A、思想领域B、经济体制C、政治体制D、军事体制19、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贸易自由化体系逐步建立C、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认可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20.《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原价、本钱之意),然则商贾少……商贾少,则上不费粟。”这一法令出台的直接动机是 A.稳定物价 B.严禁流通 C.抑制商贾 D.提倡节俭21.“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这种“制度”是指 A.分封制度 B.科举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22.新中国成立后,便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敢与帝国主义阵营的霸主美国叫板,一举收回外国兵营。这表明我国政府坚定地执行了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反对霸权主义” .‘‘一边倒” C.“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24.毛泽东说:“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 A.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 C.民生主义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25.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见右图)反应出其 A.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26.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 B.分配关系的调整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 D.农村改革的支撑27.城邦国家通过武力征服邻国而向帝国转化在古代世界史上是一个通则。但为什么雅典没有完成统一希腊民族的大业,转化为一个希腊大帝国,而罗马却完成了帝国大业?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罗马人更具务实性 B.雅典城邦相对弱小 C.罗马文明优于雅典 D.二者所处时代不同28、华盛顿曾说:“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 A.议会改革 B.宪法修正案 C.两党竞选 D.扩大议会的权力29.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30.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资本主义已过时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1.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便利于东西间的和平共处C.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32.1688年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华盛顿在1787年3月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 B.C. D.36.(2015年广东高考20题)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37.(2015年北京高考22题)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38.19世纪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1.(2015年福建高考21题)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部队的称呼是A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35739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