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某三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历史中考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本卷全部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内。)1.“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里的一段歌词,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来源于 A.宗法制 B.君主专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 2.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4.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总结提供事实依据的是 A.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一届人大 B.南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 D.五四运动、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5.“少小离家老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说明 A.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B.海峡两岸已经实现三通 C.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九二共识” D.海峡两岸国共两党有了直接交往 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种改名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7.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赠省委诸公”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此场景应该出现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8.“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9.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A.主要靠对外掠夺 B.主要靠其内在的发展 C.主要靠文艺复兴 D.主要靠古罗马的法制 10.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11.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①小农经济 = 农业 + 家庭手工业 ②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 + 雇佣关系 ③发昌机器厂 = 地主阶级 + 近代企业 ④国家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资本主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国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 14.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1891---1962年)原学名胡洪?,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1887---1958年),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出A.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B.改名已趋向政治民主化 C.追求民主与进步成为时代主题 D.新文化运动与群众运动有机结合 15.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①英国圈地运动 ②中国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④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 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17.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A.为了监察地方B.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C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东京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商业都会 ②东京的商品交易规模大③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上的限制 ④东京的夜市十分繁荣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9.1895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8年,张謇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次年春开车生产。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经营顺利,利润优厚。据此材料分析,下列不是大生纱厂兴起条件的是 A.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封建政权的暂时支持C.周边社会条件的优越 D.外国资本的大力支持20.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名 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1787年颁布1875年颁布1871年颁布制定机构制宪会议制定议会制定上议院特?点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体现直接民主原则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评?价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标志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21.长期在上海生活的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一口气列举了西国输入的食物、用物、玩好等57种,指出这些洋货“皆畅行各口,销入内地,人置家备,弃旧翻新”。这突出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是 A.奢侈享乐已日渐成风 B.传统伦理道德已荡然无存C.洋货流行已日渐成风 D.传统生活方式已荡然无存22.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如果我们把由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组成的国家力量称作‘硬实力’的话,那么通过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文化创造等体现出来的国家力量就可以称作国家的‘软实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打造国家软实力方面的举措有 ①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②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23.乾隆时《长兴县志》记载:“宋罢镇将,置巡检寨,元、明因之,本朝因之。顾商贾之辏辐而繁,而巡检之额设较省。无他,生逢盛治,巷列千所,夜不闭户,罗店百族,道不拾遗也。”这反映了 A.城镇商业功能增强 B.新的经济因素出现C.百姓生活习俗改变 D.朝廷军事力量削弱24. 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浙江省某三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36171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