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地图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的公式及换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否则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根据三种方法进行比例尺大小比较:①根据分母进行比较:将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转换成数字式比例尺,然后比较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②根据地图表示范围进行比较: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③根据地图表示内容的详略进行比较: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越小。
3.比例尺缩放问题:⑴比例尺与图幅的缩放区别: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而图幅的缩放面积的缩放。因此,比例尺缩放后其图幅面积相当于比例尺的平方。⑵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的区别。①“放大” “放大了”“放大到”问题:“放大”和“放大了”的意思都是一样,即比原多了几倍。如放大(了)2倍,新比例尺应该是原比例尺×3。而“放大到”就是原比例尺直接相乘。如放大到2倍,新比例尺就是原比例尺×2。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2=1/5000,比例尺变大。②比例尺的缩小问题: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问题: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4.(1)图例:重点掌握教材中常见的图例;(2)注记:字注记(书写按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数字注记(书写按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等高线中的数字注记,数字的正方向指向高处。
5.方向判定:⑴普通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该类型判定最简单,但用途最大);⑵指向标图:指向标指北,做题时可以将试卷旋转,让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上方,然后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别;⑶在极图中,首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再根据距离极点远近确定南北,然后合成即可。
例1 (2011•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在一张地图上,60°N纬线上有两 100000 cm即1:15000000。
答案:A
例2 (2011年合肥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下图表示南半球某一河流中下游地区的部分河段。图示区域河流的总体流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方向的判断,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中等。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根据等高线的凸向及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河流的总体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探究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是指把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等高线地形图处的数字均是海拔。海拔(也叫绝对高度)是指地面上各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①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②在同—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站在顶能看到麓,通视状况良好;反之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疏,低处密,则为凸坡,站在顶能看不到麓,通视状况不佳。③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0.6℃/100m;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2)与河流水结合: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3)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4)与地区规划结合: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时应选择缓坡,避开陡崖、滑坡,并通过鞍部。海滨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地、丘陵发展林业。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例3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标版)读图1,完成⑴~⑶题。
⑴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⑵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⑶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90m D.65m
命题意图: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
解析:⑴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85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25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⑵①②③④四处,③处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⑶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大坝建在如下图示位置,设计坝高13米,大坝顶端最高与50米等高线持平,不能超过50米等高线,由图例可知坝顶长约为40米。
答案:⑴C ⑵C ⑶B
【变式训练】 (2011•浙江联考)某市某中学开展地理观测活动,下图中各点是a、b、c、d四小组以村庄为基点的实测相对高度,单位为米。据图回答8~9题。
⑴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
A.脊 B.间盆地
C.鞍部 D.顶
⑵a、b、c、d四小组所在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A.a B.b
C.c D.d
命题意图:本题除了考查等高线的知识外,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解析:⑴图中ab数值为负、而cd数值为正,说明ab为谷、cd为脊,则地为鞍部;⑵坡度陡缓可看出图中四地各自的数值差,数值差越大则坡度越陡。
答案:⑴C ⑵A
例4 (2010年上海市十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在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⑴—⑶题。(双选)
⑴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是( )
A.46m B.65m C.54m D.50m
⑵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8m B.21m C.46m D.33m
⑶有关P、Q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地为盆地,Q地为峰
B.P、Q两地都为盆地
C.两地的海拔是P≥50m、Q≤60m
D.P地海拔介于40m—50m之间,Q地海拔介于60m—70m之间
命题意图:本题很典型的考查了本探究点涉及的知识点,同时考查了两等高线间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特点。
解析: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介于50----60米之间。利用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h为陡崖相对高度),可以计算出该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20m,40m)。运用等值线中“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可以分析40m<P<50m,60m<Q<70m,所以P地为盆地,Q地为峰。
答案:⑴CD ⑵BD ⑶AD
探究点四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
1.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地形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
地形名称特 征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盆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增大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例5 (2011届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图),据此完成⑴,⑵题。
⑴有关两幅等高线图,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图中各有一处画法错误 B.f处为脊上的小丘
C.两图地形相似 D.a,c地形形态相似
⑵如果该图位于印度东北部地区,降水最多的地形部位可能为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⑴A ⑵B
【知识拓展】确定等高线数值:(1)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同,知道任意一条等高线的数值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数;(2)两条等高线之问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
探究点五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地形剖面图绘制的一般步骤:⑴按要求找(画)出剖面线; ⑵作出直角坐标系,标注上两个端点,并在水平和垂直两个轴上标出相应数值,一般水平轴上的比例尺与原图比例尺相同,而垂直轴上的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以利于显示地形的起伏;⑶将要作的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垂直投影到水平轴上,并与相应的海拔值对应;⑷将所得的各投影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例6 (改编)下图为北纬48°与东经122°交会处附近的等高线。据图回答:
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与上图中X至Y剖面相吻合的是( )
命题意图:本题典型的考查了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的知识点,可以对探究点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解析中严格的渗透了这一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答案:D
【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创题)右图中,若ab段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00000 B.1∶1000000 C.1∶10000000 D.1∶100000000
(元氏县2010届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读图,回答2—3题。
2.甲、乙两图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3.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2011年合肥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的地形是
A.峰 B.脊 C.谷 D.鞍部
5.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2011•河南联考)下图是某种地形的立体透视图,读图回答6~7题。
6.若将立体透视图转绘成等高线图,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转绘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上题中的等高线图表示的是哪种地形( )
A.火锥 B.高原
C.地的鞍部 D.盆地
读右面四幅图,回答8~9题。
8.右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9.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011•聊城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10~12题。
10.AB段河流流向是( )
A.自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11.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靠近陡坡,受洪和石威胁
12.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1届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试卷)读我国东部洛海某地等高线图(图3,单位:米),回答13~15题。
13.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400米,小于600米
C.①地位于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14.为发展旅游业,该地区打算修一条直达顶(840m处)的观光索道,合适的选线是
A.从甲处到顶 B.从乙处到顶 C.从丙处到顶 D.从丁处到顶
15.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①地区利用地形发展梯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B.②地区开发金矿资,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C.甲地区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D.丁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
二、综合题
16.读“汶川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为洪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甲和丙村
(2)甲村与乙村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___米,甲村要向乙村转移的方向是___ _______。
(3)地震塌方导致D处公路受阻,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施工人员测得B、C两处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__千米。
17.(探究创新题)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请在图中画出发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Ⅰ。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位于顶甲的 (方向), 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
(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其理由是什么?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 ”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
(5)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和不利条?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 D 根据比例尺的定义计算,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Ab段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是20度,所以其实地距离约为(110×20)千米。进而可以推出其比例尺为1∶100000000。
2.A 甲比例尺为1:15000,乙图为1:18000,可以推知甲比例尺甲大于乙;甲乙均为地图;甲比例尺为线段式;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图例。
3.C 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火车站与学校和农业实验区 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计算可得200<H<400,故B错;夏季时,我国东部沿海日出东北方向,甲地海拔低于其东北地区,此季节甲地不能看到海上日出,故D错;此地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吹东南风,①地处在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正确答案为C。
解析:本题以时事为材料,综合考察等高线地形图上的有关知识,如计算相对高度,实际距 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地段。②在选择引水路线时,不要被距离的稍远或稍近所迷惑,而应当根据水由高处向低处流这一关键要求,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③选择输油线时,要使线路尽可能缩短,还要尽量避免通过脉、大河等。
答案:(1)东方0~50米之间
(2)C处有利条是直线路程短,不利条是坡度陡;D处相反。
(3)B处。B处等深线密集,水深;小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近,运输方便。
(4)离油港近;基本与等高线走向一致,坡度小,T程施工难度小,且油可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5)E处有利条:上游有两个支流,水量较大;离油港近,架设线路短。不利条:E处到油港坡度大,架线困难;落差小,水能小。F处有利条:落差大,水能大;从F到油港坡度平缓,架线容易。不利条:离油港较远,架线线路长,水量比E处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41956.html
相关阅读:高三地理亚洲及极地地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