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
【二轮考点梳理】
1.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希腊公民)。
2.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和确立、雅典民主政治的鼎盛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
3.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自然法精神、罗马法的影响)。
4.(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以时间和改革性质为划分世界古代和近现代改革的依据)。
【二轮知识归纳】
考点一:古代希腊
(一)自然地理环境
A.新人教版——希腊明的摇篮(一)
人类早期主要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古希腊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得天独厚。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谷里和海岛上。
B.人民版——蔚蓝色的希腊
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古代希腊大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希腊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海岸曲折,港湾众多,绿岛相连;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条 得天独厚。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促进了古希腊海外贸易的发展;为了解决人口不断增长与土地资相对短缺的矛盾,希腊人还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是维系古希腊明的生命线);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设。
C.岳麓版——克里特明与迈锡尼明
古希腊明是西方明的头,爱琴明是古希腊明的开端。由于战乱,爱琴明土崩瓦解,古希腊经历了三个世纪的艰难岁月,西方学者称之为“黑暗时代”。随后,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兴起了上千个城邦,成就了璀璨的古典明。
爱琴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明,包括克里特明与迈锡尼明。在公元前2000年至前1700年间,古希腊的克里特岛产生了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和象形字的出现是其标志。约公元前1400年,古希腊人的一支入主克里特,岛上建筑遭到毁灭性破坏,克里特明从此销声匿迹,代之而起的是古希腊的迈锡尼明。迈锡尼明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这是可确认的属印欧语系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最早明。因其以迈锡尼为中心,故称“迈锡尼明”。迈锡尼明的特点是一系列新的君主国兴起,伴之出现的是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以及众多刻有字的泥版书。公元前12世纪,由于另一支古希腊人的入侵,迈锡尼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古希腊完全陷于沉寂状态,既封闭又贫穷,西方人称之为“黑暗时代”。
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历史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古希腊半岛80%是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但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化交流,因此航海业与海军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地域的扩大不仅解决了土地问题,而且促进了古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使古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从东方吸收字母字、建筑、雕刻、冶金、铸币等先进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明奠定了牢固基础。
(二)城邦制度
A.新人教版——希腊明的摇篮(二)
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众多蕞(zui)尔小国纷纷建立。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
B.人民版——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城邦)
公元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先后在各地建立数以百计的城市国家——城邦。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是古希腊的基本政治单位。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各城邦十分珍视独立自治,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姿态。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公民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君主专制始终没有发展起。由于十分珍视自身的政治权利,在保卫城邦和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公民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各城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拥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字(如遵守太阳神谕,参加奥林匹亚竞技)。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城邦也是希腊的化中心,希腊人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城邦化(古希腊城邦化是世界化宝库中的珍品)。(古希腊城邦特点可概括为:小国寡民;没有专制;公民积极;多元一体;贸易活跃;化繁荣)
C.岳麓版——古希腊城邦和城邦政体(一)
公元前8一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
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城邦的自治权力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可将城邦政体划分为若干类型,其中贵族制和民主制在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
除贵族制和民主制外,古希腊城邦还存在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寡头制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典型代表是斯巴达的贵族寡头制,国家权力集中在由30人组成的元老院手中,公民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处于次要地位。僭主制是指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个人统治,本质上等同于君主制。
古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三)希腊公民
A.新人教版——希腊明的摇篮(三)
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各城邦对“成年”的年龄要求不同,斯巴达城邦为30岁,雅典城邦是20岁),享有公民资格。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B.人民版——珍视自由的希腊公民
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公民由本城邦成年男子(除妇女、未成年人、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组成,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古希腊公民素养:希腊城邦大多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城邦教育的目的,为了培养思维敏捷、身体强健、能言善辩的合格公民。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希腊公民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各城邦公民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古希腊公民素养基本内容有:全面发展;自由个性;智慧平等;城邦至上)
C.岳麓版——古希腊城邦和城邦政体(二)
所谓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国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城邦公民一般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所以,古希腊城邦实际上是公民集体联合起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人们因此把古希腊城邦比喻成“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考点二:雅典民主政治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和确立
A.新人教版——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在雅典城邦中,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普通民众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迸行改革。他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
B.人民版——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发达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体制和辉煌的古典化,使雅典不愧为“希腊的学校”;雅典的民主制在各城邦中最为发达完备,这种政治制度堪称古代西方世界政治明的典范;雅典民主制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在雅典国家形成之初,贵族垄断了一切大权;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公元前594年(前6世纪初),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经济上 ,颁布“解负令”,使那些因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上,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第四等级不能当官,也不能当选四百人会议成员);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梭伦改革的特点: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中庸政治)。这种中立政策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但梭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雅典繁荣的基础。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公元前506年(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民主改革。取消四个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十个行政选区;以抽签方式从十个选区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由十个选区中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对于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即用非法手段夺权的僭主),制定了“陶片放逐法”(把定罪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城邦的多数公民投票同意,流放国外十年,但不动其财产)。克利斯提尼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地域组织)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血缘组织)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C.岳麓版——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地。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经历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古希腊进入明社会之初,同很多国家一样实行君主制。但在公元前8一前7世纪时,各邦贵族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贵族制与君主制不同,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于是君主制时期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变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这就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
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贵族与平民尖锐对立,平民准备以武力推翻贵族政权。在内战一触即发的关头,公元前594年,当选执政官的梭伦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梭伦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确立新选举法,特别是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公职的做法,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公民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打破了贵族制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梭伦的民主改革是伟大的历史创举,奠定了古代世界的新政体——民主政体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
公元前509年,平民领袖克里斯提尼当选为执政官,进一步实行民主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克里斯提尼民主改革中有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确立了“陶片放逐法”,公民大会有权终止任何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的政治生涯。这就把以富人为主的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鼎盛时代
A.新人教版——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一)
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当时,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迸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他们审理各类重要案,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伯利克里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B.人民版——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鼎盛时代)
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49年,希腊城邦与波斯(今伊朗)帝国之间爆发战争(希波战争是对希腊城邦制度和雅典近百年民主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希腊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也开启了希腊明史上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即最好的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在希波战争期间取得新的进展,由平民和工商业者组成的民主派一直十分活跃;公元前443年至前429年(前5世纪后期),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连任首席将军,继续民主改革。
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仍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它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陪审法庭”负责审查全国大部分案;为保证所有公民都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通过这些措施,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了,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主要依据是公民已经基本上不受财产的限制而享有比较充分的民主权利)。
C.岳麓版——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的灾难。为保证辩论的效率和秩序,雅典人拟订了一整套辩论的法。雄辩的演说有赖于丰厚的学养,激烈的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与演说术的发展,雅典成为语惊四座的大演说家辈出的古代国家。
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在两次公民大会的休会期间,议事会是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民众法庭在执法过程中,始终遵循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雅典人民主权的特征也体现在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上。 这样的机构约有27个,大多由10人组成,分管军事、财务、宗教、工商等具体事务。所有公职人员均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直接对公民大会或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各机构内部同样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
A.新人教版——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二)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但是,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更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如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日渐衰微的希腊被北部崛起的马其顿王国所灭。辉 煌一时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
B.人民版——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雅典民主政治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从民主的范围看,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从民主的性质看,雅典民主政治是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从雅典民主的参政方式看,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历史事实表明,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以后盛极而衰,有些野心家乘机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公民民主生活开始抛弃正义原则,沦为个人权利争夺的工具;雅典后的衰落,除了战争(这是指前431—前404年斯巴达和雅典为争夺希腊霸主地位而进行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及其他因素之外,也与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是分不开的。
雅典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雅典率先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主权在民的原则,开了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革命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都起了重要作用。
C.岳麓版——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
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多数人比一个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智慧,一项政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往往会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更为周全。民主有利于修正错误。虽然多数人也会犯错误,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但多数人自我调解的功能一般比君主个人相对有效。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而非君主任命,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并使其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民主有利于促进化广泛深入发展。
雅典民主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与现代民主不同,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那些没有公民权的居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都没有民主的权利。古代世界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雅典也不例外(妇女无权)。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考点三:罗马法
(一)从习惯法到成法
A.新人教版——从习惯法到成法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这样,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已,损害平民利益。
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法诞生。这部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比较明晰。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当然,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B.人民版——从习惯法到成法(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罗马是古希腊明的正统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明新的开拓者;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的习惯法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极力要求制定成法保障自身的权益;迫于平民的强大压力,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49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它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其中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第一部有可循的成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法发展史的起点。
C.岳麓版——从共和国到帝国、、《十二铜表法》
古罗马的历史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
王政时代是是罗马由氏族制社会向国家政权过度的时期,罗马城建 立之初的政治是实行君主制。可到公元前6世纪,王权和贵族的矛盾却日益加深,君主塔克是个暴君,其残暴统治引起贵族和人民的不满,他们联合起发动起义,驱逐了塔克及其家族,并为防止君主专制,而实行了贵族共和制。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政府是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组成。执政官有两名,行使最高行政权利,由选举产生;两名执政官通常都是一一武,官管理国家,武将在外征战。元老院成员是由贵族组成的,贵族掌握国家的决策权;因此罗马共和国是奴隶制贵族专政。有句话道尽了罗马共和制度的全部:“在共和国,权力尽归于元老院。”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成员从贵族首领扩展到知名学者和德高望重的前执政官,许多罗马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曾经是元老院的议员,其中著名的当属加图和西赛罗。元老院的声望使其受到极大的尊敬,从外交国防到财政农工,执政官都必须征求元老院的见解。公民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平民可参加,主要职权是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在共和国时期内,贵族垄断一切国家权利,贵族与平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地位与权利十分不平等,如贵族与平民不能联姻,平民兵役,赋役负担沉重。这使得贵族与平民矛盾冲突不断,特别是富裕的平民更是要求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所以,平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迫使贵族做出让步,允许他们选举自己的官员,并同意设保民官,保民官要为平民说话办事,有权否决元老员决议,有权监督政府的行为。
罗马国力强盛后,就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经过几百年的对外征战,罗马从台伯河上的一个城邦国家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可以说,共和国早期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是一部从防守走向扩张的战争史。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后,许多被征服民族不断发生奴隶大起义,罗马内部也内战不断,出现前三头政治同盟庞培、克拉苏、恺撒,最后恺撒取得独裁,恺撒被人刺杀后,混乱中其外甥屋大维继位,之后又出现后三头同盟: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在后三头巨雄中,最终屋大维使长期内战和分裂的罗马重新统一起。
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赐给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正式确立元首制,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他创立了元首政制,公元前28年改组元老院,自任“元首”,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他在公元前27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意为“神圣”“至尊”,“伟大”,可见他当时声望之大,这一年被认为是元首制,即帝国时代的开始之年。
表面看屋大维的各种职权都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授予,其实,屋大维刚开始是假借共和之名,独揽国家大权,加上在当时享受崇高的威望,使他凌驾于元老院和其他各种官职之上,成为最高的主宰者。特别是他掌握着军队的领导权,保证了他对国家事务的最高决定权。所以,屋大维建立的元首制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帝制。实质是隐蔽的专制君主制。而元老院的权力也大不如前,权力都在元首手中。这种大权集于一身,确立了教 完整的统治秩序,使罗马帝国进入200年相对稳定时期,历史上成为“罗马和平”。
这种专制君主制度下,君主没有权力的约束力,残暴凶狠,压制其它势力的发展,控制着元老院,对人民也实行残暴统治,引起各阶层的不满和反抗。从公元3世纪开始,罗马帝国陷入严重危机之中,284年戴克里先登上皇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国家机器,以巩固帝国的专制统治。在他统治时期,皇帝的称号从元首改为“多米努斯”(意为主人),正式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在共和国时代,罗马颁布了一部宪法,即《十二铜表法》。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法保障自身的权益。公元前452—前451年,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铸造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场。其主要内容仍是维护贵族利益。迫于平民要求,于公元前450年,又增设两表,这就是《十二铜表法》。这些刻于12快铜牌之上的法律条,内容涉及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对过去未成为的习惯法的汇编。从实质上看,《十二铜表法》仍是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的法律。《十二铜表法》并没有给平民带多少的好处,但相对于习惯法而言,贵族不能再随意曲折并解释法律以触犯平民的权益,平民的权益或多或少得到了保障;《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罗马史上第一部成法典,对后世法律的修订起了重大的作用。(习惯法是指当时承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习惯和一些约定习俗的规则;成法是指由国家依据程序制定,并用字公布施行的法律)
(二)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A.新人教版——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然后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
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不满。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显然,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己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
为统治如此庞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以充实罗马法律。为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B.人民版——从治“公民”到治“万民”(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是对外扩张的结果)
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至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公民法的特点:对象上,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程序上,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公民法特点:适用罗马公民;呆板;侧重公法)
在由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过程中,随着不断对外扩张,罗马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凸显,尤其是罗马公民与外邦人矛盾突出;原有的公民法不适应新的形势,罗马政府设置外事裁判官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万民法的特点:对象上,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程序上,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内容上,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万民法特点:适用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即罗马人和外邦人;灵活;侧重私法)
C.岳麓版——从《十二铜表法》到《民法大全》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时代的法典。到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疆域非常辽阔。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罗马法新增了许多新的内容,此时罗马法有公民法和万民法。公民法基本上是共和国时期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范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自由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诉讼权等个人权利等;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妇女的婚姻平等权得到保障。公元3世纪初,罗马境内自由民的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这样公民法与万民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于是罗马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统一法时期,查士丁尼在位制订时的《民法大全》,就属于统一法时期的罗马法。
(三)自然法精神
A.新人教版——无
B.人民版——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
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他为古罗马国家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哲学基础,被誉为“自然法之父”。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C.岳麓版——无
(四)罗马法的影响
A.新人教版——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特别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头。
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B.人民版——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公民法的实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罗马平民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巩固了罗马共和国政权。万民法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整体而言,随着罗马社会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欧洲封建时代)和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和近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价值。
C.岳麓版——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的影响
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时期的皇帝,他在527年登上了帝位。他登上王位时,东罗马已不再是像屋大维统治下的牛气冲天的大帝国。为了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那种全盛局面,他不断地进行一系列“收复”西部领土的措施,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狂热活动,在他执政早期,他为此达到不知疲倦的程度,被人形容为一个喜欢与黑夜为伴的恶魔。为重振罗马帝国雄风,加强皇权,于528年下令编纂法典。查士丁尼在世时,共完成三部法律汇编,即:《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三部法典颁布后,法学家又把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称为《查士丁尼新敕》,以上四部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为查士丁尼法典。
《十二铜表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而查士丁尼法典则使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罗马法毕竟是时代的产物,它实质上是奴隶制的法律,是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因此,它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了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拿破仑的《法国民法典》就以罗马法的有关规定为蓝本起草,英国、法国等也吸收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诉讼原则。罗马法为近代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从罗马法中受益。
考点四:(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的背景
(1)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2)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改革的阶级基础)。
(3)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政治前提)。
2.梭伦改革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1)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2)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3)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4)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3.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折中”的色彩)、“节制”、“公平”、“平等”。
(1)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
(2)梭伦运用“中庸”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 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4.梭伦改革的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5.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1)积极作用: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梭伦的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2)局限性: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没有废除奴隶制。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
(1)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2)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3)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4)条具备: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1)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农业方面,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农作物新品种;工业方面,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2)政治方面: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建立了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3)化教育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4)军事方面: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
(1)穆罕默德•阿里的经济改革虽一开始就具有对外开放的特点,但这种开放又是非常有限的。首先,从埃及面临的外部环境看,由于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斗仍对埃及形成严重威胁。其次,从阿里改革本身浓厚的封建色彩和高度的集权性看,由于政府对工业、农业、商业和外贸实行严格的垄断式控制,外国商品和资本难以大规模进入埃及。
(2)它是在保存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有近代化色彩,但其性质是封建性的。
(3)它涉及内容全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此虽有较大成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本质
阿里改革虽然发生在近代工业明进程中,但却是一场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其实质作用在于加强埃及的封建统治抵御外侵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可以说是近代工业明冲击下一次积极回应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变革。
阿里的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性加剧了阿里政权的危机,专制性与扩张性是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说明了民族独立、近代化才是当时进步的历史潮流。
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阿里改革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但其改革是在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进行的改良运动,失败是必然的。
(2)主要原因:改革给人民带灾难。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3)外部原因: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
(1)积极影响:拉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使埃及成为亚非最早开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结 束了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统一,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经济上,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生产力。军事上,增强了军事实力,成为地中海东部最强大的国家,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教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性:改革给人民带灾难,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二轮规律总结】
1.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条
(1)自然条:海岸线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
(2)社会条: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体制。
(3)人为因素:公民具有参与政治、追求民主的价值观等。
2.“城邦”和“公民”的简要概念
(1)“城邦”:即城市国家。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2)“公民”: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3.罗马公民法与万民法的比较及演变原因
公民法万民法
适用范围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调整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之关系
内容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演变原因罗马社会政治经济化发展;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的需要
4.雅典民主制的特征
(1)主权在民。雅典民主制是城邦民主制,是小国寡民的民主制。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体现了主权在民这一特征。
(2)权力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也受到由人民直接广泛参与的陪审法庭的制约。
(3)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雅典人视宪法为最高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4)公民意识。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统一的公 民集体形成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理政,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5.全面认识罗马法
(1)内容:核心内 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形成演变的原因:法律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罗马法是伴随着罗马国家的起而起,形成而形成,繁荣而发展的。
①古希腊明的影响。古罗马是古希腊明的正统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明的新的开拓者,无论在政治、思想、化、艺术还是法律上,古罗马都继承了古希腊的辉煌明并有所发展。
②不断发展的罗马经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的经济基础。
③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奴隶的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对外扩张活动是罗马法不断发展的动力。
④海外贸易的发展是罗马法成为“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和“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
【二轮学科探究】
1.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特点及局限性
(1)主要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②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③国家常设的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④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⑤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2)特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但是这并不表明这种民主是非常完美和全面的。它是一种原始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直接民主形式,适用范围只限于成年男性公民。
(3)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其民主性质和运作方式是非常原始的,同时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罗马法演变历程及特点
(1)历程:罗马法经历了《十二铜表法》(也称公民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变历程。
①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古罗马治国经验的总结,也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是罗马成法的起点,标志着罗马公民法的诞生。
②公元前3世纪中期,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等。
③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2)特点:①保护私有财产。②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有人从古希腊明繁盛的条得出结论:地域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这种结论是否确切?为什么?
判断:不确切。
因为:
(1)希腊环海而居的独特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对希腊明起了很大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明,说明了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2)影响古希腊明的因素很多,如政治、经济、种族、地域等,地域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确切地说古希腊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的关系
公民大会、五百 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都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并参加立法。
5.为什么说《十二铜表法》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其实质是什么?
(1)原因:《十二铜表法》虽然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但是,它的法律条比较明晰,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不能再随意解释习惯法。所以,其颁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维护私有制度。
6.从罗马法看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古罗马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古代最典型的 法治国家。罗马法律在调节罗马社会生活秩序,解决社会冲突,维护罗马奴隶主统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罗马法的作用证明了法律的一个突出价值在于维护社会秩序,这远比人治合理。
(2)罗马法的许多规定都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后世资本主义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法律,资产阶级的陪审、律师制度、诉讼制度都于罗马法。
7.中国当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联系
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同时,大力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并逐渐完善监督机制。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具体方式,如选举制、任期制、监督制等,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二轮高考真题】(三年内高考真题分类精选、解析)
(一)古代希腊
1.(2009年上海历史4)在古希腊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答案】:A
【解析】:B项是罗马的特点和内容; 陪审法庭是审理各种重要案、监督公职人员的机构;希腊的妇女、奴隶并不享有民主权利;因此B、C、D选项都是错的。
2.(2011年天津卷综历史12—(1))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世界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3分)
(二)雅典民主政治
1.(2011年广东省综19)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诊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2.(2011年东省综14)“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答案】:A
【解析】:这一制度是雅典城邦公民直接民主的体现,也即雅典民主的动作方式。B项错在“形式”上的平等;陪审员对案情的了解及判断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陈述,保证不了公平公正,也不是完备的司法程序。
3.(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2)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取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答案】:C
【解析】:克里斯提尼改革在制定行政选区时以地域为基础,而不是以血缘为基础,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A、B两项与材料无关,D是伯利克里改革。
4.(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答案】:B
【解析】:从题中材料归纳,“平民的荣誉不变、贵族的利益不受损失”,即是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5.(2010年天津卷综历史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权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答案】:D
【解析】:可从梭伦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影响(最大受益者)考虑。
6.(2010年海南卷历史9)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答案】:B
【解析】:“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这体现了梭伦在改革者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措施带有折中色彩。
7.(2009天津综历史3)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的是梭伦,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则是伯里克利,排除①④。
8.(2009年安徽综17)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答案】:D
【解析】: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可以看出,D项更符合题意。
9.(2009年江苏历史13)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项与史实不符,不是全体雅典人都能参与国家管理,妇女、奴隶、外邦人等则被排除在公民之外,③项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不是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结果。
10.(2009海南历史2)在伯利克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并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选出,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A.军人实 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三)罗马法
1.(2010年福建卷综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人关系的法律
【答案】:C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法,协调的是罗马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贵族和平民属于公民内部之间的关系,故选C。
2.(2010年江苏卷历史14)“法律条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3.(2009年辽宁宁夏综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卫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答案】:B
【解析】:A选项与题干中的“当事人若不向法庭起诉,法庭即不予受理”不符,C选项与题干中的“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不符,D选项与“法官审判应重证据”不符,C、D的表述都过于绝对。
(四)(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2009——2011三年内无这两次改革的高考历史真题)
【二轮模拟训练】
一.(必修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
A. 颁布“解负令” B.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 鼓励发展工商业
2.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区部落取代原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移民,为雅典人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 )
①狭隘性 ②排他性 ③不公正性 ④阶级性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
A. 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 B. 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C. 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D. 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5. 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 民主的广泛性 B. 决策的科学性 C. 程序的复杂性 D. 公民集体参政
6.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7.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时,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时,所考虑的不是其特殊阶级成员,而是他们所具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由此对当时雅典政治解读正确的是( )
①政权掌握在雅典绝大多数人手中 ②所有雅典人在法律上平等
③能力是公民担任公职的重要条 ④国家事务由公民讨论,民主决策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8.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
A. 妇女 B. 外邦人 C. 全体公民 D. 奴隶
9. 图中的两人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是( )
A. 君主专制与民主法制 B. 奴隶制商品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
C. “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罗马人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开始于( )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1.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A. 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B. 罗马法确保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罗马法保护自由民的利益 D. 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12. 公元前452-前450年间,罗马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
A. 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 保障平民利益,适应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
C. 有可循,限制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D. 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13. 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调整罗马公民和外邦人之间以及外邦人和外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这部法律( )
A. 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 B. 是罗马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C. 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D. 适应了罗马共和国的发展需要
14.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
A. 肯定证据 B. 主张重罪轻罚 C. 纵容犯罪 D. 维护贵族利益
15.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会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16.《世界明史》说:“后,(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
A. 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 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
C. 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 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17. “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 )
①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④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罗马帝国( )
A.通过习惯法保护外邦人的利益 B.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法
C.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将万民法上升为自然法
19. 公元6-7世纪是古代西方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
A. 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B. 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C. 罗马开始颁行成法;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 罗马开始颁行成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20.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
A.民主的广泛性 B.决策的科学性
C.程序的复杂性 D.公民集体参政
二.(必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的,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材料二
材料三 著名法学家耶林曾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雅 典民主政治的特点(4分)和局限(2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中所示人物对法制建设作出的贡献。(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罗马帝国“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图一 唐朝中央机构 图二 古代雅典政治机构
材料二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四 苏格拉底为之痛心,但并未因此对民主制度的活力丧失信心,于是开始运用自己的博学展开对民主制度的批评,企图予以改良,在他看,雅典民主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特别反对城邦官员的“抽签选举法”,认为此法愚不可及;“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在一种盲目激情引导下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
——《世界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二所示政治制度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
(3)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意义及弊端。(6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三.(选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30分)
2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的诗歌•之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知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这一法律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3分)并简要评价梭伦改革。(4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头巾’(指奥斯曼土耳其)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马克思?
请回答:?
(1)据题中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的影响。(9分)
【二轮模拟训练】答案要点及简析
一.(必修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C 梭伦改革通过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原的以血缘关系为主导的贵族等级制度,为平民参政提供了条。
2.B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①是梭伦改革的内容,④是伯利克里执政的措施,只有②③符合题意。
3.C 从题干材料信息反映出雅典民主范围的狭隘,而外邦人不享有民主力体现出雅典民主的排他性及不公正性,阶级属性在题干中不能体现。
4.D 雅典民主政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其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的,据此可排除AB。C并非民主政治的内容,亦排除。
5.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中“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可以推出当时雅典特别强调理性,强调论证一事的合理性。即决策的科学性。
6. B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①与史实不符,不是全体雅典人都能参与国家管理,妇女、奴隶、外邦人等则被排除在公民之外,③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不是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结果,且公民大会的决策并不能做到公正无私。
7. B 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从材料“担任公职……考虑的……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表明雅典政治重视个人的才能;同时从“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我们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公民讨论,民主决策。雅典政权掌握在占人口少数的成年男性公民手中,①错误,雅典民主并非是所有人都在法律上平等,②错误。
8. C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全体公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但其全体公民不包括A、B、D三项。
9. B 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政治制度。伯利克里时期处于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秦始皇时期属于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期,造成两者不同的根在于其经济基础的不同,前者处于奴隶制商品经济,后者处于封建自然经济。故选B,其余各项均停留在政治层面。
10. A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演变过程。罗马法的渊和基本法是《十二铜表法》,在此之前,罗马只有习惯法,不具法律性。
11.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罗马法对稳定地方秩序、巩固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C 本题考查罗马法,属于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量刑有了法律依据,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从而限制了贵族专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13. C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罗马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A错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最终产生了成法,排除B;万民法出现时罗马是帝国,排除D项。
14. A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点。罗马法规定,定罪不能基于怀疑,而要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证据上,所以选A。
15.B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苏格拉底说明的是雅典民主制的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做法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B项符合材料含义。材料反对用抽签的方式雇用某些行业的人,排除A项;C、D两项与材料不符。
16. A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演变。 D本身表述错误,罗马法的制定并不是在帝国建立后才开始的。而B、C只是阐述了法律增多的一个方面的因素,不全面。
17. A 本题可用排除法,从“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可知其主要用于解决经济和民事纠纷,①正确;从“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可知其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②正确;以上做法使罗马法更加简洁实用,③正确;不是所有自由民都获得公民地位,④错误。
18.C 据所学知识,随着不断对外扩张,罗马人广泛与外界接触,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原有的公民法就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为了治理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统治者要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公民法逐渐发展为万民法,故答案为C项。
19. A 本题需要注意时间。罗马开始颁布成法是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以秦王朝公元前221年建立为标志。
20.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中“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可以推出当时雅典特别强调理性,强调论证一事的合理性,即决策的科学性。
二.(必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21.
答案:
(1)特点:直接民主、轮流执政。(4分)局限: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2分)影响:古希腊民主政治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分)
(2)贡献:设立专门委员会编撰罗马法,汇编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2分)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2分)
(3)说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欧美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法律。(2分)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拿破仑法典》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等。(6分,任意列举三个,每个两分)
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相关内容。
(1)从参政方式概括其特点,从民主范围概括其局限,从对近代民主政治的影响概括其历史作用。
(2)依据查士丁尼的贡献作答。
(3)结合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影响作答。
22.
答案:
(1)不同:君主专(独)断(君主专制);集体决策(民主决策)。(4分)
(2)特点:集体决策与君主专断相结合;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4分)影响: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分)
(3)意义:形成了集体管理国家政权的新形式;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使雅典在精神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3分)弊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外行治国”;民众易受少数政治家的蛊惑与控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任答三点,3分)
(4)认识:不同的政治制度各具特点,各有利弊(或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不同的政治制度之间应该互相借鉴。(2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和雅典的民主制度。
(1)从两种制度的决策方式的角度回答。
(2)先从材料中总结其特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
(3)从材料三说明民主制度的优点,材料四说明其弊端,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整合回答。
(4)要结合前三问的内容回答。
三.(选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小题分)
23.
答案:
(1)主要内容:颁布“解负令”。 (4分)背景: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激化;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4分)
(2)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革命性。(3分)评价: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或民主化改革不彻底)。(4分)
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的关键句“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可以判断为“解负令”;颁布的背景即梭伦改革的背景。
(2)材料二中“两个阶级,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即明确点了中庸特点(既不偏袒贵族,也不迁就平民);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方面辩证地评价。
24.
答案:
(1)动机:增强国力;对外扩张,建立帝国;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6分)
(2)影响:改革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几百年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历史进程;改革不仅促进了化的繁荣,更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使埃及的独立和主权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得以维护;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为埃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任答三点,9分)
解析:
(1)思考三则材料中的关键词“工业国”、“破坏埃及”、“ 代替土耳其人”并结合所学知识简答。
(2)主要从改革的历史作用方面分析,主要突出其积极影响;本题不能答成辩证评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51190.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考点备考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