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限时规范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南京模拟)各类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存在(  )
A.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和着丝点分裂
B.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和细胞质分开
C.纺锤丝出现和ATP的产生
D.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和分离
解析:不论哪种细胞,哪种分裂方式,在分裂的时候均有遗传物质的散乱分布于纺锤体
中央和细胞质的分开。原核细胞如细菌细胞内无染色体,在分裂时也没有纺锤丝出现。
答案:B
2.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
解析: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平面,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已经解体、
核仁已经消失,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且出现纺锤体,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看不到核膜,
但可以看到染色体和纺锤体。
答案:C

3.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假设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大多开始于夜晚
22∶00点,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取材的最佳时间是(  )
A.夜晚22点到0∶18之间
B.次日8∶24至10∶42之间
C.次日10∶42至13∶00之间
D.次日0∶18至10∶42之间
解析:分裂间期是一个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主要是
观察分裂期的各期图像,结合图、文信息计算得出:分裂期大多是次日8∶24至10∶
42之间,故选B项。
答案:B
4.(情景迁移题)大阪大学松永幸大等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
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在两次减数分裂的间期ASURA都可能大量合成
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变化与ASURA密切相关
解析:ASUR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SURA
与分裂间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一般认为没有间期。
答案:B
5.如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正常培养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
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向该培养液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并连续培养几小时
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B.促进着丝点分裂
C.抑制四分体形成D.抑制细胞质分裂
解析:通过图甲和图乙的对比,发现加入化合物后,导致DNA含量高的细胞数目相对
增多,而促进着丝点分裂和抑制四分体形成对DNA含量都没有直接影响;从甲图可以
看出,原来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能正常进行,才会出现不同细胞DNA含量不
同;该化合物很可能是抑制细胞质分裂,从而导致部分细胞中DNA含量增多。
答案:D
6.(2010•河北石家庄模拟)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其
中错误的是(  )

A.a和bB.c和dC.b和dD.e和f
解析:因该图为高等植物的有丝分裂图像,高等植物无中心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
形成纺锤体,故d图错误;因植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直接将原有细胞分成两
个,因此分裂末期细胞膜不向内凹陷,故b图错误。
答案:C
7.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
B.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解析:豌豆属于高等植物,无中心体。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要完成DNA的散乱分布于
纺锤体中央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等基本条件。
答案:B
8.(2010•广东联考)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
殖和遗传的基础。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①,结合图②分析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对应图②中的BC段
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
C.图①时期核糖体活动旺盛
D.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解析:图①属于有丝分裂中期,故A、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转录
停止,故C错误。
答案:C
9.(2010•南充模拟)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以利
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 ③用龙胆紫染液可将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成紫色 ④压片的
目的是使根尖细胞充分分散,形成单层 ⑤当看到一个处于中期的细胞时,注意观察它
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中期到末期的变化
A.①②B.③④⑤
C.①⑤D.①②③④
解析:该实验中盐酸解离已使细胞死亡,因此不能通过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各时期的变化。
答案:D
10.图示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三种数量关系,其中a是染色体,
b是染色单体,c是DNA分子,那么数量关系正确的个数有(  )

A.0个B.1个C.2个D.3个
解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后,每条染色体上包含两条姐
妹染色单体,包含两个DNA分子,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之比为1∶2∶
2;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之前以及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DNA分子数之比为1∶1,此时不含染色单体。因而图
示中正确的有甲和丙两个。
答案:C
11.(2010•安徽合肥一中检测)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B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解析:甲图中CD段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精巢中细胞也进行有丝分裂产
生精原细胞;乙图中CD段包括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前期和中期细
胞中染色体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后期与正常体细胞数目相同。
答案:C
1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酵母菌细胞,把制
作此装片的样液继续培养6h后再稀释10倍,然后制作成装片放到相同的显微镜下观
察,则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细胞。可推断细胞周期的平均时间是(  )
A.0.5hB.1hC.1.5hD.2h
解析:样液稀释10倍后有80个细胞,则细胞总数为800,设6h内酵母菌细胞共完成
了n个细胞周期,则50×2n=800,n=4,即完成了4个细胞周期。因此,细胞周期的
平均时间为6/4=1.5h。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8分)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
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
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
作答。

(1)图A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图A所示细胞是来自杂合子且在2的某一位点上有一基因a,对应图C中DNA含量
为2C时,该培养液共有________个基因a。
(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
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C图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B图的________期(填写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________(C)的细胞数量
会增加。
解析:(1)图A细胞位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单体没有分开;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末
期出现的一种结构,该细胞没有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DNA含量为2C时,说明细
胞没有进行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据图分析就可以得出答案。(2)吸收无机盐离
子属于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和能量(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提供
能量)。(3)据图分析可知S期DNA在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由2C逐渐增加到4C。
(4)抑制DNA的合成就会使细胞周期处于分裂间期的G1期。
答案:(1)8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 6000 (2)线粒体、核糖
体 (3)S (4)2
14.(22分)(原创题)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
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
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
时,________(能/不能)利用图甲②区细胞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和c两时期,________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3)丙图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图乙的________阶段(填文字),根据诱变育
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乙的________阶段(填字母)。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
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之后,不同班级的同学在一起进
行交流,某同学发现,上午第一节课做实验的同学极少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而上午
第三节课做实验的同学则大多数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他推测洋葱根尖细胞在一天中
的某些时段分裂比较活跃,并就此展开下面的探究活动。
(一)准备
经查资料后知:25℃时洋葱根尖细胞周期为18小时,其中分裂期为1.5小时。所以,
要准确掌握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不同时段的分裂状况,每次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________小时。
(二)培养洋葱幼根,制作装片。
制作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
(三)观察装片
(四)记录观察结果
请将下列记录表中①~⑤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样时间:    室温:    记录人:    
记录时间:    
(五)结果统计与分析。数据显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甲中由③分生区细胞形成①②④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四个区域细
胞的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mRNA
的含量变化,要获得此结果,取材细胞应该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③分生区细胞。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形成mRNA,e时期形成细胞壁,需要大量的高尔基体。丙图中①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解开螺旋,呈细丝状,②表示分裂间期,细胞内部正在完成DNA分子的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③表示分裂期的前期,每一条染色体包含着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诱变育种中诱变剂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时发挥作用。第(5)小题以有丝分裂为载体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第一步考查取样的时间,因分裂期为1.5小时,所以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5小时,否则就无法掌握不同时间段的分裂状况。第二步考查制作装片的步骤,即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漂洗与染色两个步骤易颠倒出错。第四步①实验表格的填写,是考生很容易忽略的问题,书写时要考虑自变量和因变量,如本题的自变量为不同时期,因变量是细胞数量。第五步要明确问的是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
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不能 图甲②区细胞是伸长区细胞,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2)RNA聚合酶 高尔基体
(3)间期和前期 b (4)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 (5)(一)1.5 (二)解离 漂洗 染色 (四)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数量记录表 ②细胞数量 ③分裂期 ④分裂间期(③与④可互换) ⑤样本1、样本2 (五)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远大于分裂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57774.html

相关阅读:烟台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