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模拟调研检测试题(附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1l卷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
64162海里,于2014年11月11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图1为
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据此回答1一2题。

1.“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A.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
B.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
C.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
D.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
2.本次科考发现了16个海底热液区,黑色热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高的“黑烟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热液区最可能位于
A.大陆架B.大陆坡C.海岭D.深海平原
在我国边境县中,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接壤国家数量最多。据此回
答3-4题。
3.关于该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B.接壤国家有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C.因接壤国家多,使其成为边境贸易最发达的县
D.接壤国家均为内陆国,县内河流均为内流河
4.该县县城街道两旁的绿地在种植花草时铺设了塑料薄膜,主要目的是
A.防治病虫害B.改善热量 C.增加水分D.改良土壤
图2示意日本各地多年平均最大降雪量。读图回答5 --6题。
 

5.造成日本最大降雪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B.火山活动 C.地形D.太阳辐射
6.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形影响,甲地最大降雪量数值较大
B.受日本暖流影响,乙地最大降雪量数值最小
C.丙地因海拔最高,最大降雪量数值在三地中最大
D.乙地因不受冬季风影响,最大降雪量数值比丙地少
图3为2001年、2025年(预侧)全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据

7.2001~2025年,人口增长最快的两个大洲或地区是
A.大洋洲和欧洲B.亚洲和大洋洲C.非洲和拉丁美洲D.北美和拉丁美洲
8.“人口数量及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资源丰富,经济增长快,人口压力将得到缓解
B.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导致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发展问题
C.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城市化迅速,人口压力变小
D.北美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移民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很大
物流业是现代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支撑,图4为我国中部五省物流网,据此回答9一11题。

9.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B.区域合作和交通发展
C.交通发展和信息通畅D.信息通畅和区域合作
10.图4中代表武汉的序号是
A.①B.② C.③D.④
11.下列经济活动中,依赖物流支持的是
A.电子商务B.手机充费 C.房屋中介D.电视广告
12.某企业向美国出口机器设备,当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比率为7: 1时.出口一套价格为18万美元的设备获利48万元人民币。当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比率变为6.5:1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同一套设备可获利________万元人民币。
A.30 B.32 C.36 D.39
13.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突出强调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强化内需市场。在经济工作中,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
①是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③有利于发挥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纽带作用④有利于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常年,小麦与玉米合理比价为1.1:1。2014年,河北一些地区小麦与玉米的比价一度降到0.85: 1。一些企业开始用小麦代替玉米作为生产原料,部分农民改变了以往的耕作习惯,收获玉米后不再种植小麦,留出土地,计划来年种春玉米。这表明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习惯
②价格变动能够调节生产规模
③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包容性发展”,是旨在倡导和推动更为公平和均衡的新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发展”即让发展过程中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列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做法是
①促进贸易平衡,实现贸易双方互惠互利②逐步消除收入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④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保证经济快速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6.某市农村全面推广制度加科技的管理模式,各村对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等进行登记,全部录入电脑,村民可以通过电脑和台账查到本村的资产、签订的合同、公章的使用记录等情况。这种管理模式
①有利于密切基层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②能够维护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③是村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这两句古语启示政府要
①审慎行使权力,坚持民主决策②密切联系群众,广泛集中民智
③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④加大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8.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深切关怀西藏人民,不断完善和丰富党的治藏方略,研究制定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建设,使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获得长足发展。这一事实表明
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不断扩大
②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切实贯彻
③做好西藏发展工作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切实履行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河北蔚县剪纸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当代剪纸艺术家传承艺术传统,不断地从现实生活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绘画等文化形式中吸取和提炼新的题材,对剪纸进行技艺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月前,蔚县剪纸涉及八大类6000多个品种,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剪纸及相关产业产值达4亿元,占全县GDP的5%。这一材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稳定不变的特点②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③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俱进、博采众长④文化与经济在时代进程中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一位文艺评论者说: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机的作品。这段话说明
①艺术创作必须源于社会实践②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
③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亦步亦趋④艺术作品必须服务于实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1.为加强地球系统的科学研究,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话语权,某大学联合科技集团启动建设地球系统模拟器。该模拟器是对地球自然变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可以还原或预测地球自然变化过程,是人类认识地球、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科研装备。这表明
①人类意识活动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科技装备是人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④现代科技手段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22.右侧漫画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B.事物发展是在矛盾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C.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D.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有不同的矛盾
23.“最美妈妈”吴菊萍等10位草根英雄用瞬间的选择或长期的坚守,以平凡的良心和坚定的信念,诊释了道德和人性的力量。他们被近千万网民“顶起”,成为“中国网事•感动2014”年度网络人物。从哲学角度对这一材料内容进行概括,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C.崇尚道德和信守良知是社会生活的本质D.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24.宋代“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
A.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削弱了地方自主处置事务的能力

25.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
A.“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天下为主,君为客”
26.王韬在《瀛?杂志》中指出“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半皆粤人为之,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当时流行于上海市井的一首竹枝词写到:“洋行买办每多财,时式衣装尽得来。阔绰排场人尽幕,频年获利店纷开。”对材料所述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A.收回利权运动取得一定成效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文D.工商立国成为清政府的治国思想
27.美国《纽约太阳报》记者泽西•钱伯林根据他在北京的所见所闻,写了一篇标题为《英国人还在掠夺》的报道,报道了一名英国上校率领士兵在天坛搜刮的事件,并用电报发回报社,此事引出了一场军事审判,但没有公布审判结果。“此事”应发生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28.以下是1914一1927年、1928一1934年中国工业企业各项指标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表明

A一战爆发后的14年国民经济增速最快B一战之后中国工业企业得到持续发展
C.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总体加快D.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增长迅速
29.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一套“蒙学教科书”,其中《蒙学修身教科书》分修己、保身、待人、处世四章,有关守法、纳税、财产和政治等内容属于“处世”章,相关课文有:“纳税者皆有监督用此税项之权”;“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天下无无政治之国家……同一政治,必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这一事件
A.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B.推动了国人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C.推动学校教育内容开始突破传统经学典籍D.反映了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
30.对下面中国1949——2008年粮食产量变化图认识正确的是

A.1952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变化主、要是因为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B.1965年与1962年相比粮食产量的变化标志着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1978年粮食产量变化主要是因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1978年后粮食产量的变化与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密切相关
31.1972年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中日邦交正常化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灵活运用。下列选项体现了“求同”的是
A.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B.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C.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D.平衡国际战略力量

32.右图为本杰明•富兰克林1754年绘制的政治漫画,讽刺当时北美殖民地的状况。其意图是号召北美殖民地
A.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B.团结起来以实现独立
C.组建统一的联邦政府
D.成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33.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34.法国某评论家曾撰文称赞:曹雪芹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能力。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主要相似点是
A.批判现实的百科全书式著作B.宣泄对现实不满的“孤愤之书”
C.揭露金钱至上的罪恶与丑陋D.揭示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命运
35.1975年11月在法国倡议下,西方主要工业国(法国、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首脑会议在法国举行,内容涉及几乎所有经济问题。1976年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了七国集团。后俄罗斯加入,七国集团发展成为八国集团。下列选项属于七国集团形成背景的是
A.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B.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C.法国成为西欧经济发展的“领头羊”D.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第11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 } 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一
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
36.(28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本地区地形和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12分)


(2)图示区域是欧洲重要的“粮仓”,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2分)


(3)图中乙处为该国重要的炼油基地,分析其区位优势。(4分)


37.(18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决,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使得相关产业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由此带来了企业停产、失业人数激增、收入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确定44个城市(包括地区)为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从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
材料二 图6示意我国44个试点城市分布

(1)分析我国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众多的原因。(12分)

 

(2)有人认为“资源枯竭型旧城要向科技新城转型”,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6分)

 

38.(26分)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材料一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目前,在500多种工业品中,已有一半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国人均能源储备和能源终端利用效率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铁矿等战略性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同时,我国也是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大国,因环境问题造成损害群众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国际关系中由此引发的摩擦也有所增多。
材料二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材料三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切实有效的社会行动。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40% -45%。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强调,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的战略抉择。根据材料二的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企业“绿色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三进行评析。(12分)

 

39.(26分)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精神是历史的积淀,时代的强音。目前,全国很多城市正在积极提炼和践行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
材料一 城市精神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植根历史,基于现实,呼应时代,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城市精神综合凝聚了城市自身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是对这些因素的高度提炼与准确概括,既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又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材料二 近年来,某市把城市精神融入到机关、校园、社区、乡村文化建设活动中,使践行城市精神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每年评选“感动城市十大人物”“振兴城市贡献奖”,通过树立先进模范人物,宣传践行城市精神的先进典型,使市民有学习和追赶的目标,增强了城市精神的可信性、感召力,提高了广大市民热爱和建设城市的自豪感和自觉性。
(1)结合材料一,分析城市精神提炼过程中主要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将城市精神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意义。(12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曰组各题。
材料一 唐朝时,大量朝鲜人、日本人、印度人、西域人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也传播他们自己的文化。唐代僧人不畏艰险,赴印度学习佛教,求取真经者,络绎不绝。而唐代的知识分子学习外来的佛教、梵文者,更是比比皆是,成为一时风尚。思想上儒佛道三家争胜,文化艺术上则多元交汇,辉煌灿烂。社会风气也相当开放自由,尚武任侠,昂扬激越,呈现出积极进取、恢弘博大的气象。
—马克立《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不同文明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效仿拜占庭帝国。
—罗素《中西文化比较》
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家,从格劳秀斯到卢梭,都是以自然法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的。从思想渊源来说,他们的自然法学说,直接导源于罗马法学家。……这种学说的一般公式是:人类原先处于自然状态中,由代表人类“理性”、“正义”的自然法所支配,享有各种自然权利,也即天赋的,不可渡让的权利,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为了更好地享有这种自然权利,他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了政府。……美国独立战争时的《独立宣言》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人权宣言》都奠基于这种自然法 学说。
—摘编自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 希望在中国实现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的五权分立的共和政治。……因为要通过考试制度来挑选国家人才。我希望能根据这种办法,最严密、最公平地选拔人才,使优秀人士掌管国务。……因为单纯通过选举来录用人才而完全不用考试的办法,就往往会使那些有口才的人在选民中间运动,以占其地位,而那些无口才但有学问思想的人却被限制。……至于纠察制度,是除了要监督议会外,还要专门监督国家政治,以纠正其所犯错误,并解决今天共和政治的不足处……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据材料一,简要评述唐朝文明的鲜明特征。(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要效仿拜占庭帝国的文明?概括17,18世纪欧美思想家利用自然法学说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表现。(10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孙中山对待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态度,并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史学界对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止状态。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国社会似乎“停滞于静止状态”了。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787年出版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状态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这个帝国的“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而早期近代化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它将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罗文兴《被误读的中国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
评材料中关于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做
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图7示意澳大利亚2003一2008年来华游客对游览地的喜好程度(数值越大,说明喜好程度越高)。据图指出澳大利亚来华游客最集中的省(自治区),并分析到达西北地区的澳大利亚游客较少的原因。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格林尼治时间2014年11月23日10时,土耳其东部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中位于和伊朗接壤的凡省塔巴利村,震源深度5公里。此次地震造成601人死亡,4152人受伤,6000座建筑物遭不同程度破坏,图8为此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为什么土耳其多地震?分析此次地震破坏力大的原因。

44.(10分)[环境保护]
图9示意美国西海岸加州圣华金谷地1925一1977年土地沉降情况(图中数字为年份,表示相应年份地面的海拔高度)。指出该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简述防治措施。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医思想将复杂的生命现象简单的归结为阴阳和五行,是比较注意表象的,而不能真正认识疾病的本质,因此说中医是一种经验的集合。而西医是建立在细胞学、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是所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大成,是相对微观的,一切力求具体,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系统科学。
—摘自《中西医比较》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掀起了废止汉医的思潮,而彼时以进化论为主要思想武器的青年鲁迅笃信新医学—西医。他认为:“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
—鲁迅《热风•随感录》
材料三 (日本医学)运动也给近代中国医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广泛深入而又旷日持久的论争。
—《近代中西医学观的碰撞与交融》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中医逐渐式微”的主要原因。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医学改革的主要特点。(9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评价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医学改革所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791一1792年间,(从美国回到英国的)潘恩发表长篇政论文《人权》。潘恩说,每一代人都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政治制度,其先辈无权代其决定。选择政治制度是英国人生而就有的天赋人权,英国人为保卫这个权利应该战斗到底。潘恩进而推论说,每一个人都有权行使政治权利,但在现行制度下,劳动者却被剥夺这个权利,结果就造成劳动者普遍的贫穷。因此,只有恢复人民的权利,他们才能从贫穷中解脱出来。《人权》出版后在劳动人民中间引起巨大反响,到1793年,在英法两国的销售量已达到20万册。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一是其本身提出的对于公民身份的限制,即什么样的人才有选举权的规定。其认为公民享有选举权,除非其本身是文盲或未参与纳税。二是其提出扩大选决权的概念,即对于那些高学历并且拥有政治经验的人而言,其应该拥有两张选票,以保证其意见表达。三是其认为代议制民主选举的核心是选合适的人,而非选择合适的政策。一旦合适的人居于其位,则不论其意见与选民意见如何相左,都应该予以尊重,以避免听从大众意见而生的多数暴政,从而使少数人的意见也能得以发挥作用。
—《约翰•穆勒和他的精英治国思想》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潘恩的政治主张及对当时英法社会的影响。(9分)


(2)据材料分析约翰•穆勒与潘恩思想的不同之处。(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9年4月,第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举行。大会指出,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呼吁为各国之间的和平合作而斗争,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郭沫若、马寅初等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
—摘编自岳麓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郭沫若团长在第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致答词时称:华沙二世界和大是有很大成就的,它告诉全世界人民:绝不能等待和平,必须去争取和平!保卫和平一定要反对侵略,在今天来说,就是要反对破坏远东和平威胁世界和平的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新华社电讯1950年12月21日
材料二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980年2月中国正式参加裁军谈判会议工作。中国提出的全面彻底核裁军,有核国家应无条件保证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有核国家签署不使用核武器国际公约等主张,得到大多数与会国的赞同和支持。为推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中国于1996年7月29日郑重宣布暂停核试验。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和平大会兴起的原因及重要影响。(7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一、二中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8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美国内战爆发初期,林肯政府试图妥协,在战争中节节失利。林肯1862年8月给霍勒斯•格里利的信中说:“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推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有人认为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不够强硬,对他说:“你为什么要让他们成为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消灭他们才对。”“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使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65年4月14日,林肯遇刺身亡。事件过程是演员布斯选择当戏剧进入高潮时,对林肯连开8枪,然后他从包厢跳到舞台上,面朝观众,大喊一声“一切暴君都是这个下场!”
—《林肯遇刺》
林肯总统遇刺离世后,马克思对这位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但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总统的评价是:“这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这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夜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的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至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马克思眼中的林肯总统》
(l)据材料一说明林肯在内战初期“试图妥协”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对美国社会的深远影响。(7分)
(2)材料二中布斯和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林肯的主要贡献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

(每小题4分,共140分)
1.B 2.C 3.B 4.B 5.D 6.A 7.C 8.D 9.C 10.C 11.A 12.D 13.C 14.C 15.B 16.A 17.A 18.C 19.D 20.A 21.C 22.B 23.D 24.D 25.A 26.C 27.C 28.D 29.B 30.D 31.D 32.B 33.C 34.A 35.D
非(共160分)
36.(28分)
(1)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缓,含沙量小,(落差小),水能蕴藏量小。(3分)
该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径流量较大;(3分)降水的季节变化小,流量较为稳定;(3分)冬季温和(最低月均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3分)
(2)优势:降水丰沛,相对均匀;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8分)劣势:夏季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偏少)(4分)
(3)位于河流入海口(塞纳河),是天然良港,可以实现河海联运,辐射内地,有利于石油输入和石油产品的输出;(2分)(巴黎盆地是法国最大的工业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2分)
37.(只要答案合理,酌情给分,18分)
(1)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区,矿产资源型城市众多,资源开采历史长;(4分)以煤炭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2分)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林木蓄积量最大,曾是我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有较多的森林型城市;长期的过度砍伐,导致森林资源退化严重;国家实施全面禁伐天然林政策。(6分)
(2)同意:有国家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支持;高科技产业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广阔;发展高科技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关联行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每个要点2分,答出任意三个要点得6分)
不同意:高科技产业对人才和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而此类城市科技与教育基础薄弱,经济实力不足,难以实现向科技新城转型;(4分)并且高科技产业提供再就业岗位数量少,难以缓解就业压力;此类产业对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要求很高,当地难以满足。(答出任意一点即给2分)
38.(26分)
(1)①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能源资源状况、自身发展要求还是国际环境,都决定不可能再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分)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国家发展战略,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列入企业生产成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制定绿色生产经营战略,努力实现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开发适销对路的环保产品。(8分)(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各国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上存在许多共同利益,需要进行充分的国际合作。(4分)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相应的义务。我国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同时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必要的义务。(4分)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考虑自身发展阶段和水平,维护国家利益。(4分)
39.(26分)
(1)提炼城市精神,要植根历史,基于现实,呼应时代,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这体现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分)
提炼城市精神,要统筹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进行高度提炼与准确概括。这体现了全面的观点和系统优化的方法。(4分)
提炼城市精神,既要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又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分)
(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将城市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能够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市民的人文素养。(4分)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将城市精神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市民,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精神动力,推动城市的发展。(4分)
城市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城市精神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分)
40.(25分)
(1)积极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或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3分)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空前繁荣(经济进步,国力强盛,政治制度先进,科学文化昌明发达),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3分)
(2)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权的黑暗;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尚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罗马文化中孕育着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4分)
以自然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勾画理性王国的政治蓝图;通过立法维护革命成果。(6分)
(3)态度:熔铸中西文化精髓,力图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批判借鉴,发展创新)(3分)
史实:借鉴中国传统文明和西方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提出三民主义纲领,其中民生主义是最富特色、最富创意的部分;提出五权分立原则,主张考试权、监察权独立;借鉴苏联经验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6分)
41.(12分)
答案要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依据: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领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理学思想等影响深远,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摧残人性;外交上总体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第二种观点认为当时的社会是传统社会的顶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不断发展;对传统儒家思想产生质疑;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学艺术繁荣。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42.旅游地理(10分)
江苏、浙江、广东;(3分)西北地区自然风光与澳大利亚比较雷同;(3分)澳大利亚游客对西北地区的了解不够;(2分)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2分)
43.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土耳其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2分)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2分)地壳活跃、不稳定。(2分)震级高;震源浅。(4分)
44.环境保护(10分)
农业灌溉,过度抽取地下水(4分)
节约用水;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适时进行回灌。(6分)
45.(15分)
(1)原因:中医治疗理论的局限性;西学传入,西医的科学性优势;明治维新的影响。(6分)
特点:制订医疗制度,法律保障医师资质,西医得以垄断。(3分)
(2)影响:日本完成了由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变;引起了中国医学界的论争,促进了中国思想界的解放;但传统中医学因此受到冷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6分)
46.(15分)
(1)主张:天赋人权、权利平等;把改革政治制度与解决劳动人民的贫困问题联系起来 。影响:推动了英国人民群众争取议会改革的斗争;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深入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9分)
(2)不同:主张对于公民身份应该有限制;反对多数人的暴政;强调精英治国。(6分)
47. (15分)
(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冷战兴起威胁人们的安全;一些国际组织和著名人士的号召。(4分)
影响:对制止战争特别是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使和平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基础。(3分)
(2)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彰显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抗美援朝,打击美国侵略,维护远东和平;60年代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参加裁军谈判会仪,暂停核试验,推动了核裁军谈判进程,从而增进了国际和平与安全。(8分)
48. (15分)
(1)原因:林肯以维护国家统一为首要目标,是否解放奴隶服从于维护联邦统一。影响: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美国,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7分)(2)原因:布斯是站在南方奴隶主立场上,马克思是从人类普世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来评价。(4分)贡献: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度。(4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58872.html

相关阅读:2008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年级理科综合(生物)模拟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