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4•聊城检测)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地更新
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因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不一定都是氨基酸,但不论是蛋白质还是RNA,其化学组成元素均包括C、H、O、N。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不考虑成熟红细胞),酶是一种有机催化剂,其既可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也可在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酶的活性会随着酶存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所以酶应不断更新才能够维持细胞代谢的稳定和高效。
答案:C
2.将1 mL 5%人的胃液溶液倒入装有10 mL蛋白质胶体的试管内,置于25°C的温水中水浴,研究其对蛋白质的消化情况。下列各方法中能提高酶活性的是( )
A.把实验温度提高到37°C
B.在试管内再加入1 mL 5%胃液溶液
C.将pH由2调节为7
D.在试管内再加入1 mL唾液
解析: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为37℃,因此,把实验温度从25℃提高到37℃能提高酶活性。
答案:A
3.(2014•抚顺质检)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
①肽酶 ②解旋酶 ③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 ⑤DNA连接酶
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酯键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氢键
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磷酸基
解析:肽酶破坏的是肽键,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间氢键,纤维素酶破坏植物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ATP水解酶破坏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化学能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DNA连接酶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形成重组DNA分子。
答案:B
4.某学生为了证明唾液能够使淀粉水解,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先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变蓝色;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得出结论。此实验设计最大的失误在于( )
A.未对面包做还原糖检验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D.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解析:用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说明嚼碎的面包中含有还原糖,能否证明该还原糖是由唾液的催化作用产生的,还需要对面包做还原糖的检验才能说明,即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答案:A
5.如图曲线表示物质M生成物质N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剂
条件下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a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发
生需要的活化能
B.ab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C.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D.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pH条件,则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可发生改变
解析: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c段表示有酶存在的条件下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需要的活化能;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M生成物质N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pH等条件,则酶的活性会发生改变,故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可发生改变。
答案:D
6.对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
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解析: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气泡)。增加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一段时间后,因底物过氧化氢全部被消耗分解掉,产生的氧气(气体)量不再增加。
答案:C
7.(2014•盐城模拟)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
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B.曲线①作为实验对照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D.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将持续上移
解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但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最后变性失活,故a点不会随温度的升高持续上升。
答案:D
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0℃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C.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注入新鲜猪肝研磨液
D.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3提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
解析:促进血液凝固的酶的最适温度是35℃左右;多酶片的主要功能是助消化;pH能影响酶的活性,在pH为3时,唾液淀粉酶已经失活,因此,将溶液pH由3提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C
9.(2014•西安质检)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和Tb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
C.图乙中温度超过Tb时,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可能对应图甲中的温度为T0
解析:图甲表示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图乙表示产物的积累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乙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产物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已经停止,即因温度而使酶的活性丧失。
答案:C
10.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为A、B、C 3组,并分别调整到0℃、25℃、100℃,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温度分别为0℃、25℃、100℃的等量淀粉溶液,保持各组温度30 min后,继续进行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若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碘液,试管内液体颜色都可能出现蓝色
B.若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一段时间,试管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C.该实验的对照组是A组,实验组是B、C两组
D.只要在0℃和100℃之间每隔10℃设置一个实验组,就可确定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解析:若向3支试管中加入碘液,A试管由于酶活性较低、C试管由于酶活性丧失,有淀粉存在会出现蓝色,B试管也有可能因淀粉没有完全分解而出现蓝色;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A、B两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本实验中的3组实验相互对照,每一组都是实验组,又是另两组的对照组。
答案:A
11.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等量的过氧化氢经不同处理
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①加入2滴过氧化氢酶
溶液,②加入2滴FeCl3,③加入2滴蒸馏水),请分析判
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可知,①~③反应速率从慢到快依次是①<②<③
B.①与②相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
C.①与③相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高效性
D.如果仅将实验温度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②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③反应速率为:③<②<①;结合教材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曲线的含义,很容易得出B、C两项的结论是错误的,二者的结论颠倒了;当实验温度改为80℃后,过氧化氢酶因高温而失活,会失去催化作用,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②。
答案:D
12.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⑥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bcd
①淀粉溶液2 mL蔗糖溶液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
②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
③将c试管中的溶液倒入a试管,将d试管中的溶
液倒入b试管,保温5 min
④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 min
⑤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 mL
⑥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
B.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②的温度、④的加热时间设置错误
D.④和⑤的顺序有误
解析:该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的自变量应为酶催化的不同底物。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Ⅰ:苹果的鲜食风味与其果肉细胞中的酚类物质种类与数量息息相关,果肉细胞中还有一些促使这些酚类物质氧化的酚氧化酶,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时,酚氧化酶有机会与酚类物质接触而使物质氧化成棕褐色。
Ⅱ:茶叶细胞中也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氧化酶。茶叶制作工艺中,有手工或机械揉搓、热锅高温炒制、晒干、炒干等方法。
(1)据材料Ⅰ,我们可以推测,正常水果不会变成褐色,是由于细胞内具有________的缘故,这也表明细胞的这种结构具有_______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与细胞内________(物质)的决定分不开的。
(2)家庭中为了延缓切开的苹果变为褐色的时间,可以如何处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含有酚氧化酶,人们利用酚氧化酶活性可加工制作商品。请试回答红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过程(提示:红茶颜色为褐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回答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________关键过程(提示:绿茶颜色为绿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生物膜系统的存在,真核细胞内完成各种功能的酶是分开存放的。这种特性也充分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特性最终由本物种的基因(或遗传物质)决定。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环境可以抑制酶的活性。
(3)制备红茶时需要采用手工或机械揉搓的方式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使酚氧化酶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
(4)制备绿茶时则需要防止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接触,但细胞的破坏是难免的,于是便有了热锅高温炒制使酶失活的想法,这是利用了酶的高温失活的特性。
答案:(1)生物膜系统 选择透过性 DNA(或遗传物质、基因)
(2)把切开的苹果置于0~4℃冰箱中 适宜的低温抑制酶的活性
(3)将细胞揉破 破坏生物膜系统,使酚类物质与氧化酶接触而发生反应
(4)热锅炒制 使酶失活
14.(20分)(2010•海南高考)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234
1%NaCl溶液(mL)1
1%CuSO4溶液(mL)1
1%Na2SO4溶液(mL)1
蒸馏水(mL)1
pH6.8缓冲液(mL)1111
1%淀粉溶液(mL)111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 mL
观察结果无色深蓝色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向试管中加入缓冲液有利于维持缓冲液中pH稳定。
(2)本实验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酶活性越高,淀粉水解越彻底,加入碘液后蓝色越浅甚至显示无色,反之,当淀粉酶活性受抑制时,淀粉将不能被水解,加入碘液后将显示蓝色。表中“观察结果”栏显示,Cu2+对淀粉酶活性具抑制作用,Cl-则可提高淀粉酶活性。
(3)该实验中4号试管加入等量蒸馏水,可起对照作用,而设置3号试管则可确定SO2-4、Na+对酶活性的影响程度。
(4)若用斐林试剂作检测剂,则淀粉水解越彻底还原糖生成量越多,砖红色沉淀生成量也越多,依据实验结果,Cu2+可抑制淀粉酶活性,若在保温前加入斐林试剂,则可导致淀粉酶活性被其中的Cu2+所抑制。
答案:(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Cl-和Cu2+ Cu2+ Cl-
(3)对照 确定Na+和SO2-4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
(4)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或蓝色) 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 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15.(教师备选题)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试管,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
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
甲+-+-
(2)实验步骤:
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的浅,其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可根据底物相同酶不同或底物不同酶相同时,还原糖是否产生来确定酶是否发挥催化作用。由于要求验证两种酶的专一性,故实验分为4组。另外,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及结论均是确定的,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酶活性降低,产生的还原糖减少,砖红色变浅。
答案:(1)
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
甲+-+-
乙-+-+
丙+--+
丁-++-
(2)②混匀,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 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水浴一段时间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4)酶的催化作用有专一性
(5)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63298.html
相关阅读:烟台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