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45分)
一、: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面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2.右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示意图。这一时期管
理①区域的机构是( )
A.尚书省B.中书省
C.门下省D.行中书省
3.从目的上看,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建设都是为了( )
A.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B.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D.确立起文明的典范
4.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印度孟买逗留了10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 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成“ ”,主要是表达( )
A.“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B.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C.民国建立,帝制终结D.中华民国主权在民
6.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
①反帝爱国运动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从下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局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军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D.抗战前期国民党军队比较积极抗战
8.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提问涉及的是( )
A.台湾问题B.中美关系问题C.西藏问题D.钓鱼岛问题
9.毛泽东曾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只要它们一天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体现此讲话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0.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支持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的重要特点,促使这一生产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
A.社会分工越来越细B.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D.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改进
12.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13.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该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
( )
A.弘扬欧洲的科学精神B.推进近代的工业文明
C.传播西方的天主教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4.美国学者沃勒斯坦认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成为引领世界近代精神文明的中心
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展
C.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第一动力
D.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15.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1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民国建立的推动②实业救国的推动
③外来经济控制消除④封建社会的终结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了( )
A.大众传媒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政治民主的进步
B.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C.知识经济时代的人们政治自觉性大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
17.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18.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19.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20.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的合作是闪耀着智慧的一个选择。下图中哪个是当今世界最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徽标( )
21.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 )
①分封制逐步瓦解,世卿世禄制度没落
②私学兴起,平民有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③科举制度盛行,平民有升迁的机会
④市镇经济发达,市民经济力量壮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2.西汉宣帝年间出现了一次天文现象,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联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B.“大一统”主张
C.“天人感应”主张D.“无为而治”主张
2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24.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
A.士人群体的形成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资产阶级的产生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
25.《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的发表是19世纪欧洲思想界的重大事件。二者都( )
A.抨击了分配不公现象B.揭示了生命演变规律
C.挑战了传统观念D.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
26.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
A.牛顿经典力学B.相对论
C.量子力学D.网络信息技术
27.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B.发展资本主义
C.救亡图存D.反对专制统治
28.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中享有民权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派B.广大工农群众
C.反对帝国主义的一切民众D.各民族人民
29.“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是( )
A.家庭承包责任制B.邓小平“南方谈话”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斯大林模式
30.“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论是指( )
A.“神舟五号”顺利返航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银河1号”计算机成功研制
第II卷(非选择题 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5分,共中31题18分,32题21分,33题16分。
31.(18分)
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须会有自己的特点。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18世纪英国某政治家对英国政体的描述:
立法机构中的代表权是合法政府的基础。……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这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做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由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而且,没有行政机构的同意,立法机构亦不得剥夺目前行政机构依法获得的任何权力。由此可见,英国政体实有优越之处,它使各方面互相牵制。在立法机构中,人民牵制贵族,贵族牵制人民。两院由防止行政机构越权。这样,正如机械中的三个分力,共同代表公众的自由和幸福之路线的方向。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世纪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3分)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3分)
材料三 美国即联邦制……中央政府只从欧洲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联邦制的特点。(5分)
材料四: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4)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分析该政治制度没能在中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2分)
材料五:《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珞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他代表2人。
(5)民族区域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3分)
32.(21分)
政治的经济职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多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1)依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材料二 美国1929—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失业率的变化趋势。(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具体举措导致了这一变化。(4分)
材料三 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
2009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和实践效果的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6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
(4)上图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三个峰值,分别是1957年、1985年和1995年,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4分)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
33.(16分)
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的相互借鉴,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
(1)材料一中欧洲哲学家在中国发现“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1分)它的哪些主张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反封建专制的宣传?(2分)
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图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规律和法,在包括法文在内的主要西方语言中本来就是同一个词)。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马克?《世界文明史》(上)
(2)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牛顿的物理学成就。(2分)及其对法国思想界的影响。(2分)
材料三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3)依据材料三,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2分)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3分)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指出毛泽东“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主要成果。(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5 DBCBD 6—10 ADADC 11—15 ADCBA 16—20 ADBDC
21—25 ACDBC 26—30 BCCB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5分, 31题18分,32题21分,33题16分。
(4)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民主共和)。(2分)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传统根深蒂固。(2分)(答出两点即可)
(5)具有广泛的民族性、民主性;(2分)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府的领导相统一。(1分)
32.(21分)
(1)政策:重农抑商。(2分)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2分)
(2)趋势:由升到降。(1分)(或:1929——1933年失业率升高,1933—1937年逐渐降低)举措:胡佛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1分)罗斯福采用调整恢复工农业生产、以工代赈、保护劳工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等政策,大力干预国家经济。(3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66066.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