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①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
运动特征含义特殊的行星
共面性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水星的轨道倾角稍大
同向性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无
近圆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水星的轨道偏心率稍大
②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
包括的行星距日远近表面温度质量体积密度卫星数目有无光环组成物质
类地
行星水、金、地、火、近高小小大无或少无中心有铁核,金属
元素含
量高
巨行星木、土中中大大小多有氢、氦、氖
远日
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低中中中少有或无氢、甲烷
③从突出特征看,地球并无特别之处。
距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海王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最远的是海王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最小的是土星;八大行星中唯一逆向自转的是金星;自转周期最长的是金星,最短的是木星;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公转周期越短。卫星数目最多的是土星,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在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中,目前人们只知道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生命物质的存在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适宜的自身条件有关。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醒
(1)天体只有相互吸引,并且相互绕转才能形成天体系统。
(2)“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上被降级成为“矮行星”。
(3)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木星,能够用肉眼看到的是水、金、地、火、木、土这六颗行星。
(4)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呈顺时针,和八大行星公转方向相反。
(5)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行星,它与八大行星相似的方面有:①均绕轴自转。②均绕太阳公转,公转的方向均为逆时针,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③均有一定质量、体积和密度。④本身不发可见光,依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及其分布的规律,可结合“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理解原理并学会具体分析。
(1)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状况,其强弱既与太阳高度有关,也与当时的天气特征、海拔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太阳高度角大的地方太阳辐射强;天气状况好的地方太阳辐射强;海拔高的地方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我国的南方与北方相比,太阳高度角虽大,但阴雨天气多,云量大,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比北方少;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大气层薄,云量少,太阳辐射强;云贵川的某些盆地地区雨雾天气较多,削弱了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弱。
(2)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对地球的影响(意义):
①对自然界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联系自然界的四大循环——水循环与洋流、大气环流、生物循环等)。②对人类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
特别提醒
(1)年太阳辐射总量及日照射时数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因素:影响太阳高度角及白昼时间长短。②海拔高度及地形因素:高原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如青藏高原);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云雾多,晴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多。(如四川盆地)。③气候:(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晴天少,阴雨天气多,光照弱。温带大陆性气候及高寒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
(2)典型地区分析:
①世界太阳辐射最强地区——撒哈拉沙漠地区。成因:地处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沙漠地区少云雨,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②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地区:青藏高原。成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③我国太阳辐射最少地区:四川盆地。成因:地形闭塞,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多。④比较太阳辐射强度地区差异:海南岛与东北地区比较,主要是纬度差异;海南岛、台湾岛东侧少于西侧,主要是降水不同的结果。⑤昆明日照时数比贵阳多的原因:昆明和贵阳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多阴雨天气,而昆明受单一暖气团影响,多晴朗天气,故昆明日照时数多于贵阳。
(3)太阳能(日照)资源的利用:
①我国西北地区如何利用日照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日照时间长,晴天多,光照强,夏季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强,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可以利用其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瓜果、长绒棉等特色农业。②太阳能电站选址因素:太阳能清洁,可再生,利用太阳能发电,投资大,占地广,贮能难,效益低,且易受天气变化影响,故太阳能电站应选择太阳辐射总量大且沙漠广布的地区。(不占用耕地、林地、草原等农业用地)
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活动,称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太阳活动类型对地球的影响
①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
②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
a.扰乱地球磁场→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指示方向;
b.冲进两极高空→同稀薄大气碰撞→极光
特别提醒
(1)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的激烈显示,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2)光球层是我们能用肉眼看到的太阳表面。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航天基地选址的区位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纬度位置: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则发射航天器初速度越大,越能节省燃料。反之,越耗燃料。②气候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空气能见度高。③地形条件:平坦开阔,相对而言地势较高处。④交通位置: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仪器和设备的运输。⑤地质条件:地质稳定。⑥水源条件:水源充足,满足用水。另外,航天基地最好布局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
特别提醒
海南建设航天发射场的优势
首先是纬度低,发射方向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小,发射效率高,费用少,技术难度低并可延长卫星寿命;其次,射向多,射向范围大,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卫星都可以发射;第三,交通方便,海运方便大型运载火箭运输;第四,火箭落区为海洋,不经过人口稠密地区,安全性好,不污染国土;第五,后勤支持强劲有力;第六,有利于综合开发利用,带动旅游等产业发展。
【例1】 (2009?石家庄4月)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的卫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我国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探月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据此回答(1)~(2)题。
(1)科学家称“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其依据可能是 ( )
A.月球上天气状况稳定,便于观测
B.月球的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小
C.月球上没有灯光及人工无线电的干扰
D.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长,适宜观测的时间长
(2)“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
A.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蚀现象
B.月球上没有风化现象
C.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一号”对月球的撞击力大
D.月球内力作用表现微弱
【解析】 本题组考查月球自然特征及其意义,难度不大。天文观测受人为光源、电磁波干扰较大,而月球无人类活动,也就没有此类影响。月球无大气和水,也就谈不上天气状况、风力和流水的外力作用等现象。
【答案】 (1)C (2)A
【例2】 (2009?山东淄博5月)读下面天体运动图,完成(1)~(2)题。
(1)图中天体M可能是( )
①水星 ②火星 ③天王星 ④金星 ⑤木星 ⑥土星 ⑦海王星
A.②⑥ B.④⑤ C.③⑦ D.①④
(2)图中的阴影区表示的是( )
A.黄道面 B.赤道面 C.黄道 D.赤道
18
【解析】 本题组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及行星运行的轨道面,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M位于太阳与地球运动轨道之间,只能是水星和金星。阴影区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面,即黄道面。
【答案】 (1)D (2)A
【例3】 (2009?临汾3月)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重达372千克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1.3亿千米处与“坦普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读下图,完成(1)~(2)题。
(1)彗星由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彗尾最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反映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总星系
【解析】 第(1)题,彗尾是在太阳风吹斥下形成的,离太阳越近,太阳风越强烈,彗尾越长。第(2)题,图中反映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
【答案】 (1)C (2)C
【例1】 (2009?全国Ⅱ)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1)~(3)题。
(1)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2)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3)若该旅游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
【解析】 第(1)题,月球公转周期为30天,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靠近太阳,农历十五在天空中位置离太阳最远,相差180°,则每日月球相对太阳向东偏12°。所以某日16时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太阳南偏西60°左右,通过两者相对位置关系大致可判读应该为农历初五。第(2)题,18时40分看到月到中天,此时太阳南偏西100°左右,即月球相对太阳东偏100°左右,计算可知该日为农历初八左右。第(3)题据题干可知该地18时40分能欣赏“雷峰夕照”,即该地(120°E附近)昼长于夜,夏半年,华北平原冬小麦丰收在望为5月份左右,因此选A项,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3月份为春季,松嫩平原稻谷飘香为秋季,山东半岛瑞雪迎春为冬季。
【答案】 (1)B (2)C (3)A
【例2】 (2009?福建)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面图1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1)~(2)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解析】 第(1)题,由题意知,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故图中多年平均云量值越高,则表示该地阴雨天越多。由图知,甲地数值为50~52之间,乙地在64~66之间,即乙地平均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丙地数值在46~48之间,则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丁地等值线较丙地密集,故云量空间变化应大于丙地,故B正确。第(2)题,乙地等值线向数值较低处弯曲,表明乙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两侧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该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云雨量比两侧多。
【答案】 (1)B (2)A
【例3】 (2009?江苏)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 )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解析】 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北极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所以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故应选A。第(2)题,图中①为火星,②为金星,地球具备生命的自身条件有三: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有适宜的温度;有原始大洋(水)的存在。结合题目中所提供的答案,A答案是正确的。
【答案】 (1)A (2)A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66795.html
相关阅读:高三地理亚洲及极地地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