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永州含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M 湖南省永州市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整饬(chì) 殷红(yān) 呱呱坠地(guā) 拾级而上(shè)
B.股肱(gōng) 宁愿(nìng) 纤尘不染(xiān) 棋高一着(zhāo)
C.罡风(gāng) 隽永(juàn) 力能扛鼎(káng) 翘首以待(qiào)
D.渐染(jiān) 泥淖(zhuó) 丢三落四(là) 兔起鹘落(h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籼稻 笑嘻嘻 粲然一笑 万顷碧波
B.坍缩 连锁店 自出机杼 德义双馨
C.精粹 侯车室 格物致知 洗尽尘滓
D.思辨 一杆秤 正襟危坐 灯火斓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肥胖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乱服减肥药,虽然也可能减轻体重,但副作用很大,会使身材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
B.有抱负、有追求,这是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品质。一个人如果只满足于现状,整天沉浸在甘之如饴的生活环境中而无所事事,很快就会磨掉锐气。
C.政府的政策要做到清明,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的意愿,我们就必须倾听来自人民的意见,集思广益,还要发扬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D.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4.对下面一段新闻中存在的问题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深圳南方公司,①在改革开放形势大力推动下,②为了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③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广聚贤才,④今年应聘毕业生时,⑤将不再询问其毕业的学校。他们认为,⑥任何一个一流企业,⑦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⑧如果仅凭是名牌大学取舍应聘者的话,将很难发展。
A.①⑦两句与中心关系不大或完全无关,应当删去。
B.④句中的“应聘”应改为“招聘”。
C.②句表达罗嗦且语意含混,应修改为:“为了避免人才选聘过程中先入为主、重名轻实的现象”。
D.⑧是一个病句,应改为:“如果仅凭是否名牌大学取舍应聘者的话,将很难发展”。
二、文言文(22分。其中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与韩荆州书
李 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①。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薛、卞之门:薛指古代善于鉴定刀剑的薛烛;卞指发现宝玉的楚人卞和。比喻善于鉴赏人才的人。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遍干诸侯 干:求取?
B.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许:允许、应承?
C.幸惟下流,大开奖饰 下流:指地位低的人
D.惟君侯图之 图:考虑、切磋?
6.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文开篇引用谈士们所说的“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其目的主要是突出韩荆州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B.文中李白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等,意在表明他有如此高的修养,一定能够识拔像自己一样的贤能之士。?
C.文末作者用了薛烛、卞和的典故,主要目的是赞美韩荆州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高尚品德。
D.本文虽是干谒之作,但作者并没有露出卑屈之态,而是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3分)?
译: 
(2)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4分)
译:
(3)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3分)
译:
9.下面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
B.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C.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能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D.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金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8分)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
(1)前三联诗人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尾联诗意转折,请结合全诗,分析该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 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生态美学
蔡 毅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人们常爱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冠以“生态”来修饰。所谓生态美学,其实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生态美学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审美的情感观照出发来关怀现实人生,以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构来扫荡西方自启蒙以来崇尚“人是机器”的观念所产生的荒诞感。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重新赋予自然万物以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生态美学“是一种以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它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在生态美学看来,大自然和自然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的职责就是爱护它,欣赏它,利用它,让自然之美自由自在地“绽放”出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它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其本身就是美的,只不过对于那些无审美能力、被世俗眼光和狭隘功利目的遮蔽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得到利益、效用和金钱,却看不到美。只有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以形式的优美出现的春花秋月、苍松翠柏、风花雪月等自然美,也才能欣赏以崇高美形式出现的大漠荒野、高山峻岭、狂风暴雨等壮美景象,还能欣赏包含理性精神、体现人性真谛、展现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精神之美。只有具备这类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自然美。
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醒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也认为,美并不仅仅是人的专利,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这种美就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简称“适性为美”。庄子主张人要站在不同物种生命本性的立场,追求和维护天下万物顺应各自本性之美的共生共在,达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
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不同于过去的传统美学,它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它认为,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和实体作为与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的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是相同的。人类作为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凌驾于其它物种之上,可以对天地万物任意宰割剥夺的特权。生态美学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并将生命视为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强调对生命的肯定。它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来探究美的内涵,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天地万物。 (节选,有删改)
12.下列有关“生态美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
B.生态美学“是一种以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它推翻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了“生态中心主义”。
C.在生态美学看来,大自然和自然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只有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自然美。
D.生态美学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并将生命视为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强调对生命的肯定。它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来探究美的内涵,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
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爱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冠以“生态”来修饰。“生态美学” 也应运而生。
B.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和庄子就提出了对生命万物本性的维护、顺应和伸张。可见,“生态美学”源远流长。
C.“生态中心主义” 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强调人类要以爱护、欣赏和利用大自然为自己的职责。
D.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是有区别的。生态美学强调爱天地万物,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且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在探究美的内涵上,是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的。而传统美学则与此相反。
14.与传统美学相比,生态美学具有哪些特点?(4分)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志摩在回忆里
郁达夫
①大约是在宣统二年(一九一○)的春季,我离开故乡的小市,转入当时的杭府中学读书。当时的我,是初出茅庐的一个十四岁未满的乡下少年,突然间闯入了省府的中心,周围万事看起来都觉得新异怕人。所以在宿舍里,在课堂上,我只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同蜗牛似地蜷伏着,连头都不敢伸一伸出壳来。但是同我的这一种畏缩态度正相反的,在同一级同一宿舍里,却有两位奇人在跳跃活动。
②一个是身体生得很小,而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得特别大的小孩子。还有一个日夜和他在一块。他们俩最爱做种种淘气的把戏,为同学中间的爱戴集中点。
③他们俩,无论在课堂上或在宿舍里,总在交头接耳的密谈着,高笑着,跳来跳去,和这个那个闹闹,最终却会出其不意地做出一件很轻快很可笑很奇特的事情来吸收大家的注意。
④而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他平时拿在手里的总是一卷有光纸上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子─?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最多的一个。
⑤从此之后,一别十余年,我和这两位奇人终于没有遇到的机会。
⑥民国十三四年(1924年、1925年)之交,有一天风定日斜的午后,我忽而在石虎胡同的松坡图书馆里遇见了志摩。他的那种轻快磊落的态度,还是和孩时一样,不过因为历尽了欧美的游程之故,无形中已经锻练成了一个长于社交的人了。笑起来的时候,可还是同十几年前的那个顽皮小孩一色无二。
⑦从这年后,和他就时时往来,差不多每礼拜要见好几次面。他的善于座谈,敏于交际,长于吟诗的种种美德,自然而然地使他成了一个社交的中心。当时的文人学者,达官丽妹,以及中学时候的倒霉同学,不论长幼,不分贵贱,都在他的客座上可以看得到。不管你是如何心神不快的时候,只教经他用了他那种浊中带清的洪亮的声音,“喂,老×,今天怎么样?什么什么怎么样了?”的一问,你就自然会把一切的心事丢开,被他的那种快乐的光耀同化了过去。
⑧其后他又去欧洲,去印度,交游之广,从中国的社交中心扩大而成为国际的。于是美丽宏博的诗句和清新绝俗的散文,也一年年的积多了起来。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之后,北京变了北平,当时的许多中间阶级者就四散成了秋后的落叶。有些飞上了天去,成了要人,再也没有见到的机会了,有些也竟安然地在牖下到了黄泉;更有些,不死不生,仍复在歧路上徘徊着,苦闷着,而终于寻不到出路。是在这一种状态之下,有一天在上海的街头,我又忽而遇见志摩,“喂,这几年来你躲在什么地方?”
⑨兜头的一喝,听起来仍旧是他那一种洪亮快活的声气。在路上略谈了片刻,一同到了他的寓里坐了一会,他就拉我一道到了大赉公司的轮船码头。因为午前他刚接到了无线电报,诗人太果尔回印度的船系定在午后五时左右靠岸,他是要上船去看看这老诗人的病状的。
⑩当船还没有靠岸,他在码头上的寒风里立着??这时候似乎已经是秋季了??静静地呆呆地对我说:“诗人老去,又遭了新时代的摈斥,他老人家的悲哀,正是孔子的悲哀。”
⑾因为太果尔这一回是新从美国日本去讲演回来,在日本在美国都受了一部分新人的排斥,所以心里是不十分快活的;并且又因年老之故,在路上更染了一场重病。志摩对我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双眼呆看着远处,脸色变得青灰,声音也特别的低。我和志摩来往了这许多年,在他脸上看出悲哀的表情来的事情,这实在是最初也便是最后的一次。
⑿从这一回之后,两人又同在北京的时候一样,时时来往了。可是一则因为我的疏懒无聊,二则因为他跑来跑去的教书忙,这一两年间,和他聚谈时候也并不多。今年的暑假后,他于去北平之先曾大宴了三日客。在他遇难之前,从北平飞回来的第二天晚上,我也偶然的,真真是偶然的,闯到了他的寓里。
⒀那一天晚上,因为有许多朋友会聚在那里的缘故,谈谈说说,竟说到了十二点过。临走的时候,还约好了第二天晚上的后会才兹分散。但第二天我没有去,于是就永久失去了见他的机会了。
⒁男人之中,有两种人最可以羡慕。一种是象高尔基一样,活到了六七十岁,而能写许多有声有色的回忆文的老寿星,其他的一种是如叶赛宁一样的光芒还没有吐尽的天才夭折者。前者可以写许多文学史上所不载的文坛起伏的经历,他个人就是一部纵的文学史。后者则可以要求每个同时代的文人都写一篇吊他哀他或评他骂他的文字,而成一部横的放大的文苑传。
⒂现在志摩是死了,但是他的诗文是不死的,他的音容状貌可也是不死的,除非要等到认识他的人老老少少一个个都死完的时候为止。   1931年12月11日
(节选自《中国名家散文欣赏》,有删改)
15.文章第①~④自然段,写在杭府读书时徐志摩留给作者的深刻印象,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6.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简要概述表达了徐志摩怎样的情感?(5分)
“诗人老去,又遭了新时代的摈斥,他老人家的悲哀,正是孔子的悲哀。”
答:
17.在郁达夫眼中,徐志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答:
18.结合文中第⒁段,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6分)
答:
六、选做题(两小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内容提要】莫泊桑的《乡村故事》讲述了农民蒂瓦施夫妇经受住了城里贵妇人出高价想收养她孩子的诱惑,而他们的邻人瓦兰夫妇却为了生计以每月100法郎的高价“卖”了自己的孩子。前者以没有卖掉孩子而自豪,得到了乡邻的赞誉,却过着贫穷的生活;后者虽然“不愁吃喝”,却不得不长期忍受邻居的冷嘲热讽。许多年过去了,被卖到城里的孩子让?瓦兰衣锦还乡。
夏洛站在自家的破屋门口看着让?瓦兰走过。
晚饭时,他对两位老人说:“你们那会儿可真蠢,居然让他们抱走了瓦兰家的孩子!”
他母亲固执地说:“我可不想卖掉自己的孩子。”
父亲沉默不语。
儿子又说:“送给这样的人家并不坏呀。”
蒂瓦施老爹含着怒气一字一顿地说:“你是不是责怪我们把你留了下来?”
年轻人粗暴地回答道:“不错,我怪你们,你们可真是呆子,像你们这样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幸,你们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们。”
女人对着面前的盘子失声痛哭,她边抱怨边喝菜汤,勺里的汤洒了一半。
“累死累活地拉扯这些孩子!”
年轻人怒吼道:“我宁可不生下来也不愿像现在这样活着。刚才我看见那人时,真气极了,我对自己说:‘本应该是我。’”
他站起身:“听着,我觉得我最好走,因为我会一天到晚地埋怨你们,给你们的生活带来痛苦。你们知道,为这件事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们。”
两个老人惊呆了,一句话都说不出,老泪纵横。
他又说:“不,这样想太残忍了,我还是到别处去谋生吧。”
他打开门,一阵欢声笑语闯了进来,这是瓦兰家在为他们归来的儿子大摆宴席。
夏洛跺了跺脚,转身对他的父母吼道:“乡巴佬!”
说完他就消失在黑夜中。
(1)自选欣赏角度,谈谈所选文段是如何塑造夏洛这个人物形象的。(6分)
答:
(2)你怎样看待蒂瓦施夫妇的做法?(6分)
答:
20.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①,故退之。”
(《论语》)
【注】①兼人:好勇过人。
【乙】复旦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钱文忠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文中提出了“惩戒”教育观,认为父母、师长等以爱的名义不断向孩子“让步”,其实是毁了他们的未来;教育向社会的不断“让步”,则会毁了国家的未来。
(1) 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对学生有怎样的要求?甲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方法?(6分)
答:
(2)对甲、乙两段文字提出的教育观,你更赞同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6分)
答: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60分)
瑞典文学院瓦斯特伯格给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授奖词第一句话是:“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
所谓程式化就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的、标准的格式或模式。
瓦斯特伯格授奖词中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一篇。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
永州市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123456791213
答案BACDBACCBD
二、文言文阅读 表述题部分(翻译题10分)
8.(10分)(1)(3分)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不因(他们)贫贱而轻视他们。
(2)(4分)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
(3)(3分)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8分)(1)(4分)虚实结合和对比(或反衬)。一二两联实写诗人独自游长安,第三联想像东都洛阳朋友们踏春欢聚“尽兴”赏景,一虚一实,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二联写长安上林苑里的“花发”与“叶新”,以乐景衬哀情,亦可。)(答出两种方法并分析得满分)
(2)(4分)①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②诗人一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思念化为祝福,将孤独化为自信,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抒发了对洛阳万物无不眷念和热爱之情,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11.(5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该句不得分)(1) 白帝城高急暮砧  (2)一蓑烟雨任平生
(3) 云无心以出岫 (4)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4分)。
14.(4分,写出其中2点,语意相符即可)①认为生物和实体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是相同的,是不可分割的;②强调对生命的肯定,认为生命是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③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15.(4分)①与我的“畏缩”形成对比,突出志摩的顽皮、机灵;(1分)②写出志摩的轻快磊落,为同学的爱戴中心,为下文写他的敏于交际埋下伏笔,(1分)同时与下文写他的悲悯情怀形成对比;(1分)③初显出志摩的聪慧和才华。(1分)
16.(5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三点具备给4分)①思想家孔子终其一生,奔波劳碌,而其思想主张不为当世所用,让人感到悲哀;②文坛泰斗泰戈尔因年老体衰而身染重病,又受到时代和新人的冷落排斥,这种悲哀与孔子相似,这更是时代的悲哀;③这句话一方面体现了徐志摩对文坛前辈泰戈尔身体的深深担忧,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了他对泰戈尔被时代和社会排斥的无奈。
17.(6分,每小点2分,语意相符即可)①活泼顽皮,好学聪慧,才华横溢;②为人轻快磊落,敏于交际; ③珍惜情谊,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18.(6分)①从高尔基、叶赛宁的人生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自己生命的广度和厚度;②徐志摩的人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留给世人的精神和文学财富是不朽的;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我们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是生命的广度和厚度则完全取决于个体主观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执著追求。作为高中学生,我们一定要志存高远,勤奋刻苦,求真务实,把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社会的繁荣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真正做到无悔于生命、无愧于时代。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12分)
19.(12分)(1)(6分)答题角度: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①叙事视角的角度;②情节设置的角度;③语言、动作的角度;④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角度。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示例:①文段通过典型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塑造夏洛这一人物形象。②夏洛在看到让?瓦兰衣锦还乡时,心中的不平一下爆发出来,他在对父母的埋怨、指责中使用了这么一些词句:你们那会儿可真蠢、你们真是呆子、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们。同时,他的一系列动作也将其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粗暴地回答”“怒吼”“站起身”“跺了跺脚”等等。③从这些语言和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夏洛贪图富贵、冷酷自私、心灵严重扭曲的形象。
(2)(6分)①蒂瓦施夫妇的做法值得我们敬重。②蒂瓦施夫妇在面对金钱、富贵的诱惑与亲情的割裂的选择时,甘愿忍受贫困也绝不高价“出卖”孩子,毅然坚定地捍卫了珍贵的亲情。③任何财物都代替不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如果为了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而“卖”孩子,这样的父母于心何安?又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和世人?虽说生存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但我们不能为了生存而向金钱投降,更不要说是这种出卖自己孩子的行为了。
20.(12分)答案:(1)①要求:不退缩,不过度冒进,进退适中;②教育方法: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2)开放题,观点明确,能自圆其说,语言通顺即可。
示例1:赞同孔子的教育观。甲文中孔子针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采取或劝止或鼓励的不同教育方式,这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唯一的,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才是科学的、符合客观规律和有效的教育。
示例2:赞同乙文中钱文忠教授提出的“惩戒”教育观。家长、教师出于各种原因一味对孩子、学生宽容、迁就、忍让,这种现象正呈蔓延趋势而影响教育和整个社会,适当合理的惩戒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
七、写作(60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66876.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附答案河南十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