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复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的目的是(  )
A.宣传基督教
B.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
C.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清王朝的斗争
D.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解析:创立拜上帝会是洪秀全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清王朝斗争的手段。
答案:C
2.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鸦片战争后列强的经济侵略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巨额赔款被转嫁到农民身上,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答案:A
3.“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独创女科,才女傅善祥凭着学识、智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后来她受东王胁迫,选择从一而终、死心塌地地做了东王妃。”这段文字说明了(  )
①太平天国妇女地位有所改变 ②科举制造成了傅善祥的不幸结局 ③傅善祥难逃封建社会妇女的命运 ④杨秀清存在腐朽特权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科举制成就了傅善祥,而不是造成了其不幸结局,故②的说法错误。
答案:B
4.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这反映(  )
A.农民阶级缺乏团结合作精神
B.太平天国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农民分到了土地
D.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
解析:材料中地主向佃户收租受到佃户的抗拒,其原因就在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而A、B、C三项在材料中得不到印证。
答案:D
5.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字代“?”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
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
D.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
解析:由“?”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说明太平天国的封建专制思想,这是由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决定的。
答案:A
6.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斗争的侧重点 B.失败的根本原因
C.失败的客观原因 D.运动的阶级基础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由阶级矛盾引发的,侧重于反封建;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侧重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答案:A
7.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新印书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材料中的“书”应为(  )
A.《各国律例》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解析:题意要求的1861年以前的史实,显然,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不合题意,排除D;从题干提供的信息看,赵烈文认为此书为“贼人”所做,而“贼人”应指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且又“效法西人”,A、B两项也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为C。
答案:C
8.《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解析:题意要求的是20世纪的史实,A、B、C三项时间不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甚为严重,到了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并且辛亥革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符合题中两个条件的要求。
答案:D
9.某校剧团演出历史剧目《1912年的中国》,下列能作为道具使用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的标语
B.书籍《十月革命与俄国人的策略》
C.“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章
D.拿破仑皇帝给光绪皇帝的慰问信
解析:依据时间1912年判断,C项正确。A、B两项出现于1912年以后,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C
10.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
解析:根据题目中有效信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即可得出为湖北军政府诞生。而满清灭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是在1912年。
答案:C
11.民国期间,一位诗人写下了这样的挽联:“假冒共和虚名,别具肺肠同路易;倘讲君臣大义,有何面目见德宗?”这副挽联写的是(  )
A.蒋介石 B.李鸿章 C.慈禧太后 D.袁世凯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民国期间”,此人“假冒共和虚名”,又与清朝有“君臣之义”,因此袁世凯符合要求。
答案:D
12.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解析:《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故C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C
13.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解析:信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社会的共识。
答案:A
14.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能保障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有(  )
①西方式的政治体制脱离中国国情 ②中国国民的素质与共和制的要求相差太远 ③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破坏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的明显弱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辛亥革命的失败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密切相关,③④符合教材知识,而①正是民族资产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不能指明中国革命的正确出路。②错误。
答案:C
二、非
15.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预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然本末之强弱适均,视乎时势之变通为律。则自今而至后,自小而至大,自省而至国,自国而至万邦,亦无不可行矣。其要在于因时制宜,审时而行而已。??洪仁?《资政新篇》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哪些方案反映了时代潮流?三个方案共同的进步意义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主要问题。
(3)概括以上三种方案的实践结果。
解析:本题紧紧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两大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以及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设置问题,着重考查了三个救国方案的内容、历史地位和实践结果,其中隐含三个方案的比较,在“共同的进步意义”之前有一个顺应时代潮流方案的设问,容易误导学生。从比较来看,虽然三个方案中有两个顺应了时代潮流,一个落后于时代,但在反封建方面都具有进步意义。
答案:(1)材料一、二是农民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材料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三民主义。其中,《资政新篇》和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共同的进步意义是都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但只是一种空想。《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3)①《天朝田亩制度》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行。②《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而且迫于当时形势,也没有实行。③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下,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临时约法》。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民主义在实践中受挫。
16.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2)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3)“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史料分析、理解和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功绩的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里程碑。
答案:(1)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原则;三权分立的思想。
(2)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国务员“须副署之”,限10个月内召集国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67982.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