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教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明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并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导入――
本节主要讲述清朝政权及其政治思想、统治秩序的建立过程,侧重从政治史的角度介绍清朝前期的基本情况。因此本节的重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难点是讲清八旗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等几项政治制度
一、清的兴起与统一
1、族源
回忆女真族历史(以两宋时的金朝为重点) ,然后简单介绍蒙古灭金后女真人的情况,指出明朝初期东北的女真人与宋代女真人的渊源关系,
2、努尔哈赤
(1)统一女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少数民族杰出人物
明初东北女真的建州部归奴尔干都司管辖。
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逐渐强大起来,首领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为据点,以武力统一各部,并筑城、设大臣、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
(2)八旗制度
?内容:
以军事组织形式(三百壮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将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性质:
是一种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伐、组织生产三项职能。
?作用:
八旗制度把涣散的女真各部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机体,对女真的统一、满族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3)建国――建立后金
?时间: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
?地点:定都赫图阿拉
?国号:金,史称后金
(4)后金与明朝之间的战争
?原因:与明的战争是为反抗明的民族压迫
?战争的过程:
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将袁崇焕击败而负伤,不久病亡,其子皇太极继承汗位。为报君父之仇,皇太极施离间计,借明朝崇祯皇帝之刀杀了袁崇焕,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从此明朝的形势更加危急
(5)迁都沈阳
?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攻势。
?后皇太极继位,联合蒙古三部,势力不断扩大。
3、皇太极
(1)改称满洲
?目的:为了掩盖女真臣属明朝的历史,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2)改国号为清
?时间:1636年
?国号:清
?年号:清太宗
。这里要求学生记忆1616、1636两个年代及其大事
思考:归纳满洲沿革小史,自肃慎始。
思考:比较猛安谋克制度与八旗制度的异同。
(3)清军入关
?激战山海关。
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但是李自成在北京并没有坐几天江山,就被清军取而代之。这同以前历次改朝换代都不相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吴三桂降清,满汉统治阶级联合绞杀了大顺农民政权。吴三桂与多尔衮指挥的八旗劲旅兼程入关。
?清军进京。
1644五月初年,多尔衮率清军进占北京;十月,清顺治帝福临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清王朝对全中国的统治正式开始。
4、顺治
(1)迁都北京
(2)清军南下围剿农民军,并推行民族压迫政策。
北方地主官僚纷纷降清,清朝统治者勾结汉族官僚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军
(3)灭南明,统一中国
明朝灭亡后,一些明朝遗臣先后拥立几位皇族在南方建立小朝廷反抗清朝的民族压迫,史称南明。南明政权内部矛盾重重,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陆续被清朝消灭。至此,清朝基本上统一了全中国
思考:为什么是“基本”统一全国?
思考:台湾等地仍然不在管辖范围。
练习:简述清朝建立的主要过程,或做大事年表
二、清朝专制主义制度的强化――“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政治制度
(1)清初沿明旧制,设立内阁和六部
清初的内阁,源于皇太极1636年设置的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1658年顺治帝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负责起草、传达诏令,代批拟旨等。内阁的最高长官是大学士,地位很高但没有实权,实际上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
(2)同时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大臣始设于后金建国时,皇太极于1637年最后确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中央辅政机关的地位。清入关后,顺治帝曾先后任命了一些非满洲人为议政大臣,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实权始终都操纵在满洲贵族手里
分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教材中的竖排文献资料,解答了这一问题。由于“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一些满洲贵族往往借此压制皇权,造成“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与六部之上,军国大事由其决定,皇权也受到限制。因此清初屡屡出现大臣专横擅权的局面
(3)设立军机处
?设置:雍正朝设军机处,军机处原名军需房,最初是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始于1726年,1729年正式改为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
?职能:
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跪受笔录,负责传达至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执行。实质上使得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至乾隆时撤。
分析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重大区别:军机处虽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评价: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巅峰。
中央政权机构演变的实质:是皇权越变越大,使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思考:归纳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相关史实。
思考: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历史,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结论?
2、严酷的文字狱
(1)目的:压制汉人民族反抗意识(这是当时尖锐民族矛盾的必然反映),树立清朝统治权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表现:
清朝的文字狱延续了一百多年。顺、康、雍、乾四朝兴文字狱共约一百七十次,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而且愈演愈烈,是前所未有的。
(3)评价:
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它是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人们思想,摧残了人材,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思考:将清代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相比较。
课堂小结
本节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教学内容的结束,教师与学生一道宏观而大致地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基本线索和特征。适当结合西欧政治史的不同部分进行介绍,以指出某些值得历史借鉴的内容和结论。
思考两个问题:
1.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68634.html

相关阅读: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