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课堂互动
1.生: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和“不耻下问”?
师:古之谥号是在人死后对其生平作出的评价和定论。善德善谥,恶德恶谥。而“文”之为谥,较为崇高,所以引起子贡的疑问。孔子则给以评定。因为一个人天资聪明,往往骄傲自大,自以为是,不愿再多学习多进益。尤其居上者为了保持自己的面子,更不肯向在下者去虚心求教。孔子认为孔圉不论是否存在什么缺点,只要他具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品德素质,就够得上谥以“文”字了。盖棺定论时看一生主流,这是中国的好的传统。
“不耻下问”的关键在于“耻”字。放不下架子,拉不下面子,该问不问,怕人笑话,强不知以为知,实则人不耻之,自以为耻。等到不问不知,瞎作主张,弄出了问题,那才真是自取其辱。
生:孔子言行一致,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多问的本身,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榜样。
师:是啊,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仁人,只是强调自己为学有自己的特点:(一)“学而不厌”。(二)勤敏,他不承认有生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者之也”。(三)不凭空编造,而是多闻,择善而从,多见而识。(四)从实地实事中求知,如“入太庙(周公庙),每事问”。孔子认为,或许这几点是我同别人为学不一样的地方吧。本章的主旨是勉励人好学。
生: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2.师:孔子在《述而》两章中,提出君子应不断进德修业,这和今天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一致的。
生:孔子这里说的只是担忧,并不是自己身上有这些缺点。既然能时常担心,不断反省自己,那就可以避免上述缺点,使品德走向完美。如果我们能像孔子一样有这种忧虑意识,那进德修业就不是难事了。
生:这也是针对时弊而发的。勉励当时执政者修德,因为执政者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孔子忧国忧民之心和追求仁德的精神状态。
师: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生:孔子认为自己不是超凡入圣的人,也不是仁人君子,但只是学而不厌、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罢了。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智者的表现;诲人不倦是仁者的风范。公西华说得好:“这正是我辈弟子无法达到的人生境界。”从公西华的赞叹来看,他对老师是十分了解和敬佩的。
师:本章说“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3.生:如何理解《泰伯》中的“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师:孔子说的是一个好学者应有的心理。“学如不及”,才能不断下苦功去追求。“犹恐失之”,是说“学而时习”,巩固所得。孔子在勉励大家不可自满,也不可懈怠。学习是无止境的,其中充满辛酸苦辣的滋味,只有全力以赴才行。
生: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4.生:那《子罕》中的“毋意……毋我”对我们及社会有何指导意义?
师:这是孔子立身行事的自律条。人要使自己的言行正确,首先要认清事情的真相,并且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而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是非常重要的。年轻人求知欲强,争胜心也强。由于阅历不丰富,主观、臆测的缺点比较容易出现;武断、固执的缺点也时有发生。有时坚持错误,还自以为是坚持真理,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这样下去,往往会酿成严重的后果。为了克服这种缺点,首先要认清事情真相,并要多学多看。知识多了,会使人有所比较,因而能帮助人正确思考。接着就要学会分析。一种说法在各个方面都说得通,才可算正确。如果矛盾重重,和许多已知东西相抵触,那就要怀疑它的正确性了。
生:自从近代科学产生以来,错误的东西往往以创新的名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尤其不能凭臆猜、武断就轻易相信;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然后作出判断,才是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的重要手段。
师:“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这对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师:在《子罕》(二十)里孔子对颜回奋发向上的学风进行了赞誉。颜回听老师讲课,总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从不懈怠,这是他“好学”的具体表现,颖悟而又好学正是孔子经常称赞颜回的内容。
5.生:老师,如何理解《先进》中的“过犹不及”和《宪问》中的“今之学者为人”?
师:《先进》是孔子对子张、子夏的评论。这两人都是孔门的高材生,是七十二贤人之中的。孔子认为这两个学生都有美中不足:子张总要说过头话,做过头事;子夏则失之保守,说话、做事都有些保留。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即过头与跟不上同样不好,这个论断充分体现了孔子所主张的中庸之道。
生:“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师:《宪问》是本章记叙孔子要求弟子明确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目的,本来就是为着充实提高自己,以便将来适应一定的社会工作。但有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忘记了这个目的,或者向别人炫耀,或者和别人斗气,这都是既损害别人,也损害自己的行为。做人与学道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学道是为了做人,做人的态度又是学道的目的、根基。方向明、根基正,才能把道学到手,存于心,见于行。
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自己的成绩被人忽视,甚至被人故意贬低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令人苦恼的,但也不可因此而伤心,嫉妒,甚至做出越轨的行为。自己只要学习确实得到了充实和提高,那么,因此而产生的光芒是任何人也压制不住的。
师:鲁迅说“惟坚实者长在”虚名,小利都是不能长久的。如果因贪虚名,占小利而忘大义,就可能身败名裂。
生:是啊,《宪问》(三十五)孔子就举了自己“不为人知”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道理。
师:孔子为在天下实施仁道而周游列国,终于不为时用而回鲁国从事教育,整理古籍。生活中的人情物理、严霜烈日、坎坷坦途,孔子都经历过。他从西狩获麟,感慨“吾道穷矣”到这次与子贡的掏心剖白,感叹仁道难以实现。
生:“知我者其天乎”儒家认为人和自然万物息息相通。如何实现“相通”?其根据在于人有一颗感通宇宙生命的“心”。正是这颗心,为把自然界化育万物的“生生之德”转化成人的内在价值提供了一个内在的根据,这个内在根据使得人具有了“仁”的德性。仁者必须感通宇宙生命,体认天地万物与自己一体,与自己息息相通,如果不能感通,不能体认,则是“不仁”。正如手足虽为人体一部分,但由于手足麻木,那就感受不到,体认不到。孔子为了达到“仁”的境界,一生是“学而时习之”,从天文、地理和人文当中充实和提高自己,从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中磨砺自己,终于升华而走上形而上的境界。他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受了挫折却“不怨天,不尤人”的精神,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生:孔子在《季氏》中把人的智力用等级划分,这符合今天的教育制度吗?
师:人的天赋是不同的。按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孔子把“材”分为四等。由于有这些差异,就应授之以不同的内容,深度也不应一样。而要研究的是: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者”,其涵义是什么。是生下来不经学习、不经实践就深知事理的人吗?这好像与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不符;通观《论语》也未见孔子指出一个具体的人是“生而知之者”。孔子说舜是个大智者,但舜也得“好问而好察”而知情明理。可见,孔子未必承认有从娘胎一出来就“生而知之”的人。作为智力水平最高层次,“生而知之者”应是指那些智力超常者,这些人的特点是悟性好,理解力和记忆力强,接受知识快,在某些方面的才能比一般人突出。这样的人是有的。
生:孔子把人的智力分为上等、中等、下等、等外四个层次,前三个等差划分是符合实际的;“困而不学”是指学习态度属于“不学”之列,在智力上亦属于第三等级“困”者。“困而不学”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有。何况古代教育不发达,没有今天的义务教育政策和制度。如此看来它与今天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7.师:明白了上述各章的道理,那下面《子张》一章也就不难理解了。
生:大千世界奥妙无穷,社会人生千变万化,对它的认识是无终极的,因而学习内容是无止境的。本章强调学习态度必须持之以恒。“日知其所亡”,是有上进心的表现。“月无忘其所能”,需要意志力。既是渴求知识,要求进步,当然就珍视自己所得,设法不使自己忘掉。这样,日积月累,积土成山,积善成德,在进德修业上必有所成。
生:“好学”精神最受孔子称赞的,要算颜渊了。他“得一善,则拳拳服?(谨慎地记在心里)而弗失之矣”(《中庸》)。子夏的“好学”要求,也不容易做到,非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精神不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70868.html

相关阅读:君子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