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的分析与鉴赏。
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3.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不同。古代诗歌,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
5.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它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重点知识梳理】
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
1.诗歌的基本类型
(1)送别类
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从诗题“送”和“别”上就可以看出这是送别诗。尽管前一首写得黯然神伤,深婉含蓄;而后一首写得豪爽自信,粗犷热情。但都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2)怀古类
怀古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另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如杜牧的《夜泊秦淮》是一首怀古诗,属第一种类型。这首诗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抨击了他们只知贪图享乐,不问国家前途的罪行。
(3)边塞类与思乡类
边塞诗大都是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而思乡诗则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子团圆,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如杜甫的《月夜》就是一首思乡诗。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
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判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诗。诗人正是要反映对战争的厌倦,以及渴望与妻子团圆,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的愿望。
(4)闺怨类
这类诗共有两小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二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如温庭筠的《忆江南》就是一首闺怨词。它通过描写一个女子等待她所爱的人而终究失望的心情,生动地反映了思妇丰富的内心活动。
(5)借景抒情类和咏物言志类
是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抱负。“景语”即“情语”,也就是使人物思想感情与景物高度一致。咏物言志类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或理想。如王维的《过香枳寺》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的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表达出一种对恬淡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宁静的情趣。
如果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能注意这些,就能比较容易进入诗歌内容,准确地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作出评价。
2.形象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艺术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等,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3.意境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给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4.语言特点
由于作家的生活阅历、感情气质、艺术修养等不尽相同,因而在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古诗的语言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如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以清新的笔墨,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2)质朴。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作者往往不刻意追求华美的语言,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杜甫的《三吏》、《三别》都是这类语言的典范。
(3)绮丽。其特点是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像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如雍陶的《题君山》;“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作者用浓墨重彩点出了湖山的秀美,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灵秀形神和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4)隽永。这类语言风格是意在言外,作者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者品味。如杜牧的《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用隽永洗练的笔墨,活用典故。对沉溺于荒淫腐朽生活的统治者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5)简练。其特点是语言简洁、凝练,注重练字、炼句,如贾岛的诗就属这类。
5.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修辞方式在修辞一节已复习过,要应用到鉴赏的实践中去。下面主要介绍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
(1)抒情方式
①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②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另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以上两种抒情方式均属间接抒情。
③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①烘托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②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③虚实
这是古人论文章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文艺作品在写到较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陆续介绍了贾府中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贾母‘王熙风、贾宝玉等登场亮相,为实写;贾赦、贾政等没出场,为虚写。再加《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拟庐山瀑布,为虚写。
此外,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象征、对比,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欲扬先抑,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曲笔逆笔,等等。
6.风格流派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例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鲁迅的作品犹如一座座内部正在沸腾的火山,冷峻中饱含热情,郭沫若的作品,则如咆哮的大海波涛汹涌,热情奔放,气势磅礴;赵树理的小说,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孙犁的作品则清新隽永,美不胜收。总之,凡是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流派指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家所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体。例如,诗歌的流派以盛唐最为典型: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词的流派在宋代最为成熟: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同一流派作家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艺术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以及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婉约派词,写得比较婉曲、比较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词,则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不严格遵守音律。但同一流派的作家不只有一种风格,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同为豪放派,苏词广达洒脱,辛词则慷慨愤世。
有关诗歌风格的一些常用术语:
(1)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的《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的《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尤其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特别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笔下有狼山大漠,有绝域孤域,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2)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就作为主体的诗人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像奇特,志向高远,襟怀旷达。就作为描写对象的客体而言,往往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李白是豪放风格的集大成者,苏轼则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
(3)沉郁。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但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
(4)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悲慨的内容包括: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辛弃疾的词。
(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如杜牧的诗,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既有撑天宏志,又感报效无门。
(6)冲淡。即冲和淡泊。王维的山水诗均有闲、静、淡、远的特点。其笔下的大自然往往就是诗人自己,反映着涛人冲淡的心情。
7.论世知人
所谓“世”主要指诗人所处的时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所谓“人”主要指诗人,他的生平遭遇、思想性格及艺术风格。论世知人,对鉴赏古典诗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这方面的知识,现撮其要略陈述如下。
(1)南北朝时代。
①民歌分北方、南方。北方战乱频繁,加之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其民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木兰诗》就是女孩子“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典型例子。当然,连年的征战也给老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不少民歌也反映了这一主题。
南方虽政权频繁更替,但与北方相比,还是比较安全。士大夫享乐之风延及民间,因此男女恋情几乎成了这一时期南方民歌的惟一主题。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双关等手法含蓄地表达男女爱慕情怀。《西洲曲》是其代表作。
②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厌弃官场,向往自然,去职后长期归隐,开创田园诗派,多写自然景色及农村生活,诗风平淡爽朗,语言质朴自然,极为精练。
(2)唐诗题材多样,风格多姿多彩。
学习唐诗,必须了解“安史之乱”。唐王朝以此为界,前期鼎盛繁荣,后期逐步衰败。这对诗歌有重大影响,“安史之乱”也是唐诗的一个转折点。乱前诗歌大多气象雄阔,感情豪迈,诗坛弥漫着浪漫气息。尤以李白为代表,奇幻的情思,绚丽的文采,不羁的性格形成了他的飘逸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诗主题大多为两点:一方面歌颂从军报国,英勇杀敌,另一方面反对无休止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因此这些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情肠,其诗雄奇瑰丽,其情则悲凉慷慨,又缠绵婉转。而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则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其诗恬静自然,用语精深华妙,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
“安史之乱”带来的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使后期的诗人们受到锻炼,教育,使他们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哀乐而歌唱。这以杜甫为代表,杜甫始终能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和反映祖国、人民的命运和疾苦,诗风沉郁顿挫,是现实主义的杰作。
中唐诗分两个流派,白居易、韦应物、李益等人正视现实,抨击黑暗,语言通俗流畅,生动感人。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则刻意求新,写险怪,写苦涩,写冷艳。此外柳宗元、刘禹锡也很有成就;柳诗峻洁而清腴,刘诗简练而沉着,多讽刺时政之作。
晚唐以杜牧和李商隐为代表。杜诗清新峻拔,适于表达他较为丰富的政治抱负和激情;李诗则以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家国之哀。
(3)宋词要把握两个时代及两大流派的不同特点。
唐末至北宋前期词几乎是婉约派的一统天下。
唐末以温庭筠为代表,温词偏重写闺情,词藻艳丽;五代以李煜为代表,其亡国之后的词感叹、沉痛,直抒胸臆,不加雕饰,生动形象。宋初以保持晚唐五代婉约风格的晏殊、欧阳修为代表。晏词闲雅而有情思,音调谐婉,华美工整;欧词则有所开拓,述怀、咏史、绘景,风格爽朗清丽。
北宋中叶直到南宋,革新派词人先后兴起,以柳永、苏轼为代表。柳永是专力写词第一人,创制慢词,善于铺叙,长于情景交融,语言浅显平易,不避俚词俗语。苏轼以诗入词,大大扩展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跳出了婉约词一般写离愁别绪、男欢女爱的狭窄范围,达到“无事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地步,其词境界宏阔,激昂慷慨,开创了豪放词派。当然苏轼也不乏清新婉丽之作。
北宋的覆灭,是历史上少见的一次大浩劫,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女词人李清照于汴京破后南渡,流离转徒,词情词风为之一变,前期词多写个人的离愁,后期词则带有深沉的家国之痛,多写无法排遣的悲愁惨痛。其词承继婉约,又兼豪放之长,长于抒情,善用白描,出语自然而创意新奇,富有音韵美。
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入敌手,爱国之士“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诗词中的时代强音,涌现出了像辛弃疾、陆游等一批杰出的爱国作家。他们把自己的终生追求与国家的命运完全融为一体,而他们的作品就是这种融合的结晶。辛弃疾慷慨愤世,将抑郁不平之气寄于词中,成为豪迈词派的最杰出的代表。姜夔的词则以感喟哀时为主。
【难点探究】
古诗鉴赏设问的不同角度
(一)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
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例①: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答问题。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
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例②: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回答问题。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诗歌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
例①:读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后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例②:读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回答问题。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3.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例①:阅读《长歌行》(节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回答问题。问: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人生也有盛衰,宝贵的是精力旺盛的少壮时期,应该及早努力,如果不抓紧大好时机,等到老年时徒然伤悲也没有什么用了。
例②:阅读韩?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回答问题。问:本诗的主题是什么?体现在哪几句?
答:这是一首杰出的古代政治讽刺诗,作者巧借吟节令景色,对时政予以讽刺。本诗主题体现在第三、四句。假借吟寒食节,巧借蜡烛达到对时政的讽刺的目的。
4.对所抒感情的理解
例①:阅读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回答问题。
问:“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流露出对混浊官场的鄙视。
例②:阅读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回答问题。问:诗人对劳动人民,对统治制度是什么态度?
答:“四海无闲田”反映农民拼命劳动,全国已没有荒废不耕种的土地了,农民种得广,收得多,本应过上富裕生活,而现实却是“农夫犹饿死”。诗人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
5.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
例①:读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回答问题。问:全诗用梅花来比拟人的品格,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意?
答:作者赞美梅花的高贵品质,实际上是表明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是借物言志的一种方法。
例②:阅读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回答问题。问:本诗明写对项羽的赞扬,暗写了什么?
答:讽刺了以宋高宗为首的南宋君臣,是多么贪生怕死,懦弱无能。
6. 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例①:阅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回答问题。问: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原野辽阔无垠,天地相连,天比树低,水月映照,仿佛月在身边。描景状物非常真切动人。
例②:阅读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回答问题。问:竹林、孤琴、长啸、明月这些普通景物能构成清幽意境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作者恬淡澄净的心情与此情此景相互融合。
(二)从语言运用角度设问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例①:阅读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回答问题。问:“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
答:“暗”字既透露了朦胧的夜色,又渲染出一片黑乎乎的森林;“惊”字不只是风吹草动,而且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寻”字说明昨晚夜射是误会;“没”字把将军射艺高超,臂力惊人的形象描绘出来了。
例②:阅读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回答问题。问:“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阴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阴爱恋,富有情趣。
例①:阅读杨万里的《小池》(见上)一诗,回答问题。问:“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们常用来赞美什么?
答:这句诗常被人们引用来赞美年轻人在学业、事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初露头角,前程远大。
例②:阅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扛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回答问题。问:“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答;这句诗不仅写出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早春景色,而且强调了实践精神,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探索精神。
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例①:阅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旷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回答问题。问: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答: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全诗清丽自然,意境开阔,含蕴无穷。
例②: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显得清淡朴素,更加耐人寻味。
(三)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
1.对修辞方法的赏析(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等)
例①: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回答问题。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例②:阅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答问题。问:“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
2.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
例①:读孟郊的《游子吟》(见上),回答问题,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
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
例②: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回答问题。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
3.对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等)
例①: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回答问题。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的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例②: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回答问题。问: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象。
【高频考点解读】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张籍的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何物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乡愁已蕴涵其中。一个“见”字,言淡而义丰,给读者无限的暗示和联想。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
“欲”字颇可玩味,表达出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这两句是下文“又开封”这个细节出现的铺垫。
三、四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即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是托人之便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难以表达,因此在封就欲发之际又怕因匆忙而漏写了什么重要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忙乱的细节和毫无来由的“恐”,足见诗人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之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这里的“恐”值得注意,未必是作者真想起什么要补写进去,而只是“恐怕”。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 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该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对于该词的下阕,论者颇有微词,为避免争议,本题的两问均只涉及上半阕。前一问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春色。首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起转入实写,一句一景:第二句写水面上的波纹宛如皱纱,仿佛是在殷勤地迎接游船,拟人化的手法将水波写得十分生动、亲切;第三句从远处落笔,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说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第四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托出春意之浓。三句有远望,有近观,有全景,有特写,暗扣“渐觉”二字,逐层展开对春色的描写。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的确,作者用一“闹”字,不仅渲染了杏花绽放得热烈,而且让人浮想联翩,无限春意尽在其中,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如有考生认为“闹”字用得无理,只要言之成理,且文字通顺,也可酌情给分。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①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 ①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凭吊的是六朝繁华的消逝,寄寓的则是现实的无限感慨。开头三句点山凭吊之地六朝故都金陵和当地的物色。“岸草平”,显出江面的空阔,也暗示时节正值江南草长的暮春;“落霞明”衬出天宇的寥廓,也渲染出暮春的绚丽。整个境界,空阔而略带寂寞,绚丽而略具苍茫,引起人们对今昔兴衰之不同的感慨。“水无情”三字,是全篇的枢纽,也是全篇的主句,这里的“水”已经在词人的意念中化为滚滚而去的历史长河的一种象征。接下来“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两句,是对“水无情”的具体发挥,六朝繁华,已随着历史长河的滔滔逝波一去不复返了。即明写实景,暗写六朝帝王像流水一样被历史无情淘汰。
六朝繁华消逝之前历史早已演出过吴宫荒淫,麋鹿游于姑苏台的一幕。前车之覆,后车可鉴,但六代君王却依然重复亡吴的历史悲剧。如今,那轮曾照姑苏台上的圆月,依然像西子当年的梳妆镜一样,照临着这座历史沧桑的江城,但吴宫歌舞,江左繁华均逐波逝去,眼前的金陵古城,是否再要演出相似的一幕呢?“空有”二字感慨很深,扩大了词的意境。
怀古词一般只就眼前景物抒发今昔盛衰之感慨,但这首词的内容意境犹为空灵,从实处落笔,从虚处唱叹。命题人正是抓住这一特点命题的。鉴赏这首词难度较大,为了降低难度,命题人在题干中指明“明写眼前实景,暗喻历史 沧桑”,根据这一点,考生答出这两句话的深意,当不会太难。
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人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解析:这首词是客中闻杜鹃有感。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叫声像“不如归去”。
词一开篇,就交代了鹃啼的环境和季节,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的啼叫。“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意思是杜鹃在花间不断地叫着,好像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诸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行人”走在春色绚烂的优美环境中,心情本来是愉悦的,但因离家作客,听了杜鹃叫声,不免会引起思乡之恋,作客之愁。因此,词中所写的美丽景色,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
下片,写行人闻鹃啼的心理变化。在晴朗的春日,杜鹃偏偏卖弄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初听是“殷勤”,现在听则有点心烦。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家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在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也行,说是回答杜鹃也行。这里表面上是抱怨杜鹃无知,聒噪难耐,实则是对“捉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愤慨。
总之,这首词是对浪迹在外,有家难归生活的叹息,写得真切,有较强的感染力。结尾两句,用反跌之笔抒曲折之情,意境尤深。
例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案:(1)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
(2)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第一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题目的切入点为“意象、意境”。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辞海》)。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两者都需要找出作品中的“客观图景或物象”,然后与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比较、分析,鉴赏作品所反映的中心。分析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完成这道试题,关键是把握“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即先把握意象(景或物)的特征,然后联系诗人的主观感情与诗歌的思想内容来分析它的含义。例如“片云”、“孤月”就分别有“飘忽不定”、“孤寂”的特点,联系诗人的生活遭遇及主观感情分析,便可把握这两个意象的寓意??诗人漂泊他乡,孤独寂寞。
在上述的意象中,“落日”是理解的难点。联系全诗来看,“落日”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评价这首诗时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由此可断定,落日即“日薄西山”的意思。“秋风”与上句“落日”相对,而“落日”是虚写,有“暮年”之意;“秋风”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这样的诗句就有“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的意境了。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第二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对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不同意象的分析,可有不同的理解。
如从“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意象角度分析,则可看出,诗歌表现的是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的积极人生态度与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从“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意象角度,及联系结尾句“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来分析,则可见作者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从中看出诗歌表达的是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及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高考真题精析】
【2011高考试题解析】
一.(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 江【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2)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解析】本题的诗眼即为“客愁”,客愁为羁旅愁思,《宿建德江》(孟浩然)也有 “日暮客愁新”句,如果我们知道这是漂泊在外的愁思,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诸如“孤单”“思念”“缺少知己”这样的遭际是作者愁的原因了。意象是作者精心挑选的具有象征意味的
物象,第一题已经给了我们提示,作者现在漂泊在外,沙鸥是作者内心的外化,天地一沙鸥正如作者孤身一人,所以才有对着沙鸥吟诗的举动以寄予同命相怜之感。
二.(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高考考点】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诗歌赏析】
这是一篇出塞怀古之作。这首词苍凉慷慨,内蕴良多,似深含隐怨。上片首句即言自己的感受,其悲慨已见,“今古河山无定据”,起句即言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画角”以下便描绘塞外的战事频仍和荒凉萧索,用景语写凄怀。下片“从前”三句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沉思,不停的纷争,不息的战火,将这荒凉的塞上留下了无数的幽恨怨怼,更使这里平添了几多悲凉。最后又以景语作结,将无限的深情隐含于无言的景物当中,含婉深致,耐人寻味。毛泽东批语云:“看出兴亡。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点出此篇之旨。吴士昌评价此词时说:“此首通体俱佳。唯换头‘从前幽怨’不叶,可倒为‘幽怨从前’。”(《词林新话》)这是从词的写作技巧上说的。整首词幽隐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风格清新婉丽,不事雕琢,情韵哀婉深长。
三.(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解析】第一题考查炼字。第二题考查对某一句的赏析。第三句考查谋篇布局。
【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简析】南宋诗人华岳是一个出了名的硬骨头。他以武学生出身,上疏请杀权相韩诧胃,结果自己被关进了监牢,直到韩倪胃死后才得以出狱做官。后来又策划铲除奸臣史弥远,事败而遭杖杀。他的一生屡遭打击,却坚守特立不驯的人格,“不肯附和浮议”。其诗歌也一反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的饭仃、雕琢习气,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体现出苍劲豪健的风格。这首《骤雨》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一个家住溪西水湾里的牧童,大清早骑着牛来到溪北放牧。正在放牧的时候,忽然风雨骤至。诗歌就从暴雨将至的一刹那写起。在牧童的身后,乌云密布,一片阴沉。泼浓墨,是说天空呈现出深黑色,就像泼上了大片浓墨一般。在他的眼前,暴雨已经倾泻了下来。翻车轴,形容风雨声的巨大,就像是农村里用水车汲水,轴翻水涌,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波涛顷刻间卷上了沙滩,轰鸣的瀑布如同十万军队发出喊声。让原先心情悠闲早早出门的牧童慌忙冒雨渡溪,谁知天突然晴了。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四.(陕西)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着眼于诗题中透露的信息;否则容易解读成行客思家,羁旅之愁。拟写答案时,不但要答出感情,还要具体阐述“怀古”“伤今”之情在诗文中的具体语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情景关系的一般术语有: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内在关系),一一排查即可。
五.(陕西)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
(2)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
六.(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
【解析】分析妙处,应该依次考虑(1)诗句的意思,(2)词类的活用,(3)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4)在文中结构的作用,(5)与意境主题情感的作用。注意描写的角度有:远近高低,大小广狭,动静明暗,声光色态,视听触嗅。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七.(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解析】“暝”,日暮,黄昏。“更”古人入夜会敲更鼓,“更深”即是“夜深”。根据这两个词可知时间在推移。“人去”“寂静”“酒醒”,事件的发生凸显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可见是以时间来组织情景的。答题时一要答出具体的线索,二要答出线索在组织情节时具体体现在何处。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消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回答本题时一要答出词中体现的心情,二要结合关键语句进行分析。答出作者的心情,首先要抓住有情感信息的词句,如“寂”“孤”“ 如何消夜永”;二要抓主人公的行为、情态等,如“伫听寒声”“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三要抓住意象意境,因为“一切景语即情语”,如“云深无雁影”;四要看注解,如“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八.(辽宁)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解析】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
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解析】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秒的,给2分;能做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
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诗歌赏析】《题郑防画夹》共有五首,是作者题咏郑防画夹中作品的诗,这是第一首。郑防是藏画的人,画夹大概相当于现代的集锦画册之类。
这首诗题惠崇的画。惠崇是僧人,能诗善画。《图绘宝鉴》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图画见闻录》说他“尤工小景,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正因为惠崇的山水、花鸟饶有诗意,才格外引起诗人品题的兴味。王安石、苏轼都有诗题咏他的画。苏轼的七绝《惠崇春江晚景》,更是脍炙人口。黄庭坚这首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画境。画中景物并不止“烟雨”、“归雁”,但作者有念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中给人们展现了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句承上,一气而下,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第三句中的“唤”字,有的版本作“买”。“买”字不如“唤”字灵活。这三句不仅笔致疏朗轻淡,传写出画中的“虚旷之象”,而且化画境为实境,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从前三句中跌落,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境。这样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林泉高致》),诗画有相通之处。因此,诗歌可再现画境。但以诗题画,一般不宜于全写真境,更不宜全写画境。全写真境,变成了山水景物诗,不成其为题画诗;全写画境。用诗句一一描述画中景物,无异于舍弃诗歌的想象和抒情之长,容易写得呆滞而无生气。沈德潜说杜甫题画诗“全不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发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说诗?语》)他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便从画面引出真景,又由真景返回画景。黄庭坚这首诗,便学习了杜甫题画诗的手法,使画中之景与画外真景水乳交融,并同人的感情发生交流。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羞耻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诗歌鉴赏】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另人哀愁的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十.(江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能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充满着对李白诗文深深的怀念。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746年(天宝五年)或747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清代杨伦评此诗说:“首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杜诗镜铨》)这话说得很对。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故而清代黄生说:“五句寓言己忆彼,六句悬度彼忆己。”(《杜诗说》)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唐诗别裁》称它“写景而离情自见”,《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都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读杜心解》)道出了这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十一.(湖南)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
答案:答案角度提示: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本题考古代诗歌鉴赏,角度任选,开放度极大,是本套试卷的最大亮点。它不再是“问什么答什么”,而是“想什么答什么”,给了考生答题的充分自主权。角度不外乎四个:形象、语言、技巧、情感。
十二.(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参考答案】(1)和风细雨。
(2)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3) 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 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 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
【解析】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诗歌特点,全面赏析。(1)要填与“疾风骤雨”相反的词语,结合诗歌即可得出。(2)分析作用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答题,内容包括强调的内容和对主题情感的作用,形式包括对题目、开头、上文、下文和结尾的作用。(3)王国维以西方美学崇高的理论糅合中国古代美学阴阳柔刚说而提出:“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若吾人与审美对象无利害关系,又毫无生活之欲存在,则“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若此物大不利于吾我人,而吾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而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红楼梦》评论)。优美指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统一的美。其特征是:1)和谐;2)在形式上具有小巧、和谐、精致、轻盈、绚丽、清新、秀丽、优雅等品格;3)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统一,具有静态、柔性的美,没有冲突、矛盾。壮美是凡事物能使人有崇高、严肃、雄壮之感者。
【赏析】
《登城》是一首登楼野望之作。首句写秋日“微雨”,一个“映”字,十分贴切地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如果是春日微雨,它弥漫一片,有如云雾,那是不可能与天空相“映”的;而初夏烟雨,无边无际,将远处的一切都裹了起来,就更谈不上与天空相“映”了。只有在秋天,这“无点亦无声”的仿佛透明的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因此,从“雨映寒空”入手,再用“半有无”加以细致描写,就细致真切地传达了秋日微雨之神。至于在“空”前着一“寒”字,则是为了表现秋雨生寒的清冷之感,其中并不包含诗人的主观情绪。
次句写“登城”。“重楼闲上”即“闲上重楼”。这个“闲”字既表明诗人并非第一次登临此处??那样会心情迫切,不会着一“闲”字;又暗示他亦非劳人迁客??那样会?傺无聊,不可能“闲上”。而主要的,还是点出诗人时有余暇,心自安闲,尽可慢慢欣赏这秋雨中的秋山景色。 诗人纵目野望,诗人用一句诗进行了概括:“浅深山色高低树。”天高气清,列岫千重,或近或远,或苍或黛,各有“浅深”;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但见层层树丛,“高低”不等而已。“浅深”、“高低”,写出了秋山的淡远之境。
这景色是诗人从未发现过的,他显得更加兴致勃勃。元代刘因有一首《村居杂诗》:“邻翁走相报,隔窗呼我起。数日不见山,今朝翠如洗。”诗人对于“旧相识”的新感受比乍见之时更具魅力。虽然这景色诗人已经见过,但以往他不是在微雨中纵目野望,也没有如此恬适的情绪,他后来的赏玩之兴才特别高。总之,诗人留连忘返,已陷于凝想之中。他在反复的玩味之后,终于豁然开朗:展现在眼前的这“浅深山色高低树”,正像“一片江南水墨图”。它空灵清逸,萧疏淡远,只有水墨画才有这种意境。以前他从未欣赏到的美,此刻却悠然心会,于是感到十分惬意。所以这最后一句就不止是一个精致贴切的比喻,而是饱含了极度愉悦之情。
但“浅深山色高低树”和“一片江南水墨图”之间的比喻关系也很有意味。上句是实景,为了用水墨图比拟,诗人有意避开色彩,仅用“浅深”二字加以形容;下句则是虚拟的意象,虽是虚拟,却又极为细致,“水墨图”前着以“江南”二字,“山色”的清逸潇洒之致,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样由实入虚,虚实相生,虽无细腻的景物刻画,却更能显示景物的绰约多姿,更能引发读者悠远的联想。
《望海楼晚景》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认为,苏轼诗中的“横风”、“壮观”(“观”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两句,写得不够好。他既说“应须好句夸”,却不着一字,一转便转入“雨过潮平”了。那样就是大话说过,没有下文。
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苏轼这样写,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写一组望海楼晚景的诗,眼下还不想腾出笔墨来专写忽来忽去的横风横雨。所以他只说“应须”,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说得上“壮观”,就须有相应的笔墨着力描写,老把它放在“晚景”组诗中,是不太合适的,不好安排。
苏轼写下这组诗后的第二年,他游览了有美堂,适逢暴雨,就立即写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惊人,是一首名作。应了他那“壮观应须好句夸”的话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他的思想有过一段起伏变化。在开头,他看到一阵横风横雨,直扑进望海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块,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戏拉开帷幕之时,大锣大鼓,敲得震天价响,大家以为下面定有一场好戏,谁知演员还没登场,帷幕便又落下,毫无声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苏轼这开头两句,正是写出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望海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肯,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祥,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会不止一次地遇到过类似的现象。
十三.(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
(1)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答案】初春。这是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待放,万物充满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意象”进行分析,意象是一首词的基本构成单位,它们往往是词人选择的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将它们综合起来,就能构成最典型的生活场景即画面,从而才能分析词的意境与作者情感。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还要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苏轼的诗词,并结合苏轼的性格特点进行综合思考。
十四.(福建)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匪来贸丝, 。(《诗经氓》)
(2) ,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4)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
(5)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1)来即我谋 (2)积土成山 (3)飞鸟相与还 (4)彩彻区明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惊涛拍岸
【解析】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从时间来看,涉及了先秦、东晋、唐、宋四个时期,涉及了诗、词、文、赋四种文体。今年新要求的背诵篇目在考试中有一定的体现。《诗经》《劝学》《滕王阁序》《赤壁怀古》是出题频率较高的篇章。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重视重点篇目。本题考查识记能力,需要一字不错,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
【高考考点】默写常见名句名篇
十五.(福建)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㈠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㈢。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
答: 。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 。
【答案】(1)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帐:“安得”。(意思对即可。)(2)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第一小题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打上作者情感络印的名词,挖掘作者隐含在“景语”里面的“情语”,此题并不难解。第二小题的诗句通俗易懂,设题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只要能有理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高考考点】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简析】厉鹗写水极具特色。由于阅历的限制,特别是审美情趣偏于柔美,因此,厉鹗的写水之作,更多的是宁静秀美的湖景。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厉鹗的山水诗,所写不仅仅是风景画,而是对山光水色的欣赏,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人,人有所思,值得回味。
十六.(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与意境创造的理解,全诗仅四句,很显然一、二、四三句,共创造了四个场景,即四幅画面。只要用简短的话概括画面内容即可。感情主要是对山水的喜爱并乐在其中。可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来帮助理解。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十七.(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秸○1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1?秸:张耒二子张?、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二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答案】B
【解析】B项“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错。文章的内容反映了民间疾苦,生存的艰难,语言风格平实朴素、明白如话,也不是诙谐风趣的特点,选项的解释不符合卖饼儿的心理。
○2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
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给予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的表露,均语浅而意深。
【解析】做此题,审题是关键,答题思路是诗歌“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在文本中的具体依据;拟写答案时,“平实”要从遣词造句的语言风格形式上来作答,“有韵味”要从内容上来探究。
13.这首诗是张未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期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答案】第一问:教育内容:
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
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第二问:1、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有其不为人知的艰辛,我们要努力学习,竭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2、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珍惜拥有,乐观面对;3、张耒教子用心良苦,让我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一定要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做一个有用之才。
【解析】答教育内容时,结合文章最后两句议论句,观点很明确;答教育方法时,一是榜样示范,二是训导方式;答自己的感受时,可以从内容和教育方法两个角度来谈。
【参考译文】
月亮从城头落下去,早晨的霜厚得像雪一样;更鼓从楼上响起来,声音冷涩得仿佛要断绝。捧着装饼的盘子,走出家门,拖着长声叫卖。这时候,街市上从东到西,一个人还没有呢!寒冷的北风吹来,像箭一样射在饼上。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衣服穿得少,而是我的饼会冷掉!孩子们啊,人们从事的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但意志都必须坚强。男子汉要要有追求,哪能做游手好闲的懒汉呢! 【2010高考试题解析】
1.(10年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
2.(10年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答案】
(1)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析】一般来讲解读一首诗的情感需要注意从以下方面入手:题目、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句。这首诗的注释①已经写到“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再加上诗的最后一句“酒阑无奈客思家”已经很明显流露出作者的感情了。考生应注意答全面具体不能简单答成思念家乡。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71877.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语文鉴赏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总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