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标解读
1.学习内容
(1)城市已成为地球上主要的人文景观。城市空间结构要从城市个体入手,掌握城市功能区的类型、特征及成因,在其成因中要特别注重对“经济因素”的理解与应用;城市服务功能应从城市体系的角度,运用“中心地”理论认识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其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化作为基本的人文地理过程,要从概念、特点、推动力、地区差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整体把握。
(2)着重解决与人口、城市内容深度关联的统计图表判读,既要掌握常规统计图表的判读技能,又要突破比较复杂的三角形坐标图、四坐标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组合统计图等。引入城市规划图、城镇布局图、过程示意图等重点分析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提高信息处理与判断能力。
2.学习程度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以下能力标准: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标准中的“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单一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及其组合。“实例”是指某城市一个时期的地图、照片等资料。所谓会“分析”,是指阅读有关城市地图,说出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并归纳出其分布特点,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特别是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体系即一个地区多个城市(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联系……说明……”的要求定位是:运用“中心地”理论所反映的地理原理,以某个区域内的城市(镇)为例理解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其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关系。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概括”是指对文字或图像内容归纳要点。“运用……概括”是指能根据图表、数据等资料描述城市化的过程、归纳城市化的特点,主要包括城市数量与规模、人口、用地性质、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变化。“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从生态环境(宏观)和居住地环境(微观)两方面分析,并能对症下药提出改善城市环境的合理措施。
3.学习策略
掌握城市问题的数据搜集、整理方法 引入学生身边的材料,如根据居住地区人口变化情况归纳概括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用居住城市地图归纳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点,根据居住城市地价数据绘制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统计图探究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等。这种“做中学、用中学”的方式一定会让学生“我做过,我真正明白了”。
掌握判读地理统计图的步骤、方法 首先,要根据图名确定图表所反映的主题、利用图例从图表中的线条、数据中找出“有什么”;其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认识图中各要素的特征(隐性规律与变化趋势),明确“怎么样”;最后,分析揭示图中各要素反映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为什么”(解释或说明相关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规律)。地理统计图的判读要:抓双重联系(图内→信息;图外→知识);重数据分析(定量分析→数量特征;定性分析→变化趋势);对比分析→找差异;归纳总结→得结论。
二、核心主干
1.突出重点
城市的三个问题
(1)城市空间结构
主要城市功能区的比较
城市功能区
形态
主要特征
分布特点
商业区
点状或条状
城市的核心区,地价高,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集约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 、交通干线的两侧和街角路口
住宅区
片状或面状
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广;出现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一般分布在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
工业区
片状或带状
面积较大;位置远且相对集中、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性强
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图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2)城市区位因素
课程标准对“城市区位因素”的要求隐含在以下条目中: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因地制宜)
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因时制宜)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
资源、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经济布局调整(如深圳的形成与发展);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旅游和科技已成为促进城市形成的新因素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要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由此找出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在影响城市区位的两大类因素中,自然因素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为动态因素,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是宏观因素,而河流往往决定了城市形成之初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3)城市化
城市化概念图
如上图所示人口向城镇积聚、城市范围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根据发达国家一些城市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阶段构成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比较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特点
起步早(自产业革命开始),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起步晚(自“二战”后开始),水平较低,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减缓,甚至停滞;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快,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量剧增
合理性问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理解,宏观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微观的角度是指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居住地内环境的恶化。如下图所示: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突破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中地租作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对解释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至关重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从地租差异分析:一般而言,由市中心向外,地租水平呈下降趋势;此外交通通达性越好地租越高,通达性越差,地租就越低。因此城市地价不是由市中心向四周递减的一个同心圆,而是随着交通通达度的变化而起伏。
在竞争的条件下,对于一块特定的土地,只有付租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才能租用。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商业活动付租能力变化最急剧;工业活动付租能力变化最不明显;住宅则处于两者之间。
综合地租和付租能力两个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的道路交汇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市中心外围和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城市边缘往往形成工业区。如下图所示: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对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可概括为“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的”,其含义如下图分析所示:
三、考题回放
考点1城市空间结构
(2011年福建文综卷,29~30)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7~8题。
7.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成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8.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剖析: 本题组考查运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原理判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从图中看出:该岛国(新加坡)中心城区位于东南端,应为商业区;工业区位于西南部与北部,主要是利用便利水运的优势;公共住房占地面积最大,主要沿巴士线、快捷交通线分布。答题中的误区主要在C选项:不少考生不是从图中找出关键信息(中心城区偏居一隅),而是受思维定势影响认为:住宅区都呈环状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外围。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该国公共住房的布局是在建立在城市功能区合理规划的的基础上的,临近公共交通线(基础设施),便于居民出行也是公共住房布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答案:D A
考点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011年北京文综卷,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剖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因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对应的考核目标是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多与绿洲联系在一起,其思维线索是:水源→绿洲→农业生产→城镇。绿洲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城市规模和服务范围的大小,从图中找出喀什、和田与民丰三地绿洲面积的差异即可做出判断。
答案: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考点3城市化
(2011年山东文综卷,7~8)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请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11.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剖析:试题选用三个年份、两个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以城市化过程为主线融合城市功能区、不同规模城市服务范围的判断,寓动态信息于统计图之中。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0年甲城市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下降,乙城市市中心人口密度不断上升;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都逐渐上升。甲城市各地段人口密度与楼高都比乙城市高,且城市边缘距市中心远,因此甲城市人口规模、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第11题:从楼高和人口密度判断,甲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M处的外围,N处人口密度与楼高比周边地区高,为甲城市的卫星城;乙城市P处人口密度与楼高最大,为中心商务区;由1982~2000人口密度变化可以推断,乙城市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卫星城。答案:D B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75262.html
相关阅读:《高考地理专题一:地球运动》复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