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政治学科考点解析?《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测试内容和要求 测试内容能级要求了解理解运用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
2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
二.◆考点梳理 【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从根本上讲: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在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表现在: 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⑤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注意]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这四个知识点是从不同侧面来说的,不能混淆。 【考点2】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原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因为: (1)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要求(决定)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意义: (1)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发展生产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 3.措施: (1)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3)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4)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注意] ①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文字量较大,在掌握的时候可以首先把握住其中的关键词,然后通过关键词进行联想,从而完整地掌握整个问题。 a发展生产力的原因:主要矛盾;本质要求。 b发展生产力的措施:基本路线;劳动者;科技;改革。 ②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考点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体现: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注意]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 ①从区别来看: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当前国有经济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个公有资产仍占优势,所以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从联系来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之一。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考点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1.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 2.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要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因为: (1)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3)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意义: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态度: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注意] 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是同步发展。
②在回答我国现阶段实行这一制度原因时,如果题目中没有设问回答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则意义的内容也可以作为原因。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一.◆测试内容和要求 测试内容能级要求了解理解运用1企业的含义√
2公司的含义及形式√
3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5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二.◆考点梳理 【考点1】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注意]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事业单位。 【考点2】公司的含义及形式 (1)定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形式:我国法定公司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 ①企业和公司都是以营利为目的。 ②企业和公司都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 【考点3】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正确的就业观念,是: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须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都能有所作为。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临时工、家政服务等就业方式可更加灵活地选择。还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
(2)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①劳动和就业的意义。(略) ②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a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b劳动力的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c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3)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①从国家(党、政府)角度: A.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扩大就业总量,这是根本途径; B.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 C.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D.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a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b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企业带动就业; E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a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b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 F完善就业服务体系。a健全劳动力输出输入地区协调机制,引导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有序流动;b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c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②从企业角度:
A.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使企业能赚钱、多赚钱和永久赚钱。重要在多赚钱上下功夫,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就业人数。
B.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制定合理的用人政策;
C.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③从劳动者角度:
A.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和多种就业观。
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社会平台,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
C.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D.要做到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总之,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走向合适的工作岗位。 [注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说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树立职业平等观。 【考点4】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考点5】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1.为什么要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劳动者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3)劳动者权益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怎么样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国家: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是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依障。 (2)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劳动者: ①基础(前提):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途径: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仲裁、申请调解、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④注意: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⑤意识: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4)用人单位:依法办事。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一.◆测试内容和要求 测试内容能级要求了解理解运用1储蓄存款的种类√
2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3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二.◆考点梳理 【考点1】储蓄存款的种类 1.定义: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种类: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1)活期储蓄: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不规定存期、存款的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蓄方式。 (2)定期储蓄:是事先约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 【考点2】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1.定义: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类别: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 3.地位: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4.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它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②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③结算业务,它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 [注意] ①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商业银行。 ②储蓄机构≠商业银行。 【考点3】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1)股票的特点。 股票的特点是:①高风险、高收益同在。②出资不可返还性、可流通性。 [注意] 看教材第49页,搞清楚“为什么说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2)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的特点。 ①债券的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的特点: a国债:风险小,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存款利率,流通性强。 b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流通性较强。 c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流通性较低。 (3)商业保险的含义和种类。 ①含义: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②种类: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a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 b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 (4)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
区
别特点便捷稳健高风险高收益规避风险性质信用行为债务证书,限期偿还入股凭证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投资 收益、风险获得利息,安全性最大,但是利率最低获得利息,利率高于储蓄,安全性高于股票,风险介于储蓄与股票之间,其中国债风险最小、金融债券次之, 风险较大的是企业债券,但相应的其利率也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获取股息或红利,以及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收益多少取决于企业经营效益,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根据保险合同获得相应的补偿,一般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的补偿就是投资的回报偿还 方式活期或定期偿还本息 有明确的还本付息的期限不退股金,可以转让事故发生后,获得赔偿或保险金相同点都是投资行为;都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公民生活,都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注意] ①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也属于投资。 ②一般情况下,几种投资方式的收益与风险排序如下:
储蓄存款
国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股票
收益(由低到高)
1
2
3
4
5
风险(由低到高)
1
2
3
4
5
③债券与储蓄都偿还本息,股票不能退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7595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