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 2014-1-8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两部分;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30小题,共45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确切地说,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贵族兼并土地愈演愈烈
C、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D、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2、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机关。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下列哪一引言并非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
A、“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
B、“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C、“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D、“传述联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3、“跨海迁移的苦难所产生的一个成果……是在政治方面。这种新的政治不是以血族为基础,而是以契约为基础……在希腊的这些海外殖民地上……他们在海洋上的‘同舟共济’的合作关系,在他们登陆以后好不容易占据了―块地方要对付大陆上的敌人的时候,他们一定还和在船上的时候一样把那种关系保存下来,这时……同伙的感情会超过血族的感情。”在古希腊的诸多城邦中,城邦间的关系是:
A、都聚集在斯巴达城邦下 B、城邦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C、小邦是大邦的属国 D、各邦均为独立主权国家
4、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习惯法的出现使得贵族不能随意损害平民利益
B、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C、帝国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适用于罗马公民
D、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极度混乱
5、“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札记?曲礼》中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6、“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这首唐诗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际关系的淡漠 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社会风气的败坏 D、个人价值观念的更新
7、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使清政府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导权
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8、《孔子家语 致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自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种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
10、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C、政治权力中心在议会 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11、历史学家刘宗绪反对把君主制与封建残余等同,认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君主立宪制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下列认识不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化的道路
B、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使议会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
C、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保留了君主,是封建残余的表现
D、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影响巨大
12、某次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这次会议:
A、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C、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D、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13、《时事新报》载:“日本开战是为了文明开化的进步”,内村鉴三甚至以英语发表论文说“中国是进步的大敌”,就连日本小孩都唱起“支那佬,拖辫子,打败仗,逃跑了,……”的歌谣。这实际上是说
A、当时日本一般国民产生了厌战心理
B、日本为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而庆幸
C、清代蓄辫陋俗为日本妇孺所嘲笑
D、日本舆论宣传为侵华打下民意基础
14、“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成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效仿西方政治制度 B、标志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5、下面的l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
国家总人口(万)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约180048%52%
法国(1851年)约360075%25%
美国(1850年)约230087%13%
①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②英国之外的国家工业化没有起步
③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移动
④工业化程度超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6、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所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17、2014年是胡适诞生120用年,他家乡的适之中学将举办一次纪念活动,校方为办好这次活动收集了下列一批资料。其中能够入选的是:
A、制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方针
B、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立新文学
C、被人誉为新文化运动中“首举义旗之急先锋”
D、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思想
18、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规律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l949年开始已经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九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
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马克思主义开拓了中国的国际视野
20、“庆龄先生: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己使反对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表明:
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获得新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21、2001年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提法:
A、突出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B、说明国家已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
C、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D、说明我国已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22、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是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④提出并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己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至今稳定 B、其他力量中心包括日本、中国、西欧
C、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指的是苏联解体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
24、201l年6月15目,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指出未来10年是中俄两国发展振兴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中俄战略伙伴关系面临重要机遇。双方要始终坚持中俄世代友好的和平理念,不断加深战略互信、加大政治互助。下列各项能够证明中俄关系世代友好理念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②1949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当今中俄两国致力于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④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1912-2007)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列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
B、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涨”现象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26、下表的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国家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
比重2.7%18.4%13.7%20.6%
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
27、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应该是经过几番姓“社”姓“资”的争论,在对恪守传统苏联模式的“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中国终于真正成了主角。省略号“……”应为: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8、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曾说:“当我第一次(1978年)来到中国的时候,整个中国连男带女都分不出来,都是一片灰色。我觉得我为中国也做了一些贡献,就是把颜色带到了中国。”皮尔?卡丹把颜色带到中国的原因有:
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③人们思想解放,审美观的变化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谭其骧(1911-1992,历史地理学家)在1984年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是指:
A、三个代表 B、“五讲”“四美”
C、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D、三个面向
30、台湾文化名人蒋勋(1947一)在其《孤独六讲》一书甲指出《等待戈多》中“戈多”的名字源于“上帝”(GOD)一词的音译。这意味着以《等待戈多》为经典的现代主义文艺作品体现了人们:
A、厌恶战争,呼唤和平 B、虔诚信仰上帝
C、祟尚传统与权威 D、陷入精神危机,呼唤心灵家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7分,第32题20分,第33题l8分,共55分。
(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1、(17分)下列材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和特点是什么?(6分)
材料二:中国的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后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 周恩来《关于我们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6分)
材料三: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1951年,西藏生产总值仅有l.29亿元,2010年达到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1年增长了111.8倍,经济总量翻了上百倍。创造了60年越千年的人间奇迹。
“十一五”期间,西藏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5年中,生产总值先后跨上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三大台阶,由2005年的249.8元,增加到2010年的507.46亿元,增长79.5%,年平均增长12.4%,延续了进入新世纪以来西藏经济增长速度保持12%以上的良好态势。
60年来,中央先后召开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西藏发展的特殊政策,并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实现了一大批旨在改善西藏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的重点工程,为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60年越千年”巨变的原因。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西藏和平解放60年发展道路的认识。(9分)
32、(20分)关注民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下列材料:
材料一:《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材料一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思想?他设想的社会保障标准是什么?这种理想社会的实质是什么?(3分)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粮”“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病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2)根据材料二,与孟子相比,康有为的民生主张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
材料三: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其中规定:此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儿童或残疾儿童得到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并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
材料四:罗新福曾说:“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那里的工人不会在风华正茂时被一脚踢开,那里的人们不会世世代代受穷、那里的贫苦农民不会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那里的青年不会在垄断的淫威下乞讨工作”“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那里的全体人民有极好的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进入暮年之人能够安度余生,养老金和保险金将理所当然地颁发给这些为国家忙碌了一生的人。”
一一岳西宽、张卫星译《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集》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些社会保障措施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产生的历史影啊。(5分)
材料五:苏联国家宪法将社会保障确立为国家制度。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其中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扣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
(4)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苏联社会保障制度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4分)
材料六: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要建立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住房保障这祥一个比较完整的初级民生保障体系……中央高频率出台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器险办法》《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等民生建设的政策;决定3年内投资8500亿元改善医疗卫生,投资9000亿元改善住房条件;强调解决对困难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5)材料六反映了什么现象?这表明我国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发展到什么样的新阶段,(2分)
(6)综上所述,请你简要谈谈自己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2分)
33、(18分)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村料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动物的分类基本上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论顺序排列的,还注意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记载了一些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但他的认识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沿着他的道路继续研究下去。
1859牟,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出版。该书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就是震撼世界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进化论。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李时珍和达尔文在生物进化方面认识及影响上的差异。(4分)
材料二: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2) 材料二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 响?(3分)
材料三: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物体的电动力学》,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爱因斯坦本人成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思想出发,……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他建议应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但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居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后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十钟表匠”。
(3)依据材料三分析爱因斯坦建议应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出原子弹的用意及对研发核武器态度的变化。(2分)
材料四:新华社通讯:2014年11月3目l时43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实现自动对接,为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正在国外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电,在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交会对接实况。
中国迈向太空的征程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至今已将6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并实现了航天员舱外活动。
空间交会对接重大突破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奠定关键技术基础;空间站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最重要平台之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研究室副主任齐俊桐说:“这是中国走向强大的有力标志,是中国人独立自主、勤学苦研、合作奋斗、勇攀高峰的又一历史性成就。航天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努力实现现代化。”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及其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6分)
材料五: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一一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5)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3分)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历史发展性评价试卷 2014-1-8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分)
1、美国参战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下列各项不是美国参战带来的有利因素的是:
A、先后派遣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
B、参加索姆河战役
C、协助英国海军开展对德反潜艇战
D、增加对协约国的军火和物资供应
2、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许多技术受到重视。下列技术是在一战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
①飞机受到重视,汽车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化工技术的发展
③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的革新
④政府加强对私人经济的干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2
二、非选择题(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们在部队中曾是不屈不挠和百战百胜的战士;在社会上,也将不愧为道德高尚和有用的公民……在抱有这样一些愿望和得到这些恩惠的情况下,你们的总司令就要退役了,分离的帘幕不久就要拉下,他们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伟大的几分钟:美国“国父”华盛顿交权仪式纪实》
材料二:孙中山学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精神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l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4分)
材料三: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坚强的意志,坚韧的耐心,随机应变的本领;他待人谦恭、诚实、光明磊落,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
――――《甘地传》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方式的不同。(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7636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