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解析〗考查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中的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考纲要求学生具备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主要是磷脂。与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的物质是蛋白质或含有肽键的物质。而该成分又与斐林或班氏试剂发生砖红色Cu2O沉淀,说明有还原性的醛基存在。综合两个试验的结果,可以确定该成分是糖蛋白。
2.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
A.无法继续合成
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
C.可以被加工成熟
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
〖解析〗考查“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要求Ⅱ级。对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这一部分的要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课标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和中图版)上都是以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为例来介绍的。图中未标出的结构名称:①核糖体,②粗面内质网。
蛋白质的分选大体可分为两条途径:①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及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②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完成肽链的合成,新生肽链边合成边转入粗面内质网腔中,随后经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
两条途径决定蛋白质的去向和最终定位的,都是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的分选信号,当分选信号——P肽段功能缺失,则会丧失蛋白质的最终定位——分泌到细胞外。
3.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考查“体温调节”,要求Ⅱ级。人体能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保持体温的恒定,是因为人体可以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在寒冷刺激下,体温调节的机制如图。图中的某些激素指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它们的生理功能是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综合分析,“体温下降”首先被排除;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可以提高代谢的速率,所以机体耗氧量就当增加。这样可以判断只有③④⑤是合理的生理变化。
4.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解析〗考查“细胞的分化”,要求Ⅱ级。题目中涉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已分化的体细胞”属于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形态结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也涉及2007年生物学新进展——日本和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两项独立研究,首次利用人体表皮细胞制造出了类胚胎干细胞。
学生没有学过类胚胎干细胞,但是一定知道其他的干细胞,所以可以试着用干细胞的知识来解决本题。①干细胞应当具备分化成其他细胞的潜能;②在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选项中“形态没有差异”的叙述不正确,已分化细胞应当“具备特定的形态和功能”。在备考中,学生应当具备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解析〗考查“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Ⅱ级。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A项漏掉了基因重组;变异应当是多方向的,不是所有的变异都能适应环境。
6.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解析〗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Ⅱ级。题干提到学生不很熟悉的名词——G1期,但是可以从注释中了解——DNA复制是在细胞分裂间期,复制前期应当也是在间期,此时的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即将开始复制。题干中的另一个重要信息——分裂期细胞内含有的这种物质可以促进染色质凝集。
两细胞融合后,将发生的变化:①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②染色质由于开始凝集,所以复制无法进行;③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已经复制,所以融合细胞中核DNA含量应是G1期细胞的3倍;④融合后,细胞将作为一个整体来运转。
7.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解析〗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要求Ⅱ级。图中的生理过程包括:在光下水分子分解成H+和O2、ATP生成、NADPH形成等过程,说明了这是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中图版的教材中,详细地叙述了NADPH的性质和生成过程;人教版教材中,只在旁栏“相关信息”中提及NADPH,正文中以[H]表示。能量的转换过程,人教版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电能的转换;中图版教材中明确提出,电子由水→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NADPH路径流动的过程。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所以图中的膜结构应当是类囊体膜;没有CO2的参与,说明没有表示暗反应; ATP与ADP一般在细胞内互相转换,不会运输至其他部位被利用。
8.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解析〗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考纲明确要求: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植株与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相似的花异常,说明花的发育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被抑制有关。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被抑制,实质上是影响到了生长素的正常分布、生长素浓度发生异常,以至生长素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如果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真的能诱发基因突变,并且产生了P基因的突变体,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则可能会遗传给子代,亲代植株不会表现出突变性状;②个别体细胞发生突变,如果不是与花的发育相关的全部体细胞发生同一类型突变,植株不会表现出突变性状。所以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P基因突变,引起正常植株花发育异常的可能性是极小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
26.(19分)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______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_
(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__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要求Ⅱ级。Aa与aa杂交后代基因型2种,Bb与BB杂交后代基因型2种,则自由组合后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其中aaBb自交后代中矮生红果∶矮生黄果=3∶1,AaBb自交后代中矮生黄果占1/16。
(2)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过程,要求Ⅱ级。当A所在的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则次级卵母细胞中是13或11条染色体(极体中是11或13条染色体)。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A或A缺失。则产生的受精卵基因型是AAa或a,表现型为红果或黄果。
(3)考查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要求Ⅱ级。X突变是碱基的替换,Y突变是碱基的增添。碱基的增添、缺失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会使DNA的阅读框架(读码框)发生改变,导致增添或缺失部位之后的所有密码子都跟着发生变化,结果产生一种异常的多肽链。
(4)考查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本小题的题干中包含重要的信息:①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过量表达”或“抑制表达”,②A基因可“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两个信息中,①是实验处理,②是实验结果。实验思路是:利用转基因技术使A基因“过量表达”或“抑制表达”,而结果是赤霉素含量和株高的变化。
基因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控制性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生物性状。
27.(14分)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考查人口的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要求Ⅰ级;种群的数量变化,要求Ⅱ级。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加,二是人口增长,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的污染。人口无限增长,当人口数量远超出最大容纳量时,会出现人口衰退。
(2)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要求Ⅱ级。题干提示“按生态学原理”,学生了解的种群增长有“J”型和“S”型曲线。同时题目中已提示: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显然不是a曲线,等于告诉是b曲线。要确定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就从两个方面考虑:①人口数量过高会造成人类生存压力过大,所以人口数量不能过多;②人口数量过低会造成人口再生产能力低和人口较低的自然增长率(或负增长),造成劳动力不足和社会生产力下降。人口数量处于K/2时,人类生存压力不大,同时人口再生产能力较高。
(3)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要求Ⅱ级。
题目中隐含着的食物网是: 。其中人分别从食物链①和②获取能量的比例为1∶1时,人要同化1kJ则要消耗植物能量:;此比例调整为1∶4,人要同化1kJ则要消耗植物能量:,所以相同的植物的量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为原来的倍。
(4)考查种群的特征,要求Ⅰ级。“晚婚晚育”的结果是延长世代周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是减少新生儿个体数。总的结果是降低人口出生率。
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
(1)分离该抗菌蛋白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 、大小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____________ 不同而实现分离。
(2)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体外抗菌特性。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胞生长提供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3)分别在加入和未加入该抗菌蛋白的培养基中接种等量菌液。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的____________ ,确定该蛋白质的抗菌效果。
(4)细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____________ 处理。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1)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_____处,DNA连接酶作用于______处。(填“a”或“b”)
(2)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水稻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_________法。
(3)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__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___________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B 6.C 7.C 8.D
26.(19分)
(1)4 aaBb 矮生红果∶矮生黄果=3∶1
(2)13或11 正常或矮生
(3)Y Y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比X突变体可能更多(或:X突变体的蛋白质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Y突变体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一个氨基酸后都改变)。
(4)①答案一:
b.通过转基因技术,一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二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
c.测定两个实验组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答案二:
b.通过转基因技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答案二中b和c次序不做要求)
②与对照比较,正常植株在A基因表达被抑制后,赤霉素含量降低,株高降低;与对照比较,A基因在矮生植株中过量表达后,该植株赤霉素含量增加,株高增加。
③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7.(14分)
(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
(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3)1.96
(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
34.(8分)
(1)电荷(带电情况) 迁移速度
(2)碳源 氮源
(3)数量
(4)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夹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 灭菌
35.(8分)
(1)a a
(2)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3)植物组织培养(1分) 脱分化(去分化) 再分化
(4)耐盐基因(目的基因) 一定浓度盐水浇灌(移栽到盐碱地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7723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