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高三地理检测.12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交上,试题卷自己保存。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B.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C.区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粮食作物为冬小麦2.如果AB段河流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A.1:22200 B.1:2220000   C. 1: 11000 D. 1: 110000【?浙江湖州期末考】下图中,L1为晨昏线,L2为北纬60度纬线,P、Q为L1 与L2的两个交点,O为L1中PQ段中点。完成3-4题。3.当O点与北京的地球表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北京时间可能为A.6月22日23时44分 B.12月22日12时16分C.6月22日11时44分 D.12月23日0时16分4.设O点的纬度β,北半球夏半年时,L2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120°—β B.β—30° C.2β—90° D.180°—2β读某日地面天气形势图(图2),回答~题。.关于图示各地风的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北京吹干冷的西北风 B.郑州吹暖湿的东南风 C.武汉风力大于长沙 D.北京和平壤的风向相似.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可知,图示日期 A.平壤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B.东京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福州阴雨,气温较低 D.北京气温的日较差小于淮南7.近30年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A. 总体呈萎缩态势 B. 各海拔区都呈扩张态势C. 海拔5200米附近冰湖最多 D. 较低海拔处冰湖变化最明显8.近30年造成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如上图态势的主要原因是A. 气温下降 B. 冰川退缩 C. 过度引水灌溉 D. 降水减少读某海域洋流模式图,S线代表某一纬线,回答9~10题。9如果该洋流系统位于大西洋,则洋流③的名称是(  ) A.加那利寒流       B.本格拉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巴西暖流10如果该图为北印度洋某时的洋流系统,则该季节 (  ) A.长江进入枯水期,地下水补给长江水 B.地中海沿岸地区高温少雨 C.亚欧大陆被亚洲高压控制 D.北京、南京都盛行西北风为北半球某区域简图,虚线框内为某河道局部放大图,H为一河心沙洲。读图回答11—13题。11.有关图l中地形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山脊大致为南北走向 B.山谷大致为东西走向 C.地形类型为山间盆地 D.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12.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此时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B.乙地气温高,气压低,风力大 C.丙地位于冷锋锋后,降水较多 D.丁地吹偏西风,降水概率较小13.对于虚线框内阿段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段大致为自北向南流 B.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Q河道将慢慢变浅 C.若在该河段上游修筑水坝,则H的面积可能减小 D.若在该河段上游修筑水坝,则该河段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右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局部)。据此完成14~15题。14.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A.④为东北季风 B.③形成寒冷干燥天气C.①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D.②由低压流向高压15.当③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塔里木河断流 B.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星顺时针流动图示地区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和地表地貌剖面图,图中数字表示是地层编号(1—5表示地层年代有老到新).据此回答~。.图中所示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省区( )A.新疆 B.福建 C.安徽 D.广东.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叙述不正确是( )A.该地水资源短缺B.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地壳运动C.图示地区主导风向为偏南风D.图示区域有2个背斜,1个向斜,1个断层.如果图示4号地层中含有石油,则最佳采油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19.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A.2003年B.2005年C.2007年D. 2008年.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B.出现逆城市化C.产业转移和升级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读,回答题。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单位:%)农作物A农作物B农作物C满 足程 度热量满足率22 2216 水分满足率798484土壤养分满足率848484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2942资源利用率光合潜力利用率11.34.44.5光温潜力利用率51.O20.O29.O气候潜力利用率64.224.134.7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28.741.423.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A.农作物和 B.农作物BC.农作物C D.农作物A.地区我国可能 A.平原— B.—天府之国 C.—山清水秀 D.河西走廊—.在图示期间,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日本公路货运比重下降B .日本铁路客运比重上升 C.日本水运货运量减少D .日本航空客运量增加 .日本国内货运中水运占重要地位,客运中水运所占比重很小,主要原因是 () 日本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河运发达水运货运量大,价格低廉 水运客运速度慢水运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 A. ?B. ②③ C.①③D.②④读黄河入海口示意图,完成27~8题。27.导致黄河入海口小岛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海浪的侵蚀作用 B.风力的堆积作用C.河流的沉积作用 D.河流的侵蚀作用28.能够及时获取河口岛屿面积消长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B. GIS C. GPS D.数字地球下表是我国某乡村地1~100亩耕地作物种植情况的跟踪调查统计数据。读表完成29—30题。29.该村最有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30.导致该地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D.国家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综合题(共40分)31.图13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角α为1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正值一年中的 月或 月,北京时间为 点,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2)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北京和悉尼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4)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选择填空)。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旱季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C.南极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32.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鞍山、本溪、阜新、抚顺等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该经济区城市体系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该城市的主要职能有 。 (2)该区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简述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简述该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图15和图16分别为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 800多万人。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 材料三: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 2.1亿人。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1)分析A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2)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3)指出上述两国间近年来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原因。35.(选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试三角洲的形成。(3)据材料二,从聚落规模、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丙、丁聚落,并分析原因。 【答案】1.B 2.B【解析】第1题,结合等高线分布特点知该区域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粮食以水稻为主。第2题,AB河段南北跨越约0.2°的经度数,实际距离约0.2×111km,据此可计算出比例尺大小。【答案】3.B 4.A【解析】第3题,结合晨昏线的运动规律,当O点与北京的地球表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且北京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12时16分。第4题,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L2正午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β),从而可以求得L2的正午太阳高度为120°—β。【答案】5.C 6.B【解析】第5题,结合图示准静止锋存在的位置及气压场分布状况知此时为北半球初夏时节,武汉附近等压线稠密,风力比长沙大。第6题,结合各地所在气压场位置,平壤东京福州北京平壤风向【答案】11.D 12.D 13.C【解析】 第11题,根据河流发育状况确定中部为山脊,结合指向标知图示地势南北两侧低。第12题,根据等高线分布知丁处吹偏西风,山东省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790890.html

相关阅读:湖北省八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