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地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东营市一中第一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地理试题 命制时间:.1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所示弧线ANB为经线圈的一段,其中N点为北极点,经线NA的经度是800W。图中ACBD是地球某一时刻的晨昏圈,A、B、C、D是晨昏线上的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纵坐标上的数字表示经线圈ANB上各点的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3题。1.此日,下列地理现象成立的是( )A.A 点此时太阳高度为460,B点此时太阳高度为230B.A、C两点昼长夜短,B、D两点昼短夜长C.A点昼长与B点夜长相等,C点与D点昼长相等D.A点观察太阳从东北方升起,C点观察太阳从西北方落下2.C点此刻的时间和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地方时18:00,正午太阳高度670 B.地方时6:00,正午太阳高度900C.区时6:00,正午太阳高度900 D.地方时6:00,正午太阳高度6703.此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A点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B.AD之间某点的昼长与夜长比值在减小 C.C点昼长与夜长差值在增大 D.BD与BC线上各点之间的经度差(B、C、D除外)为1800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4~6题。4.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赤道附近大陆西岸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冬、夏季风均偏强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冬、夏季风均偏弱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哪种河流地貌三角洲B.冲积平原字形河谷D.冲积扇该同学所观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图中的甲B.丙C.庚D.乙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右下图)回答11-12 题。11.甲最有可能是 ( )A .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 12.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形成了该地域分异规律C.其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系数(被抚养人口与劳动人口的百分比)比较低,人口条件对经济发展有利,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若少儿抚养系数和老人抚养系数总和超过50%,则人口红利消失。读我国抚养系数(含预测)图,完成13—14题。13.图中显示,我国“人口红利”能够持续A.10多年 B.30多年 C.40多年D.60多年4.“人口红利”期是我国人口转型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我国“人口红利”期开始时,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低—低—低”模式D.“高—高—高”模式15.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 ( )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 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③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 ④较少遭受飓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6.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 B.该地服役军人多C.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 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17.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却并未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现代科技 B.劳动力 C.交通 D.市场右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18~19题。18.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 D.②④⑤19.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日照时数与地貌B.地面物质与土壤C.坡度与人口分布D.地面坡度与交通 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 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回答20~23题。20.东北地区今春耕地过湿的原因 (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 ②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③气温低,蒸发弱 ④土壤粉沙性强,含水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1.东北地区耕地过湿加重了春涝程度,因为 ( )A.土壤含水已接近饱和状态 B.山间洼地多,排水不畅C.降水过多,地表径流增加 D.多条河流发生凌汛22.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 )A.GPS B.GIS C.RS D.3S 23.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春涝灾情,运用了GIS,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 )①降水量分布图 ②水系分布图 ③地形分布图 ④土壤类型分布图 ⑤地质构造分布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现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A.-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 ?C.-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25.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A.-干旱与洪涝 B.-海潮与海冰 ?C.-冻雨与风沙 D.-冻土与生态脆弱.(分)材料一 非洲生态退化程度分布图及东非高原局部区域图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降水分布图(1)海水等温线的弯曲可以反映洋流的性质,在丙海区绘制一条等温线加以示意,并画出洋流的流向(过图中两点用实线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2分)()说出图中角马大迁徙路线的大致方向,并根据甲乙两地的气候图简述迁徙理由(分)()试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P区域生态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分)27.(11分)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2分)(2) M、P、Q中处是高级住宅区的为 ,原因是什么?(3分)(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什么?(3分)(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3分)28.(15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3分) (2)举例说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至少写出两种内力作用及其表现)(4分)(3)分析该地区铁路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3分) (4)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5分)29.(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 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1)指出材料一所示天系统影响下郑州和合肥的风向,并说明图示锋面系统过境时合肥的天气状况。(5分)(2)分析流水作用在皖南和皖北地区的主要差异。(分)(3)简述皖北地区商品棉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分)(4)“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淮北市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请你为淮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2)由南向北迁移(分)。原因: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分);7月份乙地正值草原气候的雨季,草类茂盛(分);而此时,甲地正值草原气候的干季,草类枯黄(分)。()过度开垦,发展种植业(如棉花等)(分);高原上开矿,破坏地表植被(分);修建铁路等交通设施,草原退化(分);城市用地扩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分)。29.(14分)(1)郑州:偏北风(西北风),合肥:偏西风(西南风)。(2分)出现降温、大风和降水(雨雪)天气等。(3分)(2)皖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流水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主要形成沟谷等流水侵蚀地貌;皖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流水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主要形成冲积平原等流水沉积地貌。(分)(3)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易受寒潮影响,产生低温冻害等。(分)(4)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合理即可,4分)考场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山东省东营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地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825533.html

相关阅读: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