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命题人:郑华兰 审题人:殷海群试卷说明:本场考试10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据《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商王名)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商朝时已经出现了宗法制度?商朝时分封制度已经形成宗法制度对统治稳定影响巨大?商朝“乱世”局面与分封制直接相关 A.? B.? C.? D..《唐书.百官志》云:“自开元以后,常以〔宰相〕领他职……故时方用兵,则为节度使;时崇?学,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则为盐铁转运使。”其目的是A. 兼职兼用,提升宰相特权B.架空相权,使之徒有虚名C.按需定权,加强君主专制.D.侵夺相权,直至废除丞相4.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上述“新文化”范畴的是A.王阳明的心学 B.郑板桥的兰竹图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D.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A.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B.逐步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C.监督保障机制在逐渐进步完?D.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有了松弛7.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世俗的政治活跃分子——(最初)还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统治者,而是普通的小康家庭 ——接受了改革者的抗议,把它视为自己的信条,并团结起来给统治者施压。”这段话A.揭示了宗教改革的本质 B.诠释了宗教改革的原因C.鼓舞了宗教改革的热情 D.冲击了世俗权力的阻碍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慈禧下诏变法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实行新政.服饰是时代的镜子,刚刚结束君主统治的民国初年的北京,看上去像个光怪陆离的服装博览会。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欧美服饰的广泛流传 B.排满兴汉思想的冲击C.官定服饰制度的变革 D.经济收入的迅速提高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14.“如果把……比作一个战役的话,那么,1949年9月召开的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则是完成了战役的方针、原则、战略部署的制定工作;而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及其以前的选举代表等,只是组织实施战役计划的具体执行工作。”材料中的……省略的内容应该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协商制度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 B.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 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18.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给以直接补贴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1938年又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以上法令表明A.B.着手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C.对农业调整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D.认识到稳定农业的重要性20.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取代浪漫主义而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流地位。 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A.拜金主义泛滥B.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失望C.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心灵创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21题12分,22题14分,23题10分,24题12分,25题12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联邦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制有何积极影响?(3分) 材料二 每省对于其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整理统御之责;但于各省之上建设,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新政府之成立,不必改其历史上传来之组织,如现时各省本皆设一督或一抚以治理之,联邦办法亦复如是。但昔之督抚为君主任命,后此当由民间选举。即以本省人民,自为主人。形式仍旧,而精神改变,则效果不同矣.——选自孙中山《与记者的谈话》(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间)(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在中国实行联邦制?(2分)材料三 ……至于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不然:这些地方不独在历史上为异种民族久远聚居的区域,而且在经济上与中国本部各省根本不同,因为中国本部的经济生活,已由小农业、手工业渐进于资本主义生产制的幼稚时代,而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还处在游牧的原始状态之中,以这些不同的经济生活的异种民族,而强其统一于中国本部还不能统一的武人政治之下,结果只有扩大军阀的地盘,阻碍蒙古等民族自决自治的进步,并且于本部人民没有丝毫利益。……(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四)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五)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选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主张民族自决自治的原因。材料三中的联邦制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4分)(4)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的民族政策有何变化?试举例说明。(3分)2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屏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三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材料四概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3分)(4)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欧洲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分)材料?“纵横双向发展说”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世界近代历史(1500-1900年)进程的一家之言。其主要观点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是指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横向发展是指世界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取得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过程;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制约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从而把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进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纵横双向发展说”。(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0字左右)24.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他们地位相当,所处时代和大环境也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几乎同时起跑。怀着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还迟,然而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1)两国“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分)(2)明治政府在方面。(分)(1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江苏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975282.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宁德市届普通高中单科质量检查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