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A)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古代的“城管”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的“三代”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城市大了,人口多了,治安、卫生、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也就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城管应运而生。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在古代,现代城管中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太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类似的规定,“侵巷街阡陌”条:“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摆摊设点、取土作坯、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1.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B.古代城管同时也是士兵,晚清时才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C.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是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的源头。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等越来越多,很难禁绝。D.为防止“侵街”,避免随意违章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3.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①④⑤ B.①⑥ C.②④⑤ D.④⑥6.3分)A.孔与民方便,治理有方。他在任县令时,曾把粮仓建在便于百姓交税的地方,B.孔仁厚爱民,措施得当。从应对瑶民袭扰高州一事中可以看到:前任知府对百姓疑心重重,不放众人进城;孔到任,则大开城门,接纳躲避灾祸的民众。C.孔有勇有谋,处置果断。贵州苗人阿溪桀骜不驯,又狡猾异常,当地官员不得不纷纷贿赂此人,更助长了阿溪的嚣张气焰;孔到来,用计活捉并杀了他。D.孔廉洁奉公,深受信任。他为官清廉,三十来年,一直在边疆地区历任多职。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2)(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南乡子①黄庭坚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②。催酒莫迟留,酒似今秋胜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③愁。 【注】①黄庭坚仕途多舛,晚居僻远的广西宜州。《道山清话》载:“崇宁四年重九日,登郡城之楼,听边人相语:‘今岁当鏖战取封侯。’因作此词。”②戏马台,在今徐州。东晋时大将刘裕(即后来的宋武帝)因北伐立功被封宋公,于重阳节在戏马台大会群僚。金络头,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配饰。③解:知道,懂得。 8.词的前两句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写出了词人怎样的自现形象?请简要分析。(5) 9.这首词用到“戏马台”的典故,有什么用意?“催酒”和“白发簪花”的行为表现了词?(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山气日夕佳, 。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3)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道格准备跳崖自杀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爱的人离开他,他感情极度痛苦,二是他放弃了工作,生活非常艰难。D.哥文达警官坐在一辆没有警察标记的车里与道格交流,因为他担心用带有警察E.小说中反复出现“自杀请按1”,提醒人们要热爱生命的主题思想。(2)哥文达警官有哪些性格特点?(6分)(3)小说写板球比赛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道格,有人认为是哥文达警官,你怎么看?请结合(8分) ①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长在中国,受的美国教育。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是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闻一多1946年《最后一次演讲》) ②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毛泽东1949年《别了,司徒雷登》) ③2008年11月17日上午,杭州半山安贤园,司徒雷登先生的骨灰安放仪式在一片肃穆中进行。回到中国安葬,是他的遗愿,出生在杭州的他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著名历史学家林孟熹评价他:“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他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周逸峰《“再见司徒雷登”,历史划了个圆满句号》)(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燕京大学诞生之初校园的“寒酸”到建成“中国最美丽的”燕园,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司徒雷登奔走各地,周旋在富豪、权贵之间,四处募捐,付出了巨大努力。 B.为证明燕京大学接受中国人主任基本由中国教师担任,自己改任教务长,但依然被燕大师生当做是事实上的校长。 C.司徒雷登在领袖、政治家毛泽东笔下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象征;在学者、民主人士闻一多眼中却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在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心中他的形象反差极大。 D.司徒雷登一直支持燕京大学师生的爱国行动,甚至亲自带领燕大师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这在学生身上激发出了光辉灿烂的精神火花,使燕京大学释放了无穷的力量。 E.新中国建立前司徒雷登作为美国驻华大使“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人去理他;半个多世纪后又出现在中国公众的视野里,历史给了人们一个全面再评价他的机会。(2)作为教育家的司徒雷登,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司徒雷登执掌燕京大学三十来年,?(6分)(4)司徒雷登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请结合材料,谈谈(8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加拿大温特顿湖区上空的云在不同时段呈现的色彩判若云泥:清晨时呈苍青色,正午时呈奶白色,到了黄昏,便显出玫瑰色来。 B.他虽然从未在这样多的人面前演出过,但依旧沉着冷静,旁若无人,用出色的表现夺得了赛事的第一名。 C.听到广播里传出要求乘客登机的消息后,他用秋风扫落叶似的速度吃完了快餐,拎起包,走向登机口。 D.为了盗窃那座宋代大墓,他夙兴夜寐,费尽心机,居然用半年时间从自家院子挖了一条长达三公里的直达墓地的地道。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针对近日“我国输液市场年均一百亿瓶以上”的报道,卫生部发言人指出,“百亿瓶”是我国每年输液制剂的生产量,不能等同于输液量,这种说法是不靠谱 B.这款智能手表,可以随时对病人进行脉搏、血压、心电及身体健康方面信息的监测和记录,病人佩带这样的手表,可以在突然发病时争取宝河南省洛阳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san/980271.html
相关阅读:安徽省安庆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