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历史下册期末备考模拟试题[1]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B.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C.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3.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A.开创了郡县制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实行冶铁官营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4.《新唐书》载(太宗)谓房玄龄曰:“……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等夷意指同行),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同坐食也。”这反映唐太宗的主张是

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严禁工商业者的技术发明

C.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D.遏制商人对高利润的追求

5.《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但是“并没有造成五个新的商业中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主要原因是

A.外国商品价格昂贵 B.闭关锁国政策阻碍

C.通商口岸地处边陲 D.封建自然经济抵制

6.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可以表明洋务运动

A.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 B.降低了华商的投资风险

C.限制了民族工业发展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7.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8.下面是l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客观条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动员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

9.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激发了中

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的取得缘于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一五计划的实行 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0.下图为l956年中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状况图,它反映出我国

A.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

C.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D.私有经济已被彻底铲除

11.“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歌,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12.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8月底 9月中旬 12月底

人民公社(个) 8730 16989 26578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 3778 8122 12325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 30.4 65.3 99.1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 4328 478l 4637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 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3.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的决定是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B.开放长三角地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建立上海自贸区

14.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正式面世,很快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不单是深圳人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15.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人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人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 ②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

③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 ④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

(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反映当时

A.社会转型的苦痛 B.传统文化的衰落

C.新旧习俗的对立 D.新旧事物的并存

17.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报刊,其中部分报刊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其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报刊向民众传递的精神是

A.爱国进步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民权平等

18.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是指

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19.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 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是

A.16世纪的西班牙 B.17世纪的荷兰

C.19世纪的英国 D.20世纪的美国

20.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当国王问 博尔顿正在忙什么时,他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C.引发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21.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美、英、德、日等国家企业研发总支出的80%~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其中62%~90%是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美国企业所掌握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占有。这表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创新 B.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其创新能力

C.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要地位 D.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

22.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识到资本主义经

济稳定发展需要“两只手”,一是“看不见的手”,一是“看得见的手”。这“两只手”分别喻指

A.自由放任、财政杠杆 B.市场调节、银行信用

C.市场调节、国家干预 D.国家计划、税收调控

23.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保护劳工权利 B.实行福利政策 C.发放救济金 D.兴办公共工程

24.“给它所设想的受益者——被它界定为弱者、贫穷者和不幸者的人——造成了极大的损

害……它削弱了个人的进取和自立精神,并且在我们这个自由社会的基础之下酝酿出某种一触即发的怨恨。”上述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批判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B.加强国家干预,健全福利制度

C.反对福利国家,主张市场自由 D.同情各类弱者,加强社会救济

25.吉福德•平肖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一书中指出:“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

得到。”能典型

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A.苏联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经济模式

C.罗斯福新政模式 D.美国的“新经济”26.某学者把苏联(俄)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 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全盘集体化方针 D.加速发展战略

27.学者余伟民认为,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回到“正常”形态,苏联这一时期的改革……缓解了社会的紧张状态,但并未改变“经典体制”的基础。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时期的改革”的是

A.将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B.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工厂

C.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D.用经济管理方式代替行政命令

28.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通过了投票权改革方案,将发展中国家在世行的整体投票权由原先的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的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国家。这说明了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走向衰落

B.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C.大国操纵世界银行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

D.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享有投票权脱钩

29.右图是2018年秋季将于北京举办的国际会议的会标。其设计象征世界的多元美好和开放包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参加会议的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②会议期间举行成员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主要内容是讨论亚洲各国政治经济问题

④所有经济体之间已经实现了贸易自由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2009年,中国多家商会在美国媒体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时尚少女身上挂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这种宣传方式表明我国企业

A.推动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加快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变革

C.积极谋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主动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也”。(《孟子•尽心上》)材料可以作为 研究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的佐证材料。

32.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通讯传媒发展迅速,上海地区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开设了国内第一家电话公司。

33.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34.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其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虚假繁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35.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所以说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 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36.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发展。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形成了城市、市镇、草市三个层次的商品流通网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

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宋神宗时,开封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

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四】明清时期,江南出现工商业著称的市镇。清乾隆《嘉定县志》记载:“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

——清•乾隆《嘉定县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的“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对比材料一、三,草市与市在管理方面有何不同之处?宋代出现的草市镇对农村地区 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影响?(5分)

(3)据材料三、四,明清江南地区出现的市镇相比宋代有了怎样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我 们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3分)

37.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 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6年,中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党政机关的附属物,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命令。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材料二】

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

商品生产的经营单位。

第七条

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

【材料三】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

有全国性行业总公司要逐步改组为控股公司。

——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四】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而又完整地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又是怎样实施 的?(4分)

(2)据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国家要求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的是什么?对国有企 业经营机制又作出了怎样的调整?(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国企改革提出合理建议(2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l0分)。

38.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有观点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 之日起,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开始启动了。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依据所学知识,指出15—19世纪中期对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有重要作用的历史事件。(2分)

(2)--战后,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请指出该体系 的三大支柱,并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4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反映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 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国际组织是什么?指出该组织的宗旨。(2分)

(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全球性的问题日益突出,反全球 化运动出现。如何理性看待反全球化运动,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D  6.C  7.A  8.B 9.C  l0.C

ll.B l2.C l3.C l4.D  15.B l6.D l7.A l8.B l9.B 20.B

21.C 22.C 23.D 24.C 25.D 26。B 27.C  28.B 29.A 30.D

31.A 32.B 33.A 34.B 35.B

36.(1)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分)

(2)市设置于城中,有官员直接管理;草市设置在民间,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直接监管。 (2分)影响:方便百姓日常生活,带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3 分)

(3)出现专业化的趋向。(2分)认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形成了城市、市镇、草

市三 个层次的商品流通网络。(1分)

37.(1)原因: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2分)扩大企业

自主权、政企分开,实行厂长负责制(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2分)

(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2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2分)

(3)科技创新,关注环保,发挥人才优势(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任意2点得2分)38。(1)事件: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任答两点给2分)

(2)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3分) 共同特征:美国主导。(1分)

(3)组织:世界贸易组织。(1分)宗旨:实现贸易自由化。(1分)

(4)认识: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应当积极参与,而不是盲目反对; 另一方面,面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国应该趋利避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2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1137246.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一11月月考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