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练习卷2019[1]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所示犁耕法主要流行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隋唐

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产品主要满足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

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4.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同时,当时社会经济的其他的重要现象还有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城市贸易打破坊和市的界限

C.传统的“重农抑商”逐渐废止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5.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

A.打破了坊市界限 B.商业繁荣

C.出现了“夜市” D.手工业发达

6.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在

A.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7.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维护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

B.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D.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8.汉朝和明清相比,“重农抑商”政策中相似之处是

①重要商品由官府垄断经营  ②禁止商人长途贩运贸易

③限制城市商业的时间和空间  ④对民间商业加征重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10.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移至

A.地中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 D.红海沿岸

11.英国在获取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①法国  ②西班牙  ③荷兰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12.在工业革命中,最先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能源工业 D.机器制造业

13.以下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减少 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

C.近代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D.自由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衰落下去

14.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的是

A.机器制造业 B.电力工业 C.石化工业 D.汽车工业1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包括

①生产的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②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

③形成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  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1868年,我国烟叶出口量为737担,1894年增至113 000担。这表明

A.我国烟叶产量增加很快   B.我国出口产值增加很慢

C.农产品商品化速度加快   D.我国外贸处于出超地位

17.右图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受到洋务派关注的书籍是

A.①⑤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18.下列事件和现象,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实业救国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它反映了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渔业生态环境良好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20.1978-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1992年 比1978年增长 比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24 000亿元 7.18倍 --

国民收入 17 400亿元 5.78倍 48.6倍

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

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中共十四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一贡献主要表现在

A.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C.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3.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分别位于

A.广东省、安徽省、海南省   B.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

C.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   D.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

24.1985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标题是美国人“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

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      B.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C.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

25.下图所示票证曾是老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26.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舶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

②近代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向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此应完全肯定

A.①正确,②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27.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②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③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到2006年6月,我国的移动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29.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30.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A.中国与世界的联

系日益密切 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题各2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清朝皇帝雍正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1)材料一中,雍正皇帝如何看待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4分)

材料二 史学家布罗代尔在其名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认为:“英国农村很早就与岛国的民族市场结为一体了。英国农村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直到19世纪初为止,它成功养活城市与工业居民点……英国农村形成国内市场的主体,而国内市场是正在起步的英国工业首先与天然的销售产所。这一发展中的农业是炼铁工业的最佳主顾。”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与农业发展的关系。(6分)

材料三 1935年,中南银行催申新公司归还银行借款,申新总公司致电中南银行说:“实感农村经济窘迫,百般兜售,奈终少受主……刻拟将该布仍退装上海,以期早日了却此手续。”

(3)据材料三,分析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分)

材料四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时指出:“必须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业。首先启动农村改革,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支持农村,这是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路。”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你认为农业与工商业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6分)

32.(20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近代历史影响深远,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5分)

(2)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10分)

(3)简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5分)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C B D A A C A A D B B B D A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D C C B A B D C D C A D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题各20分,共40分)

31.(1)农业地位高于工商业地位;农业与工商业是对立关系。(4分)

(2)英国农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剩余劳动力和市场,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6分)

(3)农村经济残破,市场狭窄。(4分)

(4)农业是基础,但农业与工商业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又支持了农业的发展。(6分)

32.(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西方殖民者开始殖民扩张,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5分)

(2)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和原料产地,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市场基本形成。(5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的贸易额增加三倍以上,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列强开始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5分)

(3)促进西方世界的发展和富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使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5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1234195.html

相关阅读:高一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练习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