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5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按照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细胞、系统、群落和组织 B.细胞、个体、群落和生物圈 C.个体、细胞、种群和生态系统 D.个体、种群、生物圈和生态系统.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具有拟核的生物是 A.蓝藻和酵母菌 B.噬菌体和根霉菌 C.衣藻和变形虫 D.细菌和蓝藻下列结构属于肽键的是 B4人体内主要储能物质和主要能源物质分别是A.糖原和葡萄糖 B.脂肪和糖类C.蛋白质和脂肪 D.蛋白质和糖类.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所共有的元素是A.C、H、O、N B.C、H、OC.H、O D.N、P6.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C. 胡萝卜素;叶绿素a D. 胡萝卜素;叶绿素b7.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有关的细胞器有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核苷酸 B.脱氧核苷酸? C.核糖核苷酸 D.C、H、O、N、P五种元素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染色,以此可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A.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D.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玉米和蝗虫的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和细胞核 ?B.细胞膜和线粒体C.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水分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D、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12.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那么,血影的主要成分有A.无机盐、蛋白质 B.蛋白质、糖类  C.脂肪、蛋白质  D.脂质、蛋白质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A.1种、4种、4种 B.2种、5种、8种 C.2种、4种、4种 D.2种、5种、5种27.变形虫在细胞核被移除之后会死亡,这反映了细胞核的哪项功能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B.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下列生理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C.细胞识别 D.C02进入叶绿体 29.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C.增加光照强度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18O分别标记CO2和H2O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得出的结论是 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淀粉D.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水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的实验中,有无氧气和CO2的多少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1864年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A.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C淀粉酶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等条件的影响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①参与酶的催化②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 ③生成CO2 ④与[H]结合成水A.③   B.①④   C.④ D.②③ 3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A.易变性 B.流动性 C.选择透过性 D.保护性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丙酮酸→CO2 D葡萄糖→氧→水. 右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B.该物质跨膜运输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A.6 18 B.5 18 C.5 17 D.6 1741关于生物体内AT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中都能生成ATP B. 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C. ATP 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D. ATP的组成中含有核糖4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A.丙酮酸、二氧化碳、葡萄糖 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丙酮酸、葡萄糖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右图为存放水果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x)与水果释放的CO2 相对量(y)之间的关系曲线。贮存水果应选择的最佳氧气浓度是 A.a B.b C.c D.d.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叶肉细胞内的C3、C5和ATP的含量变化情况依次是 A.升、降、升 B.降、升、升 C.降、升、降D.升、降、降46.分)右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1) 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2) 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和[ ] 。 (3) 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甲状腺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甲细胞吸收碘是通过_________方式。决定甲状腺细胞具有这功能特点的是结构[ ]_______________。(1)图中A代表 分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名称)。(2)该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为 模型。(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4)图中所示能量直接来源于 。48.(分)氯化铁中的铁离子和土豆浸出液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现有氯化铁、土豆浸出液和人的新鲜唾液等材料,依下表进行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序号反应物加入物质反应条件实验现象1过氧化氢氯化铁室温少量气泡2过氧化氢土豆浸出液室温大量气泡3过氧化氢人的新鲜唾液室温没有气泡(1)实验1和2可以证明____________。(2)实验2和3可以证明____________。(3)能证明酶在细胞外也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是_________。(4)某同学发现实验2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产生气泡了。请你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 49.(分)根据下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2)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括号内: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__________阶段。产[H]的阶段是___________。氧气参与___________阶段的反应。(3)图中A发生的场所是 ,E表示的物质是 。(4)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 图1 图2(1)图1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它由________在光下分解产生,其作用是 。(2)图1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3)图2中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连三中2013-2014学年.分) (1) (2) [ ] 和[ ] 。(3) [ ]_______。(4) [ ]____________。(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12609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