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文科)试题 命题人:王金花 审题人:程光 2013年7月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共60分)1、在西周,“一般石器,农户自家就可制造,而青铜农具则需花费一笔钱去购置。再加上黄河中下游土层土质较松软,用木、石、骨制工具也可以开垦耕种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石器农具是最佳耕种工具 B、影响了青铜农具的普及 C、小农经济具有天然贫困性 D、统治者不重视农业生产2、《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3、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这说明( )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C、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4、以中介为主的牙行,发展到清代变得更加细化,这其中就有一种在沿海地区产生,在交易双方起担保责任,保证商品交易顺利完成的牙行,一般称为“保税”,或者“保载行”,堪称清代的“保险公司”。这说明( ) A、清代的服务行业发展迅速 B、清代的商品经济异常发达C、清代彻底废止了海禁政策 D、清代的中外贸易更趋频繁5、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 )(1)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轮船进行长途贩运 (2)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 (3)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 (4)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A、(1)(2)(3) B、(2)(3)(4) C、(2)(3) D、(1)(2)(3)(4)6、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 )A、街市 B、坊市 C、夜市 D、草市7、《汉书?地理志下》云:秦国之“孝公用商君,制爰田,开阡陌,东雄诸侯”。由以上三条可见“爰田”即“辕田”,即“赏众以田”,大规模赐田。“爰”通常训为“易”,即换或改变之意。此资料中的“爰田”的实质是( ) A、君主分封制的施行 B、诸侯实力增强的根本原因 C、土地私有制的转化 D、汉代分封制的大规模存在8、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这反映西班牙出现了( )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商业危机 D、经济危机9、“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变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后,他变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B、西班牙王室率先组织了海上探险 C、“发现”导致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 D、“壮举”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10、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民主强国 D、制度创新11、《近现代世界史》记载:“争夺市场在整个18世纪英法之间进行的殖民地战争和商业战争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是( ) A、英国建立了以新阿姆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B、打败了“无敌舰队”的讨伐 C、颁布《航海条例》,确立航海霸主地位 D、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12、英国之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是其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发展变化的总体结果。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圈地运动、光荣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君主立宪制 C、世界市场、资产阶级革命 D、资本主义市场、共和民主制13、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门去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1)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2)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3)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4)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A、(1)(2)(4) B、(1)(2)(3) C、(2)(3)(4) D、(1)(2)(3)(4)14、18世纪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15、“在1763——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是指( )A、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廉价的商品16、《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C、在欧美各国家间同时进行 D、发明创造来源于技师17、网络歌词:“我赚钱啦赚钱啦,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我左手买个诺基亚,右手买个摩托罗拉,我移动联通小灵通,一天换一个电话号码……。”与此现象关联密切的技术进步是( )AB、卫星广播电视的推广C、国家“菜篮子工程”推广 D、通讯技术的发展进步18、“中国人很少愿意把房产和土地租给外国人,即使愿意也‘索价奇昂’,而且中外居民常常产生纠纷。”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A、北京“东交民巷” B、甲午战争后C、上海等通商口岸 D、日本全面侵华时期 19、为了控制无线电通迅大权,当时主管电政的袁世凯于1905年上奏,指出应该防范外商私设电报,危及国防,并要求声明:“除津榆通道一带……无论何国何人,一概不准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报”,本国军队如有需要,亦“应随时知照电政大臣办理”。清廷当即允准。以上材料表明( )A、当时国内没有无线电通迅 B、当时无线电通迅主要用于军事 C、袁世凯是爱国英雄人物 D、清朝在通迅领域是独立自主的20、旗袍源于满族妇女的服饰,到了近代,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样式非常多,在妇女界非常流行。近代旗袍流行的原因是( )A、面料考究,剪裁得体 B、适合中国女性穿着 C、晚清政府大力推行 D、是文明与新潮的象征21、在历史上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C、赫鲁晓夫时期的浮夸风 D、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这表明他( )A、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强烈的失望和忧虑 C、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D、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23、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作者所谓“消极的东西”在当时主要是指( )A、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日趋减弱 B、肃反运动扩大化的影响 C、苏联农业的落后局面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24、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项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行食”的原则 B、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C、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14158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