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内环境组成及物质成分的选项,正确的是钙离子、葡萄糖 血红蛋白、呼吸酶 血浆蛋白、递质 CO2、激素A. B.C. D.2.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④可以直接进入A、CB.①②④相比,蛋白质含量较多C.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D.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②会增加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如图是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B.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乙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代谢提供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10.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然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然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段时间内,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激素有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依次是( )A.垂体、甲状腺、全身细胞 B.垂体、全身细胞、全身细胞C.垂体、全身细胞、甲状腺 D.下丘脑、甲状腺、全身细胞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18.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感染,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D.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19.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 d、刺激 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 c 和结构 b 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有关选项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e的局部放大图像C.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D.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看图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10-6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D.28.如果茎的a侧生长素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29.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 )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 ④2,4-D清除田间杂草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30.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6的NAA溶液9份。②将长势相同的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中。③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B.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生根数量C.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萘乙酸)的浓度3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的效应通过其直接参与的代谢过程体现B.扦插带芽枝条易成活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C.温特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IAA D.苹果果实的自然生长与乙烯有关而与生长素无关32.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33.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3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防治,要尽量降低其K值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D.红火蚁侵入我国,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35.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36.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37.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方向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38.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B.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39.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的“J”型增长叙述错误的是( )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C.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D.增长速率是固定的40.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4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4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43.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 )A.光能→化学能→热能 B.热能→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光能→热能 D.光能→热能→化学能44.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4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下丘脑对于稳态的维持及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三幅图显示的有关生理活动均需要下丘脑参与。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如图l,当人感觉寒冷时,下丘脑可通过分泌激素最终实现对甲状腺激素a的调节,这属于激素调节过程中的____ 调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22026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