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B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C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对三节文字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这三节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B三节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节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D三节文字,每一节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 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景,为什么要详写故都旧院的秋?(分)答: 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3分)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8.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9.翻译下列句子。(10分)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4分)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6分)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叶子出水很高,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 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 香, 。 《荷塘月色》(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 , 黄犬之与骆驼。 《故都的秋》(3)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诗经?氓》(4)屈心而抑志兮, 。 《离骚》(5) ,何枝可依? 《短歌行》(6)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1——12题。(共10分)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分)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6分)三.现代文阅读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3——16题,(共22分) 高树鸣蝉①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是以某种东西为标志的,于夏天来说,是蝉。国人对蝉有着复杂的情结。爱之、咏之者甚众,伤之、甚至厌之者亦不少。古往今来,描述蝉的诗文可谓不胜枚举。爱之高洁者如“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歌之清雅者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都是因喜蝉声境界高远,卓然遗世所致。但另一方面,蝉鸣又易使人联想到逝去的时光,司空曙的《新蝉》堪为代表:“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蝉声就这样来了,又是一年。初夏的蝉鸣带着一丝燥热,喧染着夏的气息。这时的蝉鸣有一种恬静之愉,无蝉,则如无酒不欢,食不甘味,夏意便少了几分酣畅与淋漓。当是时也,可以簟枕邀凉,蒲扇把风,绿茶啜口,琴书换日,唱山海经,摆龙门阵,逍遥走漫长而烦躁的时光。这样的氛围里,人是闲适而从容的,甚至可带点慵懒或倦怠——炎炎烈日,或许是老天爷赐予人们的礼物呢消夏,尽可如斯。一出智取生辰纲把“公子王孙把扇摇”斥为反角,事实上,若是有条件,农夫何不想如此。周美成《满庭芳》有云:虽截取断句残章,反映的却正是普通的人性。这首词的主题也极富意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无想山,什么都不用想,就这样悠闲地度着时光好了。蝉有时的确代表着这样的“无想”象征。南方的消夏,与北方的“猫冬”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清晨开始,蝉在演着音乐家或义工的角色,不知疲倦地奏着乐曲,毫不间断,当聒噪成为习惯,蝉鸣就变成了流淌的清泉,那头,连着的是绵长的日子。?高树鸣蝉。蝉却是看不见的,人们不能辨别它们的所在,除了喜爱捉蝉的孩童。就知道它们呆在树上,杨柳、桑榆、松柏,越是林密,蝉鸣越响。七月流火,蝉与树紧密连在了一起,没有人对之提出疑义。忽然听见蝉鸣有些异样了。声音不再连在一起,却分隔成数段,也不再嘹亮,有点怯怯的尾巴。这是秋的讯息。记忆中刚上大学那年,在校园里听到的蝉鸣,是最难忘的。黄昏,一个人走在陌生的校园,听到蝉鸣,就像电影苔丝里见过的场景:安吉尔坐在高处,面向西方,吹奏一曲哀怨的长笛。此时方觉得蝉声竟是如此凄婉。以前在老家从未如此。蝉鸣在一瞬间完成了质变,所有与离别、伤逝有关的情绪便统统指向蝉了。也明白了古人感怀的种种缘由:寒蝉凄切、冷蝉声残我也曾被此般的情绪深深感染。由夏入秋,原本无辜或者可爱的蝉蒙上了悲秋的传统色彩。如同怕见飞花,怕听啼鹃,此时却是怕听鸣蝉了。怕蝉扰乱了本来平静的心思,越往后,秋蝉、蟋蟀、螽斯这些东西,啼一声,也要令人断肠。这样的经历多了,直至熟读了姜白石,心中才始告豁然。:?。寥寥几句,呼应的是他一贯的清空风格,却耐人寻味。没有过多的情绪寄托,用的是白描,高树,晚蝉,西风,类似于马致远的天净沙。但妙在前有岑寂二字,蝉鸣在耳朵里似乎听不见了,周围唯有清寂一片。无论赞美,还是愁怨,对蝉的百般情结,都化归原本的自然。蝉声终于渐稀,面对于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作为长达数月的听众,我们准备好了么一直呆在高树枝头的蝉,要说再见了。在这段有蝉的长长时光里,我们是否早已宠辱不惊,有了也无风雨也无的“禅”境?不能因喜转悲,来苛求指责这位每年拜访我们的老朋友。还是抛开太多的拟人化因素,以西方科学精神看待蝉好了。恰如法布尔所说四年泥土下的黑暗,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经历了化蛹为蝶般的蝉是伟大的,它们完全值得尊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这种体悟的最佳标本应当是听夜蝉。暮云四合之时,万籁渐寂,唯有蝉还在沉吟。在浓密的暗夜中,对那些虫儿来自心灵的呓语也陡然觉得深刻起来,没有在同样的黑色中长时间的涅?,何来如此持久坚韧的声音?周围的高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叶儿无声地诉说季节的轮回。我们更应想念那些餐风饮露,择高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22284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