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l20分钟。第卷1至4页,第卷5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规定位置。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试卷共9题,共23分。一、(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涸(h)辙提(d)放瑰(gu)丽将(qi)子无怒B.房檩(n) 癸(ku)丑酣(hn)睡婀()娜多姿C.蜷(jun)缩造诣(y) 敷(f)衍穷兵黩(d)武D.泥淖(n) 诅(z)咒陨(yn)石怙恶不悛(qu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掂记 颓废 椭圆形喜笑颜开B.诽谤 肄虐 常春藤责无旁贷C.阡陌 犀利 鹅卵石游牧骋怀D.渎职 巅峰 公示牌 豁然开朗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和对手的交锋中,纳达尔功败垂成,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两局,以总比分2:1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B.姚老师的课非常吸引人,他在讲《囚绿记》的时候,那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同学们带入到了宁静优美的意境中。 C.中饱私囊要挖空心思,为了防止东窗事发还要殚精竭虑。这样不仅很累,影响身心健康,而且还难免招致牢狱之灾。 D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趣闻轶事,恣意地笔走龙蛇,这种做法实在令人费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是造成其文化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 B.学校师资不足,他主动挑起了为他人代课的任务,获得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C.部分航空公司规定,经济舱旅客每人可以免费托运两件重23公斤的行李。 D.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出了否定性的回答。二、(6分,每小题3分)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片段,完成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①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如刚出浴的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②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③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④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影,却在荷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5下列对选文中四处划线语句的依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写动态荷花,生动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B.作者用脉脉来写流水,采用了比喻手法,使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有义。C薄薄的青雾牛乳轻纱的梦,写出了月下荷叶荷花生动逼真的姿容。D作者写黑影和倩影,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难状之景如在眼前。6.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读起来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B.第一段没有直接落笔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C.第二段着意写月色,但处处又不忘荷塘,写出了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D.选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作者适当运用了一些有色彩的词语,采取浓墨重彩的笔法,显千万情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的片断,完成7~9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卿.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观:建筑物 C.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其孰能讥之乎 讥:嘲笑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B.险以远,则至者少/此则与岳阳楼之大观也 C.于人为可讥/当其欣于所遇 D.悲夫古书之不存/不知东方之既白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王安石真切慨叹不如古人能于平凡事物中有所发现、创造,其实,这是作者自谦的表现。 B.作者认为,人们从事任何事情,要达到理想的境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 C.作者向治学者强调深思慎取,这对他们来说,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D.王安石赞颂古人行事的精神态度,意在借古鉴今,鼓励人们有意识地培养各自的探索精神。第卷注意事项:1.用蓝、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试卷上。2.本试卷共0题,共77分。得分四、(25分)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侣鱼虾而友麋鹿。 (2分)(苏轼《赤壁赋》)(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分)(王羲之《兰亭集序》)11.阅读苏轼《后赤壁赋》的片断,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予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根据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2分) ①今者薄暮:②顾安所得酒乎:(2)由文中哪句话可以推知,苏轼复游赤壁的时间是在冬季?(1分)(3)选段文字所描绘的景色,有怎样的特点?(1分)12.阅读《诗经?采薇》的片断,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归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狁之故。 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归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亦刚止归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1)就选文整体来看,诗歌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13.补写出下列名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诗经?氓》)(2)还顾望旧乡,。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4)误落尘网总,一去三十年。,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5),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14下列有关《巴黎圣母院》的说法,正确的三项是(3分) A.巴黎乞丐王国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 B.爱斯梅拉达被捕后,在法庭上,弗比斯指控她是女巫,还说它的山羊有妖术。爱斯梅拉达矢口否认,并遭受到了严刑逼供。 C.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避难所里,为了不让爱斯梅拉达因自己丑陋的外貌而害怕,就让她闭着眼睛与自己说话。 D.为了,卡西莫多,乞丐们全体出动攻打巴黎圣母院,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E.小说集中体现了雨果美丑对照的原则。爱斯梅拉达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爱斯梅拉达的钟情于弗比斯的轻薄,均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答: 【 】【 】【 】五、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18题。为学与做人(有删节) 梁启超 今天能够和南京城各校诸君聚在一堂,令我感激请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再问:你想学些什么?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竞自答不出来了。诸君啊!我回答一句罢:为的是学做人。你在学校里头学的什么数学、历史、地理、国文、英语,乃至什么哲学、学、政治、法律等等,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把这些件件学的精通,你能不能够成个人还是个问题。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叫做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个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教育家教育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第一步,最少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到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天津市红桥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23562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