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一中210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在我校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100米比赛中,张三同学以11秒90夺取第一名。关于比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00米比赛中,选手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11秒90是张三夺冠的时刻C.张三比赛全程的平均速度约是8.4 m/sD.张三比赛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8.4 m/s【答案】C【gkstk解析】A、路程和位移的概念不同,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故A错误;B、张三用了11秒90的时间跑完100米,所以是时间,故B错误;C、D、由得平均速度为8.4 m/s,故C正确D错误.【考点】路程与位移;时间与时刻;平均速度【答案】B【gkstk解析】A、a、b两个球尽管接触,由于两细绳竖直,但相互没有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两者之间不存在弹力,故A错误;B、两球存在相互挤压,发生了弹性形变,两球之间存在弹力,故B正确;C、a、b两个球尽管接触,但相互没有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两者之间不存在弹力,故C错误;D、由于细绳竖直,重力与细绳的拉力平衡,斜面对球没有弹力,否则小球受到本身三个力,合力不可能为零,小球就不能平衡,与题条件不符,故D错误。故选B【考点】产生弹力的条件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答案】C【gkstk解析】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在玻璃瓶内,先随着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重心下降,当液体滴完后,重心又上升,故重心先降后升。【考点】重心如图所示,一质量 m=0.20 kg 的物体,在 F1、F2两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6 N.若 F1为0.6 N,则 F2不可能是(  )A.0.2 N B.0.6 N C.0.7 N D.1.3 N【答案】D【gkstk解析】当F2最大时,物体刚要向右滑动,静摩擦力向左达到最大值,则由平衡条件得:F2的最大值为F2maxF1+fm=1.2N;当F2最小时,物体刚要向左滑动,静摩擦力向右达到最大值,则由平衡条件得:F2的最小值为F2minF1-fm=0;则要保持物体静止F2的范围为0≤F2≤1.2N所以D不可能。【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体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C.丙物体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答案】C【gkstk解析】甲: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如果受摩擦力的话,甲不能处于平衡状态;乙:甲不给乙摩擦力的作用,故乙只受到丙给它的一个摩擦力的作用;丁:丁只受地面给它的一个摩擦力的作用;丙:因为丙给乙一个向后的摩擦力,故乙给丙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丙给丁一个向前的推力,所以丁给丙一个向后的推力,丙静止,故丙受到地面给它向后的摩擦力。综上所述:甲不受摩擦力;乙受1个摩擦力;丙受2个摩擦力;丁受一个摩擦力故选:C。【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A.vt ? B. C.2vt ? D.不能确定 【答案】B【gkstk解析】整个过程中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所以总的位移为,所以B正确。故选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A.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B.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C.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不受摩擦力作用D.无论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还是向下运动,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均相同【答案】D【gkstk解析】A、物体相对皮带静止,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下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受力平衡,在沿斜面方向有:mgsinθ=f,所以无论传送带向上或向下运动,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ABC错误;D、对物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传送带对物体的作用力,所以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所以无论传送带向上或向下运动,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均相同,故D正确故选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A.甲物体做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答案】B【gkstk解析】A、甲图线的斜率逐渐增大,说明甲的速度增大,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图线是倾斜的直线,说明乙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从斜率可以看出,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不为零,故B错误;C、在t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时间相等,由公式v=x t ,知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D、在t1时刻,两物体相遇,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则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A.物体A上抛时的初速度和物体B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B.物体A和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物体A上升的最大高度和物体B开始下落的高度不相等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的同一个高度处一定是物体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的一半【答案】A【gkstk解析】A、设两物体从下落到相遇的时间为t,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则由题解得v0=2v,故A正确;B、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B自由落下到地面的速度为2v,在空中运动时间为;A竖直上抛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故B错误;C、物体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B开始下落的高度,显然两者相等,故C错误;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高度为,故D错误。故选A【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A.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是B.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C.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D.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答案】D【gkstk解析】A、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B、C、设中间速度为v,,联立解得,;D、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选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A.5∶4 B.4∶5 C.3∶4 D.4∶3【答案】C【gkstk解析】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2s时位移:5s时的位移就是4s是的位移,此时车已停:故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3:4【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A.当t=4s时两车相遇 B.当t=4s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C.两车有两次相遇 D.两车有三次相遇【答案】D【gkstk解析】A、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位移, 0-4s,甲的位移为48m,乙的位移为40m,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S=6m,当t=4s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相距2m.所以当t=4s时两车不相遇,第一次相遇发生在4s之前.故A错误;B、开始时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两车间的距离减小,故B错误;C、0-6s,甲的位移为60m,乙的位移为54m,两车第二次相遇,6s后,由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又跑到前面,8s后,由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车还会发生第三次相遇,故C错误,D正确。故选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3.(12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1)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2分)(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F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这两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4分)速度[来源vBvCvDvEvF数值(m/s)0.4790.5600.640(3)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3分) 由所画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小车加速度为_______m/s。(要求保留2位有效数字)(3分)【答案】(1) 0.1 (2) 0.400、0.721(3)如图所示(4)0.80【gkstk解析】(1)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3)如图(4)根据v-t图象求出图形的斜率k,所以小车加速度【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4.(6分)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100N 力作用时长度为 25cm ,受 300N力作用时长度为5cm ,求这个弹簧的劲度系数 k 和原长 L0 。 【答案】2000 N/m 20 cm【gkstk解析】由题意可知,弹簧在100N的力的作用被拉长,在300N的力的作用下压缩。F1=K(L1-L0)F2=K(L0-L2) 解得 k = 2000 N/m ; L0 = 20 cm。【考点】胡克定律 (1)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少? (2)汽车在4s末的速度为多少? (3)汽车在4s内的位移是多少?【答案】-4m/s2 4 m/s 40m【gkstk解析】(1)=(V2+V3)?2=10m/s 解得V3 =8m/s a=(V3-V2)/t1=-4m/s2(2)V4 =V2 -at2=4 m/s(3)X1=V2×2=24m X2=(V2+V4)t=16m X=X1+X2=4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1)方法一情况下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最小速度V1m;(2)方法二情况下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及此过程中的位移.【答案】(1) (2), 【gkstk解析】(1)飞机起飞的速度,由得(2)设第二种方法中起飞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则,飞机的位移航母的位移 两者位移关系为解得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木块经过位置A时的平均速度大小;(2)木块前端P在A、B之间运动所需时间。【答案】 【gkstk解析】(1)木块经过位置A时的平均速度大小(2)P端通过A点后时刻速度即为木块通过A的平均速度,通过B点后时刻速度即为木块通过B的平均速度,由此可求出P通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和所以,木块前端P在A、B之间运动所需时间为。【考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解析版】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244156.html

相关阅读:安徽省安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