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汕头金山中学2015-2015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科试卷注意:本卷共8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选择题(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寥(liáo)落 兴(xìng)奋 喋(dié)血 长歌当(dāng)哭B.立仆(pū) 惩创(chuāng) ?(chēn)目C.解剖(pōu) 屏(píng)息 鲰(zhōu)生 叱咤(zhà)风云D.菲(fěi)薄 纤维(qiān).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传统的“上门家访”能被“电话家访”和“网络家访”取代吗?各地教师、家长以及教育专家对此莫衷一是。 B.近十年来,在中央电视台打造的精品栏目“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擢发难数。 C. 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最新数据分析表明,运输量对能源消费影响最大,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客运输,它的运输量是决定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B.注胶虾事件表明,总有人想发不义之财。食品安全的警钟再一次敲响,是监管不力,放任自流,还是无能为力?C.D.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河畔小树林中那些纵横交错、参差不齐的枝丫依然赤裸着,如果仔细看,会发现 ①数不清的嫩黄色枝芽如同数不清的手臂,争先恐后地伸向天空,仿佛是在告别寒冬迎接新春。一条小路从遥远的地方 ②过来,穿过小树林通到了我们面前。路边有一片草地,草已经长得很茂盛, ③草叶上有无数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也许,这就是春天在这里留下的一个最深最清晰的脚印。美妙的新绿将从这片草地向四面八方④ ,一直绿遍天涯。 A①在湿润的寒风中 ②伸延 ③在金色的阳光下 ④蔓延 B①在金色的阳光下 ②伸延 ③在湿润的寒风中 ④曼延 C①在湿润的寒风中 ②伸展 ③在金色的阳光下 ④蔓延 D①在金色的阳光下 ②伸展 ③在湿润的寒风中 ④曼延A.①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②杀人如不能举B.①使工以药淬之②以乱易整,不武C.①诸郎中执兵 ②秦兵旦暮渡易水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持千金之资币物,遗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二、古诗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17分)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gkstk (《史记 陈丞相世家》)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宰:治理B.陈涉起而王陈王:大王C.久之,汉王患之      ?患:担忧D.行功爵邑,重之       爵:封爵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   ②太子丹恐惧,乃私见樊於期B.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①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①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D.范曾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然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10.用“/”为下列句子断句。(2分)见 楚 使 佯 惊 曰 吾 以 为 亚 父 使 乃 项 王 使11.将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楚使归,具以报项王。(《史记?陈丞相世家》)(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⑵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鸿门宴》)(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诗歌鉴赏(6分)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2.⑴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同一意象?(3分)⑵这两首诗的韵脚分别是 (2分),这两首诗都抒发 之情(1分)。三、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3.⑴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⑵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⑷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⑸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⑹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四.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7题。(共16分)“八卦研究”,别亵渎了学术原以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会是个特例,却没想到远非如此:“杨贵妃身高164厘米,体重69公斤”,“南京明城墙外廓是朱元璋的脸”,“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情”如此等等。去年以来,各种惊世骇俗的“学术成果”接连不断。看来,很有必要对如此“学术”来一声棒喝。gkstk人们常把追逐明星隐私、名人琐事的报道者称为“狗仔队”,称呼中充满了不屑。而研究历史人物不去关心人家的成就、思想、贡献和那些尚待研究和厘清的重大问题,却对历史人物的婚恋隐私、细枝末节、吃喝拉撒兴味盎然,这是一种放弃学者操守、放弃学术品格、同样让人不屑的行为。学术研究只关心“八卦”“花边”,折射的是学者学术品位的下滑、学术趣味的低级。对于把“八卦”当学术来“钻研”的学者,人们不禁要奉劝一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适逢社会转轨之际。需要也值得学者们去研究并解决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多如牛毛,研究点什么不比研究这些好?也许人各有志,也许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一一接纳学者去追逐古人的“边角八卦”,不强求所有学者都去研究重大问题。即便如此,既然冠名“学术”,就该拿出个学术的样子,遵循学术的准则。仅凭李白好酒、好斗、好武,就断言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这种结论下得是否也太过武断?纵观“八卦学术”,“也许”“可能”“大概”充斥其中,“戏说”“大话”“恶搞”极尽其能,又哪有学术研究科学、严肃、严谨的影子?如果这类“八卦学术”也能位列学术.岂不是对学术的亵渎和辱没?学术是社会的标杆。学者是社会的良心。学者的思想、操守和道德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航向和榜样,每当社会误入低俗、浮躁的歧途,学者的呐喊和力挽狂澜是社会走出泥淖的希望。遗憾的是,一些学者非但没有树立标杆,反而一味媚俗,迎合大众对八卦隐私的“低级趣味”。为了追逐名利,为了吸引眼球,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不择手段,“八卦研究”透出了浮躁、铜臭、名利熏心。这种学者越多,人们对学者的印象就越打折扣,这种“学术”影响越大,对学术的清誉破坏就越重。对于这种学者,应该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唯有如此,才能维护学术的尊严,才能保护学者的形象,还学者和学术一个本来的面貌。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A.学术研究中出现了关心“八卦”“花边”的现象,折射的是学者学术品位的下滑、学术趣味的低级。B.可以接受一些学者去追逐古人的“边角八卦”的现象,不必强求所有学者都去研究重大问题。C.学者是社会的良心,他们可以成为引导社会向良性发展的一面旗帜。D.仅凭李白好酒、好斗、好武就说他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显得武断,尚须找到更多有力的证据。E.“八卦研究”不仅是对学术的一种亵渎和辱没,也会对人们形成正确的学术观产生不良影响。15.下列对“八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八卦研究”兴趣盎然地关注历史人物的婚恋隐私、细枝末节、吃喝拉撒等。B.“八卦研究”是一种放弃学者操守和品格,让人不屑的行为。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253402.html

相关阅读: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