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湖北省荆门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手打录入:青峰弦月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钗擎b 哂笑shn 监生jin 按捺不住n B.伺候c 草窠k 吸吮shn 挑灯夜战tio C.薜荔b 炮烙po 宫绦to 不足之症zhng D.阜盛f 两靥y 聒嗓gu 放诞无礼d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厮混 崔嵬 聘礼 振聋发聩 B.桅杆 剽掠 箫森 孽根祸胎 C.嬉闹 寂寥 披靡 明星莹莹 D.驯熟 揉躏 猿猱 饿殍遍野3.下列加点熟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受叙利亚局势的影响,中东四面楚歌,持续动荡不安。近日,伊朗、土耳其等国爆发大规模游行,严重影响民众生活。 B.这个岔路口成为事故多发地,除了司机目无全牛,未能提前察看沿路的指示牌外,客观上还与其路况复杂有关。 C.《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首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歌。该诗将弃妇遗弃的黍离之悲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D.眼看着这件事被搞得沸反盈天,闹得几乎天下大乱,知道事情真相的相关部门就不应该再保持可耻的沉默了。4.下列各句中,没 A.由于欧盟对垄断的担忧,已经对一些生产汽车空调和发动机冷却产品的公司展开突击调查。 B.近年来,以发信息等方式威胁航空安全的案件频频发生,出现此类案件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恶作剧所致,其次是当事人对社会心存怨念所致。 C.我们将全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争取2015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4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0亿元,努力使旅游业成为推动湖北绿色崛起的主导产业。 D.今天,中国知识分子推动的启蒙运动与以往的启蒙运动一样,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同时,它也打上了互联网时代的烙印。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海明威是英国现代作家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永不服输的“硬汉子”形象。 B.《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选自《白氏长庆集》。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C.《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民本、民贵君轻等)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恶论”,即“人之初,性本恶”。 D.和唐诗、宋词一样,到了明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叶儿”,是散曲的一种,前期的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后期的代表作家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 晴朗的天空阳光灿烂,忽然太阳完全没入阴影,大地一片昏暗。有人以为末日来临,惊恐得匍匐在地;有人以为天降处罚,跪地求饶;有人不知所措,号呼奔走;有人举火照明,有人鸣锣击鼓;连鸡犬也不得安宁。没过多久,天色渐明,太阳重现,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这是古人描述的日食发生后的情景。在人类对日食的原理还不了解时,也不可能对日食的发生作出预报,出现这样的情况毫不奇怪。尽管日食是一种正常的天象,但每次能现察到日全食的地方不过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只占地球面积很小的一部分,并且那些地方未必有人居住,现察时还会受到时间和气候的影响。所以,一个人一生中能看到日全食的机会并不多,不可能积累多少直接的经验。即使以往见过,或者听长者说过,一旦日全食真的出现,还是免不了会产生恐惧。 奇特的日全食更会引起震惊。在中国史书《竹书纪年》中就记载着这样一项重大事件:“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懿王元年,在郑这个天上,早上天亮了两次)。科学家证实,“天再旦”发生在公元前899年4月21日凌晨5时28分,今陕西华县(当时的郑)一带可见到此次日全食,于是当地人产生天亮了两次的错觉。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是国家、部族、家族以至个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当人们还不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时,只能尽力观察自然的变化,包括天象、星象的演变,以便作出解释或判断。 相传尧已经设立“掌天地四时”的专职天文官,负责观察天象,由四个人分别驻在东西南北四个地方,通过观测太阳和星宿来推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具体日期,以利农事。《尚书?胤征》记载:夏王仲康时(约公元前2050年前后)发生了一次日食,由于天文官羲、和二氏沉湎酒色,疏于观测,没有及时作出预报,以致引起全国震恐。 尽管这些传还没有得到充足的证据证实,但到春秋时期,史官已对日食作了完整的记录。在《春秋》所记的两百四十二年间,发生了三十六次日食,每次都有年月日的记载。照理说,日食不会像其他自然灾害那样给人类带来直接损害,既然有了预报,大可不必再惊慌,为什么还会被视为不祥,当作灾异呢? 这是因为,中国古人一直有一种“天人感应”的观念。这种观念将天上的日月星辰都与人事相对,太阳自然是与国君相应,所以太阳中若出现黑子,就说明国君有错误,应该好好反省;而太阳居然被黑暗所遮蔽,这说明国君肯定有更大的罪过,所以上天才要发出警告,或者预示着惩罚的降临。 其实天文官心里明白,并非每次日食都能找到对应的灾害,即使勉强能与某次灾害挂上钩,也不存在严格的时间、地点的关系,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这样的结论呢?一方面当然是敬畏天命。天威不可测,即使不明白也不能不重视。另一方面,包括天文官在内的臣民都明白,国君再昏庸无道,再骄横残暴,对老天爷还是怕的。所以像日食、月食、异常星象、地震这类灾异发生后,正是向国君进谏的好机会。 “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国君照例要换上素服,停止娱乐活动,降低膳食标准,临时住在偏房中闭门思过,甚至还要下罪己诏,广泛征求臣民的批评建议,采取赦免罪犯、减轻赋税等具体措施以示悔改的诚意。就这一点而言,日食对中国古代社会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日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潜在影响”的一项是 A.古人每次能观察到日全食的地方不过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B.古人认为日食是灾异,对日食免不了感到恐惧、震惊。 C.促使朝廷设置天文官,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记录了一系列资料。 D.有利于促进古代君王对自身错误进行反思,间接使百姓获得一定的益处。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竹书纪年》中记载的发生于郑的日全食现象是我国史书记载的最早的日全食现象,这次日全食已得到科学家的证实。 B.当能力不足以抵御自然灾害的时候,古人只能尽力观察自然的变化,包括天象、星象的演变,以便作出解释或判断。 C.《春秋》所记的两百四十二年间,发生了三十六次日食,每次都有年月日的记载,这说明春秋时日食已有了完整的记录。 D.日食、月食、异常星象、地震等灾异发生后,是向国君进谏的好机会,因为国君再昏庸无道,再骄横残暴,对老天爷还是怕的。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日食是一种正常的天象,但受发生面积以及观察时的时间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不可能有直接经验。 B.我国在尧时就设立了专职天文官,负责观察天象,但有的天文官有时会疏于观测,没有对日食作出及时预报。 C.日食不会给人类带来直接损害,又有是古人一直有“天人感应”的观念。 D.发生日食、月食等异常天象后,国君都要闭门思过,颁发罪己诏,征求批评建议,采取相关措施表示悔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列山泽,罔绳 刃 列:通“烈”,焚烧 B.今天子嗣唐位 嗣:掌握 C.以偷活于此邪 偷:苟且 D.夫傲天子之命吏 傲:傲视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除虫蛇恶物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C.其听刺史言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D.必尽杀乃止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11.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唐时皇帝曾大力捕杀、驱逐危害民众的动物,后来皇帝德行威望逐渐衰弱,加上潮州地处偏远,鳄角便在此繁衍,成为祸害。 B.韩愈虽然派部下将猪羊作为祭品投入恶溪中给鳄鱼享用,后来又表示可将鳄鱼迁徙的时间一再放宽,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却不肯动摇。 C.韩愈声明:一旦鳄鱼不听劝谏、不作迁徙,就将挑选才干技能出众的官吏和民众,拿起武器与鳄鱼较量,以达到消灭鳄鱼、消除祸患的目的。 D.本文篇章短小而跌宕有致,义正辞严,凛然不可侵犯。名为“祭文”,实际上却是“檄文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3分) ②(3分) ③(3分)13.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1)有人说,“数技红杏”不如“一枝红杏”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青怎样的情感?请(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各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③连峰去天不盈尺, 。《蜀道难》 ④漠漠水田飞白鹭, 。《积雨辋川庄作》 ⑤开琼筵以坐花,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⑥ ,密雨斜侵薜荔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⑦辘辘远听, 。《阿房宫赋》 ⑧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B.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是个心思细腻的文人。对于卑微而不起眼的飞蓬,他不但神交已久,而且一次次地亲密接触,湖北省荆门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yi/290724.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